关于汉字形体演变的困惑(越原始越深刻)
"历经三千多年,在政权更迭、民族融合的不断冲击下,汉字仍一脉相承沿袭使用至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汉字贴近生活,每个基础汉字背后都有一类物象场景的支撑,有共同生活经验的人,一看便知其中的词义。" (摘自《发现汉字》,唐汉著)
(25)圣(聖)
字形演变:
本字"聖"和借用字"圣"
本义溯源:
从源头看,"圣"和"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今天所说的"圣",从涵义角度找寻,其本字是"聖",而"圣"本来是涵义不同的另一个字,直到宋元时,才作为"聖"的俗体字。
甲骨文“聖”
金文"聖",将下部"人"改为"(tǐng)", ""意思是"高高站立在土堆高处"。 更加明确了听者的地位崇高:
金文“聖”
篆文"聖"承续了金文,从从耳从口:
小篆"聖"
之后的隶、草、楷、行都承续了小篆的结构和要素。不再赘述。
甲骨文“圣”
金文去掉一只手,仍从土从又:
金文"圣"
之后的字形承续金文,不用再解释了。
直到宋元时期,"圣"才被当作"聖"的俗体字,逐渐失去其本来的意思。
综上所述,"圣(聖)"的本义是:部落里德高望重、见多识广,大家都愿意去听其意见的人。
衍生含义:
相关了解:
内圣外王:
语出《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的意思就是在内具备圣人的品德,同时在外又懂得施行王道。
通俗地说,"内圣"就是修身养性,"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虽然最早出自于道家经典,却一直被奉为儒家学派的最高境界。
其他汉字解释: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家 、 和 、 平 、 安 、 国 、 民 、 富 、 裕 、 勤 、 俭 、 食 、 飨 、 宁 、 冬 、 藏 、 祭 、 告 、 天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