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

| 一 |

对于书法作品,网络上比较常见的一句评语是:

“高手在民间。”

这句话背后代表的草根民意,经过时间的酝酿,终于汇聚成2017年底被广泛传播的一个主题:

年度感动中国书法人物

比如这篇文章(链接),比较具有代表性,编辑做得也很用心。

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1)

▲“感动”篇文章在搜索上可以检索到949,000个

“民间”相对于“庙堂”,我们能理解的此中深意,是对体制内(如书协)书法的一种批判与对抗。与此同时,将“专业”书写者的作品,报之以“丑书”之类的评价,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但是,理解归理解,如果过度的渲染这种“民间”意识,是值得警惕的。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故意感动别人是不道德的。”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在悟空问答里就此提出一个问题:“怎样理解?”我的回答是:“蓄意的去感动他人,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张小龙确实是一位三观很正的人。

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2)

▲感动了很多书法人的“装卸工”吴明

| 二 |

1月18日,微博上的一场讨论非常有意思。

博主@河森堡 直截了当的抛出一个观点:“诸位,这些年来我越发地对‘高手在民间’这五个字表示怀疑,我不敢打保票说民间100%没有高手,但是民间环境中要是想培育出高手真的是很难很难的,几乎可以说是不现实的。”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让我对其阐述的理由感兴趣。我也经常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尤其传统的书画文藏展览,值得流连。相对于我这样一位业余的、非专业的书法爱好者,专业机构从业人员的观点,不妨一听。

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3)

▲微博截图

@河森堡 对专业与民间的能否培育出“高手”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只要大家去专业机构了解一番就会知道,培育出一个高手需要多么苛刻的条件和严酷的训练,那些天赋过人的年轻人从小就被选拔出来,在一个有着充足后勤保障的环境下,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前辈反复调教和训练,他们心无旁骛地磨练自己的技艺,再在各种实践和比赛中总结提高,就这样好几年,十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不断积累,才终于能配得上“高手”这个头衔。

民间不乏有热情或者有天赋的人,但是他们往往会被生活所拖累所束缚,不能一心一意地提高,而且他们也很难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反馈,这些自己摸索出来的技艺和专业体制内的训练成果比起来是完全不够看的。

然后他举了两个例子:乒乓球和游泳。两个项目的对抗实例,说明了所谓的“民间高手”在“专业队”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4)

因此,@河森堡 认为:

“高手在民间”现在就我看来,只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这高手是相对于一般民众的高手,而不是业内顶级高手。

第二种解释是,这高手现在虽然在民间,但他以前是受过正规训练的人。

| 三 |

这篇微博文章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功夫史 认为:“最后两条都对,有的民间高手自觉训练量达到半职业水平,但和一流职业差距还是很大。”

@张小烦才不烦 也举例表示:“我所理解的高手在民间是其在某一行或者某件事上做得很厉害,类似之前削西瓜,切菠萝,街头艺人画画,还有印度那个飞饼,多是熟能生巧或是以前我们就没想过这个东西还能这样做,然后基于这样的感叹得出高手在民间的说法。”

@捕风姐姐 也深表同情:“‘高手在民间’我觉得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种美好的愿望,类似于YY小说里,主角有一天突然获得绝世秘籍,称霸武林。当年支持郭英森的,都是这群相信‘高手在民间’的人吧……”

@原野pentium 话锋一转:“高手在民间更多的是调侃吧。”

调侃演化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引起@幻想狂劉先生 往深里思考:“‘高手在民间’其实是反智主义在乌合之众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表面上是相信民间有高手,本质其实就是不相信科学。这在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土壤深厚的东方非常有市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批神秘主义大师,把一堆革命半生的老唯物主义者都忽悠的五体投地,普通百姓痴迷于此倒也不奇怪。”

书法真的在民间吗(书法高手真的在)(5)

▲感动了很多书法人的“肉铺哥”

| 四 |

回到咱们书法的话题。

我们不妨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

书法高手真的在“民间”吗?

看了上面的这场讨论,我相信大家有了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的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