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城市凭什么叫北京呢(这些城市凭什么叫北京)
#带你乐享河北##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
“北京”一词,
似乎总是和庄严的紫禁城、天安门挂钩,
每每让人联想起明、清两朝国都,
或是唤醒对奥运、阅兵等盛事的回忆。
中国的历史绵远流长,
中原王朝以外,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多不胜数。
只要是在北边的都城,
往往会被冠以“北京”、“北都”之名。
因此,“北京”一词,
绝不是今天北京市的专利。
在中国,还有好几个“北京”逝去在历史长河里,
被世人渐渐淡忘。
1.第一个“北京”——邺城
在古代的北方,长安、洛阳和邺城
是如同今天“北上广”一样耀眼的存在。
长安、洛阳,罹难多次都浴火重生,
唯独邺城再无人记起。
在科学技术不足的古代,
地理位置是决定都城位置的关键因素,
位于黄河流域的邺城,有着天然的优势。
河北邯郸漳河。图源:图虫创意
邺城位于漳河北岸,
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与河南省安阳市北部,
其西面的太行山尤如一道屏障,
南面和北面则有“黄河天堑”,
使城池的地形形成一个环状的封闭区域,
易守难攻,却又依山傍水。
在邺城崛起之前,
历朝一般置有东西京、东西都,
以便控制东方和北方,
不太需要在洛阳再往北设立一个北面的“京”或“都”。
曹魏首行五都制,
除了洛阳为帝都外,以另外四城为陪都,
邺城在此时成为第一座叫“北京”的城。
曹操塑像。图源:图虫创意
邺城在两汉时期,已是河朔地区的中心城市,
直至东汉建安晚期,成为曹操重要的据点。
在此可以防御并州、冀州、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
由于其军事重要性,曹操在邺城建立了庞大的宫城建筑。
曹操营建邺城时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抒发自己平定四海的雄心壮志,
其中铜雀台更是久负盛名。
漳水之畔,三台之上,群贤毕至,
三曹、王粲、陈琳等一大批北方文学家欢宴赋诗,书写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雕塑。图源:图虫创意
有了曹魏建都作为铺垫,
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邺城做首都。
但在北齐灭亡以后,
执掌北周大权的杨坚(隋文帝)害怕“赵魏之士”在邺城反叛,
下令毁掉了这座一千二百多年的古城。
大火焚毁过后,邺城的地位从此一蹶不振。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拜谒建安才子陈琳之墓时,
曾为邺城的衰落感叹: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共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2.邺城之后——中原与草原的交汇
西晋的国祚甚短,
最后亡于祸起萧墙的八王之乱,
多股军事势力趁乱崛起,
胡人石勒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石勒的后赵能够统一北方,
定都“北京”襄国(河北邢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襄国,今日的邢台地区,
乃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接点。
石勒父祖是草原生活的羯人,
这样的身世必然在他心中留下烙印,
故而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的地方
才是石勒心中理想的都城。
河北邢台九龙峡。图源:图虫创意
石勒认为,襄国“居四国之冲”,
处于幽州大道,交通便利,
比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邯郸更适宜作都城。
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公元312年,石勒定都襄国,
其后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占据了东北八州。
襄国除了“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天然的军事优势,
还具备优越的水利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长安被设为西京,洛阳被设为南京,
这从历史继承的角度强化了后赵承继自汉魏的正统性,
顺带了关中和河洛地区的地位。
但在石勒去世以后,
后赵的国君石虎把都城迁到邺城,
襄国作为“北京”的历史,只有短短十四年。
河北邢台。图源:图虫创意
邢台被誉为黄河以北“第一古城”,
有“燕赵第一城”之称,却早已不如往昔。
南京是六朝古都,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
其实古襄国,即现在的邢台,
也是历经商、许、赵、常山、后赵的“五朝古都”。
可谁也不知道,古襄国的繁荣能否再次出现在邢台。
3.两个异族政权的“北京”
石家的后赵灭亡以后,北方被前秦整合,
但前秦也是国运短促,不久就亡国了。
今天陕西榆林靖边县北面,
有一座匈奴人的都城遗址,
因其城墙为白色,被居民称呼为白城子。
出身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自认为是末代匈奴王,
在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建立“夏”政权,
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
在南方刘裕带领的北伐军退回南方和留守部队发生内斗之际,
才趁机攻下了关中地区并称帝(公元418年)。
赫连勃勃下令将西汉奢延县旧城改建为都城,
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宜名新城曰统万。”
陕西榆林统万城遗址。图源:图虫创意
他将统万城(遗址在今陕西榆林靖边县)
设为“北京”,为了确保关中统治的稳定,
又设置长安为“南台”,确立了两都制。
统万城在赫连勃勃从各地掠夺来的战利品“滋养”之下,
一度跻身当时的大都市之列。
统万城的城池规划是按照汉人礼制而成的,
也是分为东西两城,两座城池都建有马面,
其中藏有木材作建筑之用。
统万城遗址复原推想研究展示。可点击放大观看。图源:图虫创意
所谓“马面”,是指古代城墙为了加强防御能力,
每隔一定的距离就建有突出矩形墩台,
以便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的敌人,
这种墩台,就称为“马面”。
繁华是短暂的,统万城作为都城仅有15年,
胡夏政权的家底就被继任的国王赫连昌败光了。
426年,北魏拓跋焘在统万城大破夏军,
并一把火把该城焚毁,
在废墟上建立了北魏的军事重镇统万镇。
今天再想寻梦匈奴,
或许只有来到统万夯土遗址,
才能得见当年的金戈铁马。
内蒙古和林格尔山地风光。图源:图虫创意
另一座被称为“北京”的名城盛乐,
即现在的土城子古城,建城历史也十分久远,
史书记载:“汉置成乐县,为定襄郡治,
后汉改属云中郡,后废。”
盛乐所在的大黑河流域,
其独特的“两山一川一大河”地理环境
在同类区域中最为出众,
这为它的崛起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权,
在公元387到398年间定都于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
但在战胜后燕慕容垂,吞并后燕中山、晋阳的领土后,
拓跋珪把都城迁移到位于大同盆地,
属于东南季风的尾闾区域的水热条件更为良好的平城(山西大同),
盛乐依然作为“北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世纪。
北魏盛乐古城(微缩)。图源:图虫创意
直到有意汉化的孝文帝迁往洛阳,
为了压低平城的政治地位,
才使得同时具备东西和南北方向交通线的平城没有升级为“北京”。
今日的盛乐古城,是一座考古文化的宝库,
挖掘出三百多座古墓,从春秋至明清时期都有,
让我们能见识到古城当年的风貌。
4.大唐帝国之北京
汉末乱世之后,
零散的小政权如蜀汉、成汉
或是“六朝”(吴、晋、宋、齐、梁、陈)
都只能偏安一隅,
统治区域的限制使得他们压根不需要设置多个都城。
到了唐代,
具有二千五百年建城史,
曾七次为都的太原迎来了高光时刻。
山西晋祠,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图源:摄图网
太原,当时也叫晋阳,
是李唐皇室最初起兵的发家之地,
也是防范北方游牧民族回纥、突厥的唐朝军事重镇。
同时,太原还是女帝武则天的故乡,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
公元690年,
在武则天皇帝甫一登基,
便示意将太原由一个普通城府升格为武周北都,
该城随着武则天的失势而失去称号。
但在数年后,
唐玄宗在公元742年将太原定为北京。
太原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都会,
“城周四十里, 东西十二里, 南北八里二百三十二步”,
拥有24座城门,由中、东、西三座城池组成。
之后,唐代宗则改之为北都太原府。
太原永祚寺双塔,建成于明代。图源:图虫创意
五代十国的“唐”政权,由李存勖建立的后唐,
为了显示自己衍生自李唐的正统性,
将太原府晋阳城作为后唐的北都。
历史缘由是影响建都的其中一个因素,
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太原“表里山河”的地理位置,
其所在的山西东为太行山,西为吕梁山,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黄河天堑,
位于四塞之中央,非常有利于割据政权的建立。
星空下的太行山。图源:图虫创意
除了今日首都以外的数座“北京”皆已没落,
唯有太原雄风不减当年。
作为山西省省会的太原,常住人口将近500万,
是国家级别的重要城市。
这座龙城,仍在追寻着昔日帝国的荣耀。
5.“北京”与三国风云
北宋的西京洛阳、东京汴梁今天都为人熟知,
但很多人已经忘记,宋朝也有过一个“北京”。
五代十国以后的宋、辽、金三个政权,
从前朝继承了“四京制”和“五京制”。
只是辽有上京、西京、东京、南京和中京,
唯独没有北京。
而因为石敬瑭丢了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
一直没能收复,宋朝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威胁。
宋朝为了应对辽国的威胁,
只好在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这一地区,
设置大名府,
把守护北方的重镇设置在黄河防线以北的大名,
号称“北门锁钥”。
大名府故城。图源:图虫创意
大名府地处平原,
一望无际,无险可守,像卧牛一样,
但宫城、子城、外城的内外三城环套格局非常利于军事防御。
而大名府的城垣遗址也是北宋唯一一处地面可见的遗址,
极具有考古价值。
现在的大名府故城,
在河北省大名县城东北大街乡一带,
东门口、铁窗门、南门口、北门口四个村
是北宋原来的主要城门。
辽国疆域全图,摄于辽上京博物馆。图源:图虫创意
金灭辽以后,继承了辽代五京制,
分别设置了上京会宁府,北京临潢府,
南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
大体上与辽五京相同。
金初把辽上京改为金朝北京,
有着深刻的原因。
临潢府,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南郊,
是契丹王朝在内蒙古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市。
相传,辽太祖盛赞此地为“负山抱海,龙兴之地”,
所以“一箭定上京”,亲自选择了此处作为都城。
临潢内分两城,成日字状,气势非常雄伟。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召庙。图源:图虫创意
金朝将临潢定为北京,
也是为了保持对契丹“龙兴之地”的镇服。
金海陵王完颜亮在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
这才把金朝的统治中心迁移到关内来,
金朝五京也因应时局发生了变化。
金中后期,五京分别变成:
中都大兴府、东京辽阳府、
北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南京开封府、西京大同府。
大定府由中京变为北京,
是金朝中后期统治重心的整体南移的政治需求。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辽中京遗址的古塔。图源:图虫创意
金朝皇帝把家搬到中都,
取居天下之中号令四方之意,
却抵挡不住北方的军事打击,
当蒙古骑兵南下,
金朝的五京制也淹没于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中。
6.为什么是北京?
中国现在的首都北京,
其实已经超过三千岁了。
北京最初不叫这个名字,
其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后,
周武王之弟召公受封,建立燕国之都,
后来此地更名幽州、燕京等,
还曾经是金的中都大兴府。
北京故宫博物馆。图源:摄图网
公元1272年,元太祖忽必烈建立元朝,
确立北京为首都,营建新城,改名为“大都”。
据《元史》记载,
蒙古贵族巴图鲁曾向忽必烈进谏,
说明在此建都大有好处: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之后,忽必烈听从谋臣刘秉忠“以马上取天下,
不可以马上治之”的建议,
按汉制建国号、颁章服、举朝仪、定官制,统治宋金故地,
放弃了以之前蒙古帝国首都和林(在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为根据地。
长城剪影。图源:摄图网
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
为了纪念平定战乱、驱逐鞑虏的丰功伟业,
而将“大都”更名为“北平”。
朱元璋也曾在定都一事上纠结,
除了南京之外,
长安、洛阳和北平都是他的候选,
四城竞争比申办奥运会还激烈。
朱元璋直截了当地问廷臣们:
“建都北平,可以控制胡虏,和南京相比如何?”
当时,翰林院修撰鲍频的观点
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
“蒙古人兴盛于漠北,立都于燕,到现在已经百年,
王气已尽。咱南京是兴王之地,
这儿挺好的,没必要再迁都了。”
故宫角楼。图源:摄图网
但北京还有机会。
等到靖难之役后,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
北京之名终于正式确立。
北京究竟是凭什么KO掉一众古都,
在元、明、清三代占有首都之名七百多年呢?
从经济发展上看,因为有运河作水路运输,
又临近出海口,所以北京调运物资非常便利。
而位于内陆的古都,往往依赖陆路交通,不利于物资调配。
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西安、洛阳的辐射范围,
也是远不如后来的北京广阔。
北京天安门。图源:摄图网
抗日战争后,学者傅斯年就提出,
战后建都“若照东汉安乐主义的办法,
便在南京住下好了;若有西汉开国的魄力,
把都城放在边塞上,还是到北平去。”
1949年,北京在历经多年战火洗礼后,
翻开了新的一页。
通过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
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景。图源:图虫创意
北京城犹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
眼见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走向毁灭,
看着大清顶着康雍乾盛世的光环,
步入近代的黄昏。
这座城,历经抗战的烽火,
经过数十年的混乱,
终于迎来了再次站起来的时刻。
这就是中国的“北京”,
从曹魏邺城的建安文学,到东晋十六国的迭起兴衰,
到宋金的血泪彷徨,再到元明清的帝国中枢,
而今,北京,依旧在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