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告别清平乐了吗(王凯的清平乐烂尾了)
“为仁君,止于仁”。
伴随着剧中韩琦娓娓道来的画外音,在位42年的北宋仁君在荧幕上走完了他的一生,却真正从史书走进观众,“活“了过来。仁宗离去之时,北宋国力强盛,百姓身处封建王朝少见的清平之世。
主演王凯向角色告别说: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想做官家的。
对,我说是《清平乐》。
自该剧4月7日在腾讯视频和芒果台开播,到5月18日落下帷幕,历经一个半月,目前豆瓣有超过11万人打分,从开分8.2降到6.8。
很明显,有争议。
从收视和舆论声势看,初登场是爆款之势,中途热度平稳,到了后半程重新飙升,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但总体终究不及正午自己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烂尾了?
坦白说,当徽柔怀吉远远一望,便成诀别。
有遗憾,也有不舍。
瑜不掩瑕,观众质疑的节奏缓慢、剧情平淡,都是口碑下滑的原因。
但,《清平乐》真的败了吗?
围绕《清平乐》的争论,正是当下古装历史剧一个典型。
一方面,甜宠剧、爽剧大热,虚构架空剧成爆款,另一方面,市场呼吁一部口碑和热度兼具的历史正剧。
但当真正面对一部细节尊重历史,故事尊重人性,不动声色编织出一副北宋清明上河图式的历史长剧,观众拿出的衡量标准,其实还是爽剧、甜剧。
而《清平乐》要做的,却是重塑。真要拍爽剧,对正午阳光没有那么难,但正午执念,终究志不在此。
一个有深度的悲剧结尾
一定程度上,《清平乐》的结局,作出了对传统的反叛。
传统结局是什么?大团圆。“坏人”醒悟,好人团圆。
但《清平乐》更它符合一部伟大悲剧的特征:没有绝对正确的主角,更无完全单薄的反派,一切悲剧,都有因果。
编剧可以让故事单纯地很好看,但作为一部古装历史正剧,主创团队却有更大的野心:他们不仅仅是想让这部剧好看而已,而是让它具有某种“史”的内涵:清平乐中,也有孤城闭。
看大结局,嫁给了不爱的李玮的徽柔公主, 好不容易得到李玮最后一件礼物——和离,言官却要在大殿上逼迫仁宗,要致怀吉于死地,徽柔最后走上大殿质问司马光:“你是不是觉得爱恨嗔痴都是有罪?”
但她不想怀吉丢了性命,只能屈服,答应和怀吉永不相见,最后两个人远远望一眼,这就是永别。
怀吉走出了孤城,不再是怀吉,而是梁家元亨。而公主死于他们分离的第八年,熙宁三年的春天。
这是徽柔公主命运的孤城闭。也是怀吉命运的孤城闭。
一辈子以“仁善”著称的仁宗呢,先是为了弥补对生母的亏欠,把最疼爱的女儿推入火坑,后是被群臣逼迫于大殿之上,以皇家体面倒逼他杀人,哪怕他有维护子女之心,也少几分回护之力。
到最后,他终于对着一生无法敞开心扉的皇后表达心意,皇后看到他年轻时给她作的画,才明白在很久以前官家心中便有了她,但时不我待,
在生命最后一刻,官家才紧紧抱着皇后……
这是属于帝后二人的孤城闭。
《清平乐》几个主人公的大结局一再让人感到无力,因为这场悲剧你根本找不到反派:赵祯为了弥补对生母的亏欠,便用「下嫁公主」的法子,提拔她的娘家人,你能说他是恶人吗?
公主豪横任性,一步步把好牌打烂,直到事情走到无可挽回的局面,可公主错了吗?就算是苦苦相逼的那位砸缸君子,他所做的,何尝不是捍卫心中的大义,你能说他是恶人吗?还是不能。
没有反派。
但结局悲苦。
真正令观众唏嘘的是,很多观众说,这还是那个曾经说要让女儿做大宋最快乐的女子的官家吗?这是“爹道”吧?
但在一个封建极权的古代社会里,怎么会存在一个符合2020年观众价值观的真正的“圣人”?每个人物都是历史中的人物,因此,《清平乐》的结尾,是最糟的也是最好的,因为没有超越历史的第三条路了。
也就是说,最后导致挚爱的女儿一生悲剧。
赵祯自己也悲剧。
而且悲剧无可改变。
这是一个令观众十分不爽但又有深意的古典戏剧式结局,也是许多国产爽剧绝对不敢拍的结局。
但《清平乐》拍了。
其实不论是徽柔李玮还是怀吉,即使是帝后,他们都是被命运困住的人。帝王家,原来每个人都被关进了封建历史的孤城。根本无法出城。
什么是真正的悲剧? “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
是城门开后,城门闭。
正午阳光的遗憾:人文剧和好看的冲突
这样的大结局当然令观众不爽。但《清平乐》令观众不爽的绝对不止一个结局。
正午阳光的戏有慢热的习惯,也有逆袭成爆款的习惯,《琅琊榜》《知否》刚播出时,都因为节奏偏慢遭到不少人诟病,但最终逆袭成为经典。
《清平乐》的开场故事重演,导演张开宙甚至被观众骂上了热搜,但在剧集开局热度不俗的情况下,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剧集的热度成一个波浪式的缓慢下滑,结尾才有所攀升。为何这次正午阳光无法从始至终抓住观众的眼球?正午的逆袭定律失效,失策在哪?
一是观众预期管理。
简单概括一下观众质疑:“原著被魔改”,弃!宫斗不宫斗,弃!CP磕得牙疼,弃!节奏慢到掉渣,弃!
如果将所有质疑归结为一点是什么?是《清平乐》在观众的先入为主之下,似乎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观众准确的期待。
剧集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原著中的感情主线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小公主徽柔和她的内侍梁怀吉之间不被世人所容的禁忌之恋,《清平乐》买了小说版权,把宋仁宗改成主角,公主和怀吉的故事是基本保留了的,几场重头戏也在,但变成了历史正剧。
和以往的历史剧相比,《清平乐》明显更侧重于讲述帝王个人的家庭生活,而非金戈铁马的帝王一生或者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争。
可说是讲帝王家事,它又并非宫斗剧。
因为《清平乐》的本质,就是一部正儿八经的古装群像历史人文剧。
于是带着看宫斗剧期待入场的观众会认为权谋大戏只有三言两语的台词带过,期待吃糖的原著党会说,情节平缓而乏味,普通观众觉得在看“宋仁宗的vlog”。
这就对了,因为主创本就无意于此。
但没让所有观众读懂《清平乐》,这是正午阳光的遗憾一。
遗憾二是,相比张开宙自己的《知否》,《清平乐》的确——不够好看。
电影频道的《今日影评》节目找来汪海林在线点评,指出了节奏慢、信息量、戏剧性不足的问题,我觉得都有道理。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慢,而是有些戏慢得不好看。
比如宋仁宗和皇后之间的爱情被网友形容为“拿着月老的红线在拔河”,两人每次在一起,都好像一对严守道德底线的好同事,不少剧迷的每日一问就是“宋仁宗曹皇后发糖了吗”,追到四十几集,才盼到帝后CP圆房,而宋仁宗的宠妃“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张贵妃每次都气得观众想弃剧,这种设定我认为大可不必。
至于朝堂的部分,《清平乐》朝堂戏份多为大臣议政, 没有极致的人设,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观众觉得没意思。
这自然和剧集所选的时代本身有关。宋仁宗以仁德著称,执政期间天下太平,未经历过太多波折和起伏。一生最有戏剧性的故事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至于庆历新政改革、发行纸币交子、宋夏战争等,似乎也拍得比较平淡。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依然不是剧作的重点。
清朝的小说无名氏写的《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张开宙想将其还原出来,他想为观众呈现一个日常的北宋。
导演的出发点可以理解,问题是,这种日常的气质,与历史剧的精彩,是否契合?
传统历史剧的主线应该是高度紧张的,但“日常”恰恰是悠闲的、不紧不慢的,由于编剧不够紧凑,前朝戏显得琐碎繁杂,后宫戏又像是不够激烈的互扯头花,就显得闷。
这当然不是说,好看和日常就只能二选一, 就像正午团队自己的《知否》,也描绘出一幅北宋上河图,但开场就是充满悬念的宅斗戏,小明兰的命运引出悬念,强烈的戏剧冲突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到了宅斗环节,升级打怪、爽感、戏剧性都有,这就很好看。
颇为遗憾的是,这次编导都太沉溺于还原宋朝的生活状态了,各种旁逸斜出,剧情进展就更慢,缺乏跌宕起伏,很容易赶跑观众。
《清平乐》在工业化制作与故事深度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它类型的杂糅造成的散漫,也是一次经验教训。
而弱戏剧性,最终成为口碑和收视的阿喀琉斯之踵。
但这只是《清平乐》一部剧的尴尬吗?又不是,这其实是所有当下历史正剧困境的倒影:过于拘泥历史没市场,戏说多一点分分钟被历史粉投诉,再加上审查上的掣肘,历史剧走到今天,创作困境愈发明显。
但能说《清平乐》败了吗?
不好意思,我死都不服。
不是一部宋仁宗vlog,而是一部北宋vlog
没错,《清平乐》没有太多朝堂的风起云涌,更没有后宫的美人心计。
刺激的元素,少了,紧张的节奏,慢了。
观众,也自然觉得沉闷了。
但《清平乐》设置了更高的门槛。也打开了更高的格局。
《清平乐》好在哪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大家越来越看不下去历史剧了吗?真正的关键在于受众分化。
属于历史正剧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历史剧唯有和某些流行的类型结合,才更能顺应当下市场的时代,冒着费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拍出了一部精致的历史剧,却有可能遭遇普通观众质疑的风险,何苦呢?
但正午阳光依然拍了《清平乐》。一部少有的历史人文剧。
《清平乐》到底拍的是什么?它要拍的,是一个时代。
怎么拍?由表,及里。
何为表?用精致、大气、符合历史真实的服化道,用妥帖的打光、构图、调色,从细节到器物,去还原出一个北宋的风雅气韵。
不难发现,正午阳光藏在骨子里的轴,不是为精美而精美,而是每个场景,都钉住时代基调。
一笔一画,都带着剧组追求历史实感的偏执。
服装,严格按照宋朝的一些画册一比一还原;面料色彩多以淡蓝、浅黄、青、藕色、淡粉、墨绿与白色这类素雅颜色为主。
从帝王到群臣、从“名媛日常”到平凡市井,从通天冠到常服,都要重现宋人的穿搭美学。在颜色的选择上,考据之细,简直“令人发指”。
但更难的,是还原一个时代的意境。
也就是带观众由场景,进入一个时代。
当晏殊念出“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你仿佛看见那光景,当他唱到“酒醒人散得愁多”,你仿佛刚从他亭间经过。
要带观众身临其境,就要求每个细节都来得恰到好处。
比如,《清平乐》第一集中宋仁宗回到皇宫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烤羊肉,为什么不是猪肉、牛肉呢?
因为在宋代,牛是重要的农业工具,而猪肉贱、羊肉贵,羊肉在宋朝是高端食材。据史籍资料记载,宋代的御厨最多的时候一天用掉1000斤羊肉,
剧集带观众和仁宗一起品味的只是羊肉?是千年都不会过时的生活之美。
但拍出一幅北宋清明上河图不是目的,真的目的,是由表——进入历史的里子。
何为里?
历史的困境。
当所有的古装剧都在拍爽、发糖。
正午阳光拍的,却是完成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政”思想的影像复原——
以仁宗之仁,拍出时代之仁。
也以一人之困,带出一个时代之困。
整部剧犹如有多面折叠的世界:有仁宗和晏殊、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构成的森严有度的朝堂。
仁宗与后宫曹皇后、张贵妃、苗昭仪、徽柔公主等交织成的复杂情感世界。
以及那个由勾栏瓦肆、酒楼商铺、书院乡野等构成的热闹喧嚣的社会。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一一以工笔式细描,勾勒出来全貌展现,所以,它“不够好看”。因为正午不满足于小说表现儿女情长的小格局,而是试图将一千年前的北宋国力为何如此强盛,其中有何治国理政之道娓娓道来。
何为仁宗?在位 42 年,史学家留下一个 “仁宗盛治”。
一个完美的明君?但剧集真正要拍出来的,是一个帝王一生都困在规矩里,所以一生都在弥补自己的缺憾。
仁宗爱人。但也一生都被“仁”字里,没有快乐,就像是他自己说的,“在这四方城中,做一辈子的悬丝傀儡”。
仁,只是表层。忍,才是底色。
少时仁宗,你还能看到他频繁发飙、不忍。
可是当他老态龙钟,在殿堂上被群臣逼迫杀掉一个怀吉,龙颜受挫,他也必须憋着。
轻声为怀吉正名,内心满目苍夷。
他得维护一个帝王九五之尊的体面,但却免不了一个凡人的爱恨嗔痴。
王凯的演绎,让一直以来在影视剧比较脸谱化的仁宗也活了起来。
克制、含蓄、走心。
一代帝王,眷顾儿女,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露峥嵘的呈现,靠的不只是演员。
更需要足够的情感蓄势、情节铺垫。
《清平乐》花大量笔墨,终于把这个“忍”字刻进时代肌理,入木三分。
正午阳光的古装剧拍法,不是两军对垒,也不是宫斗连场。
而是一场朝堂对峙,就拍出人心战场。
以及盛世外壳下挣扎和复杂的人性。
这不是一部宋仁宗vlog,而是一部北宋vlog。
我还是要夸没有成为爆款的《清平乐》
那为什么,还有观众质疑本末倒置?
只要是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服化道精美、场景考究、配乐有质感、画面桢桢美如屏保早已见怪不怪,对于别人来说是高分,对正午阳光只算及格。
优等生被严格要求,这是正午的宿命。
但《清平乐》本就不是一部打着历史旗号撒狗血的爽剧。
它不一味追求有一波接一波的高潮和冲突。这就注定它容易曲高和寡。
正午阳光不会拍爽剧吗?
《琅琊榜》就是顶级爽剧。
梅长苏精心谋划几十集,步步为营……所为为何?一场逆袭。
但。有没有别的可能?
我敢说,从来没有历史剧像《清平乐》那么拍——有意拒绝直给的叙事方式。
它在烧瓷。
宋朝瓷器追求的,是一种温润的宁静之美。
《清平乐》的精髓,正是从生活中的琐碎起笔,去向深远之境。
比如,一场横穿全剧的蜜饯果子的蝴蝶效应。
赵祯小时候曾吃过生母李顺容做的蜜饯。为了刺激太后,他示意妃子在宫中大量炮制,送给太后品尝。
而蜜饯果子制作的手艺,来自宫外的一家梁家铺子。秘方,是在腌渍过程中加入中药。
皇帝就相当于史上最强带货王。他一说喜欢,所有人都跟着吃,跟着买。
导致民间中药稀缺,成了天价。梁家负担不起,最终家破人亡。
正是由此悲剧开始,仁宗成人,开始理解为君者,执国如执秤。
也是从那时起,仁宗一直在寻找梁家幼子。
而当怀吉命悬一线,韩琦也向仁宗揭露了怀吉的真实身份,他便是因仁宗而家破人亡的梁家幼子。
人物的宿命感,轰轰作响。
再比如,当年赵祯骑马执意闯宫门。
多年以后,徽柔也是夜奔回宫向父亲哭诉。才最终引发台谏不满,致使他和怀吉生死相隔。
父女俩两闯禁门,仿佛一重命运的对照,又似宿命轮回。
发现没,《清平乐》里,尽是这些需要细细品味的细密功夫,所有悲剧,皆有过往。
整个北宋皇庭,就好像出木偶大戏,哪怕帝后公主,都就像戏中的木偶一样,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动,那根线,就是那个国家与时代造就的命运。
谁也没法逃脱,越挣扎,越痛苦。
但那时代只有痛苦吗?
就看晏殊与范仲淹的交往,两人最常见面的场合就是道别,常常一个被召回,一个又被贬黜了,但看出悲凉吗?范仲淹被贬后竟能畅然入河掬水而饮,那是一代真名士的意气风发。
而剧集要拍的,正是这诞生了晏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柳永等一大批“朗读并背诵全文”天团的北宋的清朗气象。
那些看似与主线不搭的细节,却尤其重要。
因为它把语文课本里的名字跃然纸上,展现了一代名士“进退皆忧”和“先忧后乐”与绝代风华。
这些观众爱看吗?难说。
但我最爱的,正是正午阳光的这份天真。
从未有一部国剧,把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表现得如此生动有趣。但要拍,就免不得铺陈大量朝堂群戏和政令讨论会,台词又是古文,这是《清平乐》收视温吞的原因之一。
正午阳光自己不知道吗?
在剧情冲突和把握时代品格之间,对通俗趣味的部分的舍弃,对发糖、放大招的舍弃,就是选择偏向了可能不讨喜的那一方,以此换取更深刻的思想内核和对一个时代的精准还原。
但当它选择成就这种历史的宿命感,让观众看到人物在同命运的抗争中,走向预设的终点。当它追求这份历史的余音,注定不如爽剧、甜剧那样畅快淋漓。
这么多年,爽剧一直在急火烹饪快感,甜剧一直在拼命制造糖精,满足的,刺激的,是观众的味蕾。日子久了,不下猛料,观众味蕾毫无感觉。
而当一部国剧选择慢火烹茶,追求的却是一份历史的回甘。
创作者不能要求观众对于好剧,必须要要耐心品尝。
因为影视剧集主要作用是娱乐和消遣,即“愉快杀掉时间”,但如果大家都只拍甜宠爽剧、宫斗剧,没有类型拓展,没有精品追求,赢了,没意思。
一部优秀的“爽剧”可能是尘世最香的白日梦。
但也需要一些剧集让我们:读史,以明智。
因为历史之于现代的我们,应该是一面镜子。
当历史正剧的时代渐渐过去,逆潮流而动,注定费力不讨好,若自身力有不逮,更易引发群嘲,但我却永远愿意为逆行者鼓掌。
因为谁能说,这种逆潮流的“慢”,这种“沉浸式”历史表达与细心雕琢,这种对观众麻木味蕾的挑战,真的毫无意义?
若真要说正午阳光这次败了,那就送《清平乐》四个字——败亦灿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