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景写实油画(油画名作中的意境)

都市生活很容易让人厌倦,“回归自然”是大部分画家的梦想。19世纪中叶,巴黎近郊的一个普通、荒凉的小山村成为画家们的“世外桃源”。这里肥沃的土地、大片的森林、潺潺的流水以及各种奇花异草都深深地吸引着画家们,这个普通的山村就是巴比松村。“巴比松画派”就在这里悄然诞生,柯罗是这个画派的核心人物。

我对柯罗风景画的疯狂喜爱源于多年前的一次进京观展。其实是奔着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印象派画展去的,临出展厅时顺便买了几本印刷品,其中一本就是《柯罗风景画》,铜版纸印刷效果很好,色彩很正,清晰度尚可。返程乘坐的是夜班火车,躺在还算舒服的中铺上,正好有时间翻看刚买的画册。当我看到《阵风》、《干草车》和《梦特芳丹的回忆》几幅作品时,目光滞留了很久,并且反复观摩了很多次,不知不觉间我已泪流满面……我“看到”了高大树木的“沉思”,村间小路的宁静,感受到了画中的寂静、幽远和闲适,就连阵风吹过携带的似乎也是淡淡的忧伤……这个村子宛若远在天际……遥远却又真切……有着浓浓的诗意却看不清诗句,把我的思绪引向陌生而又熟悉的远方……

我想了解柯罗的一切。他是怎样的一个画家,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画出了如此感人的画?

01 有仁爱之心 ,才能看见世间的美好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nt 1796.7—1875.2),法国杰出的写实主义风景画家。

欧洲风景写实油画(油画名作中的意境)(1)

《柯罗自画像》柯罗 法国 布面油画

柯罗出生在巴黎一个服装商人之家,少年时跟随古典风景画家贝克多学过画。柯罗的生活十分简朴,终身未婚。他对人十分慷慨仗义,心地善良,重情义,朋友众多。常和他一起作画的画家杜比尼直至死前还念念不忘:"到了天堂也要去看看我的朋友柯罗。" 柯罗早年还在接受父母经济援助时,就常常资助更为困难的年轻艺术家们,有时为此不惜向父母借债,并许诺在卖出自己的作品之后悉数归还。在日子富裕后,他更是不忘身处困境的画友。他是画界有名的"善良的大叔"。

1845年,沙龙展出了他的《霍梅洛斯羊倌》、《达夫尼斯与枯洛埃》等,其中的《霍梅洛斯羊倌》是根据法国诗人安得烈·希埃尼埃的诗《盲人》而构思的,受到高度赞扬。1846年,沙龙展出了他的作品《枫丹白露树林》,同年柯罗被授予5等荣誉勋位勋章。1849年,政府买去他的《橄榄园的基督》后,送给了郎古列美术馆。1863年柯罗将《霍梅洛斯羊倌》送给了圣罗美术馆。他的作品也打开了销路,而卖画所得的钱却无私地支援了穷苦的画界同仁。他的作品价格高低往往是视当时的需要而定,当朋友们有较大的困难时,他的画价格就高一些,有时价格又很低。

有些评论家并不真正了解柯罗的艺术,指出他的风景画多为银灰调子,严格说来显的单一,且有雷同感,一些回忆风景画,是他根据当时的写生回到画室再加工画成的,并对于他在作品中不用夸张的色彩,不作过分渲染,而认为是平淡的,因此对于他的获奖感到非常意外。直至185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买下了他的《马库西的回忆》后,才恍如一颗拂去尘埃的珍珠,突然在画坛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自此不仅画商、顾客盈门,而且作品一再为官方所收购,价格也一路飙升。《加德湖》以800法郎卖出,20几年过后,市值为23万1千法郎。

02 热爱大自然,表现朴素的世界观和真实的内心感受

柯罗说:“不要模仿别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描绘大自然。”他的风景画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无尽的诗意。

柯罗热爱大自然,师法大自然。1825年柯罗去意大利生活了三年,充分享受了地中海的阳光与自然之美。回国后他和朋友到各地旅行,后来又两次去意大利,三次游瑞士,还到过荷兰、英国,走遍了法国各地,最后进入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森林,与巴比松画家们共享自然写生的乐趣,成为一个在艺术上独具奇趣的风景画家。“巴比松画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在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一群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的画家,常常聚集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进行创作。卢梭、米勒和柯罗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提出“面对自然,对景写生”的口号,走上了以农村真实景象为描绘题材的独创之路,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直到去世前不久,77岁高龄的画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领略当地自然风光,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勤耕不辍。他拥有一双发现自然美的眼睛,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审视和观察大自然,用心认真地体味大自然。他的风景画不事夸张,不施艳丽色彩,描写的大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其静谧、优美之感犹如梦境。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为画面增添了神秘和活力。从1850年起,柯罗的风景画开始向着幻想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我们观其画如走进梦境之感之缘故。

1855年,在巴黎举办的万图博览会上展出了他的《狄安娜的随从们》、《春》、《黄昏》、《意大利的回忆》、《傍晚》等6件富有诗意的风景画,柯罗则获得了最高奖,其中的《马库西的回忆》被拿破仑三世惠顾买下。柯罗作品的知名度随之提高。由于名声远扬,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应接不暇。印象派代表画家之一毕沙罗,在博览会上看到柯罗的作品后,很受感动,专门到画室拜访了柯罗。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到柯罗的画室进行了访问,据说当时谈到法国最伟大的艺术家时,这位大画家竟然当仁不让地提出当数他本人,接着又对柯罗说道"还有你"。

《蒙特芳丹的回忆》是柯罗的经典之作,画于1864年,收藏于巴黎卢浮宫。这幅画充满了忧伤的情绪。画中一棵巨大的树,占据了整个画面空间的大半部分,而另一棵干枯的树与之遥相呼应,两棵树朝着一个方向倾斜着。透过婆娑的树影我们依稀看到,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丛林的虚影。一个身穿红色衣裙的妇人,正在采摘树上的蘑菇,她的身边有两个女孩在帮她一起采摘。画面情节很简单,但是你能从柯罗精细的笔触上,听到柔弱的树枝发出的瑟瑟响声,能从倾斜的树干上,想到山区的农妇,生活是何等艰苦。这幅人与景交融的画作,不是画家特意渲染的理想化的风景,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了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

欧洲风景写实油画(油画名作中的意境)(2)

《蒙特枫丹的回忆》柯罗 法国 1864年

1866年,在沙龙的展品《孤独》被拿破仑三世大公妃买去由个人收藏。另外展出的作品还有《夕阳》、《罗马附近》。年内为风湿所苦,只是在画室内创作了多幅人物画。1867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作品7件,获得二等奖。并被授予4等荣誉勋位勋章。在沙龙展出的作品有《阵风》、《伯威附近玛利赛的教会》。

欧洲风景写实油画(油画名作中的意境)(3)

《阵风》1864年 柯罗 法国 布面油画

  • 03 艺术远离政治,只与自然交流

卡米耶·柯罗对于一些使同时代的人感到激动的政治事件他大多是避而远之的。

柯罗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风潮中,他亲身体验过拿破仑一世到拿破仑三世的兴亡,目睹美术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巴比松画派的出现是法国19世纪30年代后复杂又严酷的政治斗争在艺术上的一个剪影。政治风云变幻,社会进步思潮低落,人们普遍希望能在精神上寻求一片能安顿心灵的绿洲。而以枫丹白露大森林以及巴比松为代表的农村景象正是他们寻找到的一片最纯洁的圣地,没有受到政治空气污染的一片净土。

欧洲风景写实油画(油画名作中的意境)(4)

《绿色的和谐》陈方凌 中国 布面油画

一幅好作品应该体现画者的真情实感,我们可能做不到感人,但首先要感动自己。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事宜请通知本人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