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

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的趋势将不可逆。

6000万医疗设备采购大单,只要国产!

近日,据湖北省政府采购网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 2022 年区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展开。8个招标项目合计6000万预算,卫健委明确只采购国产设备。

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1)

根据采购公告了解,该项目共分为8个包,共计预算达6000万元,采购产品数量为524种,包括:多排螺旋CT、DR、彩超、B超、透析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等。

包1:720万元、包2:878万、包3:765万、包4:312万、包5:511万、包6:946万、包7:588万、包8:1280万。

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且全部不可采购进口产品。

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2)

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3)

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4)

采购国产设备对外投资(6000万设备采购大单)(5)

可以看到,为提高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国产自主品牌创新研发,各地采购文件中亦相继提出限制进口采购、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的要求,相关政策也成为了所有本土企业奋力追赶努力超越的“定海神针”。

如今,除了低端设备领域,一些中高端设备领域,国产与进口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开始反超。因此,本次卫健委采购的医疗设备中不乏一些中高端医疗设备,依旧坚持采购国产。

从三甲到基层,利好不断!

事实上,除了武汉市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近年来各省市卫健委集中采购医疗设备项目上,越来越倾向采购国产。

近期,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52亿元设备采购大单明确只接受国产投标,迈瑞、东软、联影、理邦等优秀国产设备中标。

河南省叶县卫健委1600万设备采购大单中,同样明确只要国产,拒绝进口产品,东软、普爱、安健科技、科曼、中旗、迪瑞中标。

除了卫健委的偏爱,国内不少顶级大三甲也开始增加国产医疗设备配置。

今年以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四川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国内顶级大三甲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也开始向国产设备倾斜。

得益于各大政策,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除了中低端设备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像东软医疗、联影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企业正逐步参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竞争。

崛起的时代!国产品牌开始反超进口

以CT为例,据相关数据了解,2022年上半年全国CT总销量约3200台,以东软医疗、联影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占比就超过了50%。

市场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国产CT全面崛起,产品向中高端覆盖。目前东软医疗、联影、明峰均有256排以上超高端CT上市,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 CT 产品线较为齐备的企业,此外安科、万东也在CT领域有所布局。

国产设备在硬件平台与进口品牌工力悉敌的同时,还兼具临床应用和业务流程本土化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肯定。

有分析表示,近年来无论是MRI、CT、DSA、PET/CT等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的基础医疗设备,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已呈现出“创新能力从弱到强,重大产品从无到有,关键技术从低端到高端,应用环境从不佳到好转”的格局。

这一反转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暖风的推动。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采购法,国产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将大力扶持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七大医疗器械领域。

这意味着,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将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将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会明显提升,将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力。

毫无疑问,在政策扶持和技术突围下,国产替代的趋势将不可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