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

挥鞭样损伤,特指颈椎部位出现的一种复杂的、暴力型的物理损伤,多与颈椎在外力或惯性作用下出现的大扭矩“甩鞭”样动作有关(例如:车辆被追尾时,驾驶员的颈椎先是迅速向前,然后又快速向后甩,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损伤)。挥鞭样损伤可能会引发颈椎的椎间盘突出、前纵韧带撕裂、后纵韧带撕裂、棘间韧带撕裂、棘突骨折、肌肉拉伤等损伤,还会伤及中枢神经、神经根、穿行于椎间的为中枢供血的血管等关键组织,引发各种急性症状和功能障碍。如果相关症状在3个月后还未得到显著缓解,则可视为慢性挥鞭样损伤。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可怕之处在于其长期存在的慢性症状,有人因此放弃体育运动和工作,甚至有人因此而致残。为了有效应对慢性挥鞭样损伤,应在治疗过程中抓住如下关键点。

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1)

避免实质性损伤的恶化实质性的损伤既可能与疼痛有关,也可能无关。对于慢性挥鞭样损伤者而言,应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便于发现和应对实质性的损伤(例如: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肌肉力量萎缩引发的椎体错位和神经压迫等)。

正确认识疼痛慢性挥鞭样损伤引发的疼痛常常与中枢神经敏感度的调高有关。在没有实质病变的情况下,应让患者知晓“中枢神经敏感度调高”这一原理,从主观上认识到疼痛与疾病本身并无关联,从主观上对抗疼痛,而不是因此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另外,患者应学会如何正确地应对疼痛。在没有实质病变的情况下,不应因疼痛而放弃工作和体育活动,也不要因为疼痛而放弃工作和生活中应有的成就。

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2)

功能性康复忽视疼痛,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在提高机能的情况下改善症状(包括疼痛症状)。

客观证据的重要性通过常规的、简单的、全面的、合理的检查(并不需要劳师动众的巨额花费),获得客观的身体检查结果,然后用积极的、非恐吓性的语言告诉患者,使其远离恐惧(很多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只是患者没有信心或对治疗过程不了解)。

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3)

减轻疼痛通过主观意识、手法治疗、物理疗法、药物等一切方法减轻疼痛。但不要一味地依赖于药物对疼痛的阻断。

不要把问题复杂化慢性挥鞭样损伤患者可能会存在多种疾病或合并症。在疾病可控的情况下,让患者接受各个科目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并不总是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有氧运动获得全面的机能改善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内分泌、运动、呼吸、摄氧、免疫甚至疼痛方面的改善都是积极的、显著的、全面的。鼓励患者进行慢跑、快走、健身车、椭圆机、游泳等多种形式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慢性挥鞭样损伤的康复要点)(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