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表达的技巧(唐诗与考试46很伤自尊的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在风光旖旎的扬州瘦西湖附近,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在这座寺庙里,寄宿着一个复习备考的穷书生。这个书生,名叫王播。

囊中羞涩的王播,为了节省伙食费,经常去蹭寺里的免费斋饭吃。时间长了,寺里的和尚们就有些啧有烦言:这个姓王的太会算计了,老想赚我们的便宜,这哪成。于是,和尚们便想了一个法子,来捉弄羞辱这个穷书生。

寺里开饭,以开饭钟为号。和尚们决定捉弄羞辱王播之后,于饭后收拾干净才敲钟。当王播听到钟声赶到餐厅后,已经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发呆凌乱。如是者三,王播怎么会看不明白,这是和尚们在让自己难堪。这种事情,是很伤自尊的。郁闷之余,王播在寺中墙壁上题了这样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题罢,掷笔怅然而去。“阇黎”,代指僧人和尚。

在一个人奋斗前行的道路上,正面的激励与反面的刺激,都有可能转化为强大的动力,就看我们如何对待。深受“饭后钟”刺激的王播,从此读书更加刻苦努力,终于在贞元十年(794年)进士科金榜题名。

做了大官之后,王播怀着衣锦还乡的心态,到那座寺庙故地重游。在寺中,王播发现自己当初题的那两句诗,已被和尚们当做珍贵文物遗迹一般,用碧绿色的纱罩仔细保护了起来。感慨万千的王播,再次提笔,将那两句诗凑成了两首绝句。其一:“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其二:“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这两首诗虽然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价值,但是在感叹物是人非之余,道尽世态炎凉、人情世故,读来也颇有意思。自此之后,“饭后钟”就成了一个固定用语,专指穷困书生遭受歧视白眼被冷落。唐代的科举很有趣,这类的成语典故,着实创造了不老少。

王播,祖籍太原,少时生活在扬州。也许是早年生活的艰辛,使王播的相貌比较成熟沧桑一些。进士及第之时,只有三十来岁的王播,看上去像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儿。在王播的同榜进士同学中,有个名叫陈通方的年轻后生,此人是个尖酸刻薄、嘴巴不饶人的促狭鬼。

在新科进士同学的庆贺宴会上,陈通方又找到了开涮对象。他借着酒劲儿,用力捶着王播的后背取笑道:“王老,王老!奉赠一第!”那意思是,考官们看着王播年龄那么老还参加考试不容易,出于同情心才把他照顾录取了。很是难堪的王播,尴尬地回应道:“陈少,陈少!切莫作恶!”

陈通方这一番比较伤人的笑闹,让王播很没面子。而王播绝非大度之人,虽然很有政治才干,但睚眦必报,应归为小人之列。小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陈通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时口舌之快,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终生的敌人。而这个敌人又比较有才,还能爬上高位,那就更麻烦了。

“年轻有”的陈通方,步入仕途之后却“前途无”了。混迹官场多年,久久原地踏步走。为母丁忧守孝之后,陈通方工作一时又没了着落,生活穷困潦倒,不免熬得心急火燎。而当初被他瞧不起的王播,却钻营有方,仕途得意,步步高升。考取进士只有十几年的功夫,王播已经官居相当于副部级的盐铁转运使,主管全国的盐铁专卖事务。

陈通方见自己当初看不起的王播发达了,就拉下脸皮哀求他,看在同学一场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赏自己个一官半职。比较有才的陈通方,还写了一首诗献给王播,其中有“应念路旁憔悴翼,昔年乔木幸同迁”这样凄楚哀怨的句子。早知如今可怜巴巴,何必当初轻浮张狂?

早就记了仇的王播,原本不想理陈通方那个茬。他俩有个同榜进士同学,名叫李虚中。李虚中是个厚道人,他劝王播不要计较陈通方年轻时的轻浮不懂事,该拉他一把还是要拉他一把,毕竟是同学嘛。在这种情况下,王播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难看,就勉强答应帮陈通方一回,让他到江西去做个管盐铁买卖事务的小官。

陈通方得到消息之后,想必会为老同学王播的不计前嫌而心存感激。但是王播可没有那么简单,陈通方还没走到江西任所,王播又发出了新的任职通知,要他赶到浙东去报到。于是,陈通方赶紧收拾好行李包裹掉头东返。即将抵达浙东之时,王播又发来了新命令,让陈通方到南陵(今安徽南陵县)去上班。

如此指东打西,陈通方怎么也走不到领工资的地方了。事已至此,陈通方方才明白,王播哪里是不计前嫌啊,分明是在像耍猴一样折腾着自己玩嘛。思前想后,陈通方不由为自己年轻时轻易无谓地得罪人而懊悔不迭。郁闷劳累之下,陈通方一病不起,竟然就死在了奔波的路上。这个王播,比陈通方更刻薄。陈通方的刻薄,是在嘴皮子上。王播的刻薄,是在骨子里。

王播颇具政治才干。在为官早期,王播倒也能认真工作,并且政绩不俗。比方说,王播曾担任过两个县的主官。在他的治理下,属地“奸盗弭息”,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宁。在年终考评中,王播管理的地方曾被誉为“畿邑之最”。在担任监察御史时,他也敢于秉公直言,弹劾惩处贪赃枉法之徒。

但王播是个过于看重官帽之人,在为官中后期,王播为了向上爬,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唐穆宗、唐文宗年间,王播曾两度出任宰相。他之所以能爬上这样的高位,主要靠重金贿赂皇帝身边的宦官近臣。至于这些钱财的来路,自然是靠搜刮民脂民膏。比方说,王播在担任淮南节度使期间,当地遭遇重大旱灾,百姓穷困潦倒。在这种情况下,王播依然不收敛、不收手,照常盘剥敲诈不误,“民皆怨之”。

王播虽然不是一个出名的诗人,也难称一个真正的好官,但在他身上发生的与科举、与诗有关的故事,却具有比较高的历史知名度,也颇能发人深省。

壹点号谷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唐诗表达的技巧(唐诗与考试46很伤自尊的典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