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

22年前的1997年11月12日,经历了一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严重车祸之后,又经过了和死神之间20多天的缠斗,张雨生因并发吸入性肺炎急救无效病逝于淡水马偕纪念医院,终年31岁。天妒英才,90年代台湾最有才情的音乐人以这样惨烈的方式与世界作别,此一别已整整22年。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1)

时间回到1997年的10月19日,作为台湾剧界最具规模及创作活力的剧团,果陀剧场的音乐剧《吻我吧娜娜》正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排练,这天又一次排到了深夜,张雨生作为音乐总监终于结束了这天的工作笑着和大家挥手告别,谁知这一别竟是永别,第二天清晨便传来他遭遇车祸重度昏迷的噩耗,这部摇滚音乐剧《吻我吧娜娜》也成了他的绝唱,这是他唯一的一部音乐剧作品,而没多少人知道摇滚乐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一个心结。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2)

眼镜男的摇滚赤子心

说起张雨生的歌,很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些流行金曲,但其实这个戴着眼镜面相斯文的天才歌手并不想把自己困在流行情歌之中,他有着一颗摇滚的心。当年接受采访回答在音乐上有什么野心时,他就说过自己没有太大的野心,只是想做摇滚唱片,因为自己是听摇滚乐成长的,所以很想做一张能唱自己语言的很快很激烈的摇滚乐唱片。能有这样的想法源于他在年少时就组建过摇滚乐队“金属小子”,在音乐审美上一直深受西方摇滚乐影响,虽然受制于唱片公司的商业考量,但张雨生的摇滚心思在他的很多张歌里都能找到踪迹,比如《玫瑰的名字》、《口是心非》、《甩开》、为杨德昌电影《麻将》所写的闽南语摇滚歌《去香港看看》。遗憾的是直到去世他也没能做成期望中“很快很激烈”的摇滚唱片。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3)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4)

对台湾流行乐坛心生失望

除了做一张摇滚唱片的夙愿,能做出让听者若有所思的音乐是他的另一个音乐理想。对于9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尤其是台湾的流行乐坛,他虽置身其中却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大众并不喜欢有些深刻能让人思考的音乐,整个90年代的流行乐坛弥漫着浮躁的气息,唱片公司投其所好地为大众批量复制流行歌曲。黄舒骏就曾把90年代的华语流行乐坛写进名曲《改变1995》里揶揄了一番: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5)

超越时代的音乐才情

张雨生的音乐不止《大海》这样高亢励志的在各种风格中穿梭自如,比如1996年《白色才情》中的《后窗》算是华语乐坛比较早将戏曲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的尝试,就是后来风靡一时的“中国风”;《我的心在发烫》是特别纯正的布鲁斯作品;《那么》又是一首清新温婉的Bossa Nova小品;对FUNK、爵士乐等音乐风格运用自如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还有具有实验音乐色彩的作品;以及《小婴孩睡在垃圾桶》、《永公街的街长》、《魔幻台北》这种颇具人文色彩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而他自嘲“卖的最差”的专辑《卡拉OK·台北·我》 现在看来才是他最具才情最有想法的一张唱片。当年因为唱片公司没有干预,他在整张专辑的制作过程中完全放开了手脚,结果专辑里10首歌呈现出10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虽没用情歌撑场面,但它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听来仍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上乘之作。

张雨生去世20年后(张雨生去世22周年)(6)

假如张雨生还活着

53岁的他应该已经是金曲奖的评委主席,《乐队的夏天》里的超级乐迷,他的摇滚唱片应该也会如愿发表,他还是那个笑声爽朗露出酒窝的眼睛男,还是那个歌迷心中音容犹在独一无二的“宝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