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匈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东汉的外戚有多强)
要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外戚最强?东汉必须得上榜了。
严格来说,整个古代史上,也只有汉朝拥有如此强大的外戚集团了。秦朝没有外戚、唐朝没有、宋朝亦没有、明清更不用说了。
外戚是一种特殊阶级,凡是一种特殊阶级,不到它灭亡的时候,无论它怎样作恶,人们总怪着阶级里的人,并不怪阶级的本身,这是社会的觉悟,有一定的限度。
东汉的外戚之所以特殊,不仅因为这些外戚有着后世外戚所拥有的的恶名,还有美名。
实际上,整个汉朝的外戚集团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不仅是东汉,西汉的外戚也一样拥有美名,吕氏家族、卫青、霍去病、霍光……这些外戚对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卫青
前面写过东汉的党锢之祸和羌乱。羌乱是外乱,党锢之祸可以看作是外戚和士大夫联合起来对付宦官。
可惜,如此强大的外戚,唯独败给了宦官,最终宦官灭了东汉的外戚。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东汉没有像西汉那样,被外戚篡权建立新朝,而是形成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
宦官灭外戚,军阀打着正道的名义再诛杀宦官,东汉就这么玩完了。
东汉的外戚集团本篇我们主要来看看东汉的外戚。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的是帝王的母族、妻族。
西汉被外戚夺了,东汉依旧是外戚专权,这在后世看来,简直挺讽刺的,就如宋朝一样,北宋让外族灭了,南宋还能让外族灭了?基因的传承是如此的神奇。
可就是这么戏剧,东汉依旧重用外戚。
东汉外戚专权,起于汉章帝时。
汉章帝
章帝娶了宋杨两个女儿为贵妃,大贵人生子庆,被立作太子,小贵人生子肇,被皇后窦氏养为己子。
窦皇后杀了二宋两位贵人,又废了太子庆,改立肇做太子。
章帝崩后,太子肇即位,就是和帝。窦太后临朝,用自己的哥哥窦宪做大将军,专权横恣。
这是东汉外戚专权的开始。
但大将军窦宪在青史留名的不仅仅是外戚这个身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作为武将,他灭了匈奴。
由此可见,匈奴的克星是汉朝的外戚。霍去病封狼居胥,灭了匈奴的老巢,到了东汉,匈奴依然让刘家外戚给灭了。
窦宪
窦宪攻打匈奴的理由也比较奇葩。
他的妹妹成了太后,他位居要职侍中,内主机密,外宣诏命,连他的弟弟们都位居高位。因为妒忌都乡侯刘畅被太后看重,就派人刺杀了刘畅,太后大怒,把他关了起来。
窦宪愧疚,为了赎罪,就自请攻打匈奴。
公元89年,此前已经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请求和汉朝一起出兵,合力攻打北匈奴,窦宪于是担任车骑将军,大破匈奴于稽落山,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返回。
过了两年,公元91年,窦宪又派左校尉耿夔出兵,大破匈奴于金微山。金微山的位置大约在今日的外蒙极西北,这一次出塞五千余里,是汉朝以来出兵匈奴从未有过的盛况。
金微山之战后,匈奴被迫西迁,残部逃亡乌孙与康居,后来西迁到中亚和东欧地区。困扰秦汉几百年的外患匈奴终于被去除了,余下的则被鲜卑所吞并,南下的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两汉的这些外戚在对外武功方面倒是战功赫赫,从卫青、霍去病,到窦宪,他们是汉朝平定外患的大英雄。
可他们的身份毕竟是外戚,汉武帝能压得住外戚,之后的霍光也是外戚,不也行废立之事了吗?西汉末年的皇帝更压制不了外戚了。
因为有了西汉被外戚篡夺的前车之鉴,东汉的皇帝们不得不对外戚防备。再加之,这些外戚嚣张跋扈,恃宠而骄。
公元92年,年长之后的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合谋,诛杀了窦宪。
这是东汉的君主和宦官谋诛外戚的开始。
然而,诛杀一个外戚,东汉就不会有外戚专权了吗?并没有,接下来才是外戚专权的顶峰。
和帝把皇子寄养在民间,和帝崩后,皇后邓氏到民间寻了一个出生才百余天的皇子立为皇帝,是为殇帝。
殇帝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不足一岁,由邓太后听政,不足两年,殇帝就夭折了。
邓太后
邓太后又立了清河王的儿子祜为皇帝,是为安帝。
邓太后临朝听政共15年之久,邓太后死后,安帝才亲政,驱逐了邓氏之人,用自己皇后的哥哥阎显、耿贵人的哥哥耿宝。
阎皇后无子,后宫李氏生了一个儿子,名保,被立为太子。阎皇后和宦官合谋,杀了李氏,废保为济阴王。
公元125年,安帝死在了南阳,阎皇后和宦官密谋,秘不发丧,迎立章帝的孙子北乡侯懿,没多久,就死了。
宦官孙程迎立了济阴王即位,是为顺帝。杀阎显,迁阎太后于离宫。
顺帝用自己皇后的父亲梁商做宰相,在东汉的诸多外戚中,梁商是安分守己的。梁商死后,儿子梁冀接手,就恣意骄横起来。
顺帝死后,其子冲帝即位,一年就死了。
太后和梁冀迎立章帝的玄孙清河王缵,是为质帝。质帝虽然年幼,但聪明伶俐,把梁冀称作“跋扈将军”。
跋扈将军梁冀
梁冀就把质帝杀了,迎立章帝的曾孙志,是为桓帝。
这时候,东汉的政权依旧在外戚梁冀手中,桓帝心里忿忿不平,满朝皆是梁冀的人,桓帝只能和宦官单朝、具瑗、唐衡等合谋,诛杀了梁冀。
到此时,东汉外戚专权的局面才被彻底扭转过来。
然而,伴随着外戚专权结束的却是宦官乱政。
外戚专权与宦官乱政这和唐朝中晚期的党争、宦官一样,似乎陷入了一个死结之中。
皇帝重用宦官平息党争,接下来就要面对宦官专权的局面,皇帝和大臣诛杀宦官之后,又要面对朝中的党派之争,此起彼伏,不得安宁。皇帝再引藩镇的重兵来诛杀宦官,那就更有意思了,藩镇尾大不掉,连唐朝都给灭了。
晚唐和东汉后期的局面相似,宦官乱政、外戚专权、军阀坐大,此消彼长,严重削弱了中央。
桓帝虽然诛杀了外戚,但却给东汉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宦官专权,让天下人侧目,太学生写文章骂宦官,捧清流,宦官和士流,互相憎恨,于是酿成了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本身是士大夫阶层,就是所谓的名流,和太学生们结党,联合外戚诛杀宦官的政治运动,然而结局却两次被反杀。
桓帝死后,即位的是灵帝,灵帝年幼,窦太后用了自己的父亲窦武做大将军,又重用了一大批党人。
这看作是外戚的一次复燃。
然而,这一次,外戚和士大夫皆被宦官集团反杀,党人被屠杀殆尽,对朝廷来说,是重大损失。
于是,灵帝愈发相信宦官了,党锢之禁更严,东汉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由此可见,东汉的外戚,有一个克星,就是宦官。
宦官阶层
外戚在东汉的最后一次复燃是灵帝死后。
因为党锢之祸,灵帝愈发宠信宦官,这也就有了诸葛亮口中的桓帝、灵帝“亲小人,远贤臣”之说,可是那些人真是贤臣吗?
外戚和士大夫可以专权,可以架空皇权,皇帝就不能加强自己的皇权?皇帝利用宦官诛杀外戚就是亲小人,远贤臣?
过犹不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如果外戚集团和皇权、宦官之间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平相处,也不至于你死我活。就如同今日的欧洲白左思想一样,太过极端,终有一日,会让右翼思想死灰复燃。
灵帝是宠信宦官的,因为他数失皇子,何皇后的儿子辩养在道士之家,王美人的儿子协由太后董氏自行抚养。
灵帝想立协,但因为何进的原因没有立成。何进是何皇后的兄弟,看作是外戚。
灵帝死前将皇子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叫蹇硕立刘协为帝。
此时,何进做了大将军,兵权在我。蹇硕想要诱他入朝杀掉,但被人出卖,何进得知消息之后,拥兵不朝,蹇硕不敢动。
于是,何进拥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也称汉废帝。
何进杀了蹇硕,逼死董太后,又杀了董太后的哥哥董重。又想要尽诛宦官,可受到了何太后的阻挠。
何太后出身低微,又是得到了宦官的帮助才有今日地位。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之间一直如此,分明是借了宦官之力,等到大权在握之后,又要诛杀宦官,如果朝政全部掌握在外戚手中,那不就是王莽、杨坚这样的后果吗?
何太后阻挠何进诛杀宦官,何进手下的袁绍等人,就劝他召外兵进宫来威胁太后。
宦官知道如此一来处境就更加危险了,于是,把何进诱入宫,杀了。
袁绍等人趁势攻进宫,把宦官全部诛杀。
凉州董卓,驻兵在河东,本是听何进的命令驻兵的,此时正好入京,废了少帝,立了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汉献帝刘协
于是,东汉的政权落入了凉州军阀手中,董卓拥立天子到长安,因为长安靠近凉州。于是,各路军阀纷纷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东汉末年正式开启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东汉也就名存实亡了。
两汉的外戚,总的来说,是功大于过的。
他们身为武将,没有像曹操、司马懿、刘裕、杨坚、赵匡胤那样篡权夺位,即便是夺了西汉的外戚王莽,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可他在人品和道德上却是被称赞的,有人还把王莽叫作“社会改革家”。
总结一下两汉的外戚,吕后家族、卫青、霍去病、霍光、王莽家族、窦宪、梁商梁冀家族、窦武,何进这些人对国家的稳定统一和对外武功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是历代王朝中最强大的外戚了。然而,他们遇到了克星宦官,打得了匈奴,废得了皇帝,唯独斗不过宦官,也是个奇怪事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