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武状元现状(第345期又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编者按:
去年高考季,武英推送《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各位家长,深知状元的彩头不能拒接,纷纷转发朋友圈。果然,不仅家中考生考上了满意的大学,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也全都学业精进,逢考必胜。
又到高考季,武英再推第二集。这是作者第12篇研究宋代名札的文章,用出人意料的思路,破解两件名作的千古悬案。讲述两位著名状元洪遵与张孝祥,在战、和的历史大背景下,周旋于皇权漩涡的精彩故事。
往期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33期 | 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作 者:吴 斌
洪遵(1120~1274),字景严,号小隐,谥文安,江西饶州鄱阳人,是名震天下的“三洪”之一。
“三洪”指洪皓的三个儿子适、遵、迈。建炎三年(1129),洪皓奉旨使金,被拘十五年始得南返,期间不辱国体,被誉为“宋之苏武”。绍兴十二年(1142),洪适与洪遵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状元第一,洪适榜眼第二,高宗说:“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三年后,洪迈又中进士。
后来,洪适位极人臣,拜右相。洪遵官至同知枢密院事,正二品。洪迈以翰林阁老终端明殿学士。三洪并朝,世所罕见,是一时的奇景。
今天的人们,但凡读过名著《容斋随笔》,都知道洪迈是文学大家,但在当时,“三洪”之中,文名最盛的,是洪遵。
南渡后,洪遵开了中词科即入馆的先例,撰写朝廷重大事件的典制之文,他是第一人选,词章壮丽,自成一家。楼钥在《小隐集序》中写道:“高宗皇帝将行内禅,圣意谓一时大典册不可轻属,召为翰林承旨。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天下传诵,极儒生之荣遇。”
可惜的是,“极儒生之荣遇”的洪遵,绝大部分文章都散佚了,七十卷的《小隐集》,现仅存寥寥数篇,论文脉之流传,他远远赶不上两个兄弟。这导致,后人研究其生平,不能依靠文集,而主要是通过《宋史•洪遵传》和范成大《同知枢密院事赠太师洪文安公遵神道碑》(以下简称《神道碑》)。
一
洪遵《睽远许时帖》
洪遵有一件孤本真迹,名为《睽远许时帖》,收录于《宋人法书》第三册,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封信札字体工秀,只有88个字。由于缺少上款,内容似乎又全是套话,造成了八百多年来,世人看不透它的背景,既不知写作时间,也不知是写给谁的。
南宋 洪遵《睽远许时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遵顿首再拜。暌远许时,可量向仰之悰。里居屏踪,不值端便。只尺之间,无从而前。专使伏枉教赐,累楮周谆,尉感无已。泾川示章既久,缅计实惠敷施,彼民何幸。来谕乃欲奉祠,何耶?未即再晤伏几。崇练裒对。新渥。至扣。遵顿首再拜。
徐邦达先生首开《睽远许时帖》研究的先河,他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写了一小段按语,谨录如下:
景严落职“奉祠”,前后共三次。一、绍兴末年;二、隆兴二年,皆是提举太平兴国宫;三、淳熙元年提举洞霄宫,十一月就死了。皆见本传。此帖中说:“里居屏迹”,定为落职退休时。书法光润秀美,似乎不是晚笔,疑在绍兴末年或隆兴初年。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P480
徐先生根据关键词“里居屏迹”,判断出此帖是洪遵在奉祠时所书,又从《宋史•洪遵传》中查出他的三次奉祠。这个贡献十分重要。可是,只用“里居屏迹”作为研究的约束条件是不够的,会得出宽泛的结论,远不能解决问题。
二
洪遵的三次奉祠
那么,该如何理解《睽远许时帖》呢?
首先,应搜寻更多史料,搞清楚洪遵三次奉祠的精确起止时间,这是对徐先生考证的补充。
洪遵的初次奉祠,可参阅《神道碑》与《吴郡志》。
《神道碑》:
明年,御史论汤丞相思退章不下,内批以大学士奉祠,公当直例作平词,谏官云云,公连请去。三省拟除敷文阁直学士,上令进徽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阅三月,平江阙守,上亲用公。周必大《吴郡志》卷十一《牧守题名》:
洪遵。徽猷阁直学士、左朝请郎,绍兴三十一年五月到。三十二年五月除翰林学士。
绍兴三十年(1160)十二月,汤思退罢相。草诏的洪遵,措辞和缓不写贬语,引起了谏官的不满,洪遵请辞,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阅三月”,又被起用为苏州太守,绍兴三十一年(1161)五月到任。也就是说,洪遵第一次奉祠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从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二月到五月。
洪遵的第二次奉祠,可参阅《神道碑》《宋史•洪遵传》《文忠集》和《宋史翼》。
《神道碑》:
(隆兴元年)五月,同知枢密院事。张忠献公以元枢督师江淮,公与宰相协心帏幄,凡处分机要,平议对境书檄,敷陈曲折,率称上意。公前在从班,与正言周操议论不同,至是操为侍御史,将以和战不决弹公。疏未入,语漏,上徙操权吏部侍郎,公不自安,求去,上却其章,请益力,以端明殿学士再提举兴国宫。还乡,倾赀葺园圃,筑小隐堂,日与昆朋赋诗饮酒,极溪山之乐。乾道六年,起知信州。……旬日,驿召赴阙,时江东圩田坏,徙公知议太平州。
《宋史•洪遵传》:
知隆兴元年贡举,拜同知枢密院事。……会汤思退为左相,而次相张浚罢,御史周操策遵且超迁,上章致劾,上亟徙寘他官。遵不能安位,连章乞免,讫与御史俱去。是年七月,以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乾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前守周操以尝论遵,闻遵来,不俟合符驰去。
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五:
《赐徽猷阁直学士左朝请郎知太平州周操辞免改差知泉州恩命乞改除一宫观不允诏》【(乾道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宋史翼》卷十二《周操传》:
(操)知太平州,廉勤恺悌,政绩著闻,(乾道)六年八月,改知泉州。
隆兴元年(1163)五月,洪遵拜同知枢密院事,隆兴二年(1164)七月,被侍御史周操弹劾,以端明殿学士再次奉祠(提举太平兴国宫),回到江西鄱阳老家,建园圃,修筑小隐堂,过起了林下生活。
乾道六年(1170),洪遵起为信州知州,十天后,又转知太平州。巧的是,前任太平知州是周操,听说洪遵要来,连手续都没办好,匆匆赴职泉州。
周操“知泉州”,是在乾道六年(1170)八月,这可视为洪遵第二次奉祠的结束时间(实际要略靠前)。
洪遵的第三次奉祠,可参阅《神道碑》。
《神道碑》:
淳熙元年春,乃许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月甲午,薨于里第。享年五十五。
目前,细化了洪遵奉祠的三个时间段,再次汇总如下:
1、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月到当年五月。
2、隆兴二年(1164)七月到乾道六年(1170)八月。
3、淳熙元年(1174)春到当年十一月去世。
三
祭天大礼
《睽远许时帖》正文的末尾,有“崇练裒对”四个字。“裒对”语出《诗经•周颂•般》:“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东汉郑玄笺曰:“裒,众。对,配也。徧天之下,众山川之神皆如是配而祭之。”崇练,指祭祀时高悬的制帛。
《睽远许时帖》中的“崇练裒对”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宋代每三年有一次祭天大礼,皇帝驾临南郊,史称“三岁一亲郊”,之后要恩赏百官,叫做“郊赉”。“崇练裒对”在帖中出现,说明当年是大祭之年。这是考察《睽远许时帖》创作时间的另一个关键词。
接着,要根据《宋史•高宗本纪》《孝宗本纪》等文献,找出绍兴三十一年(1161)到淳熙元年(1174)的所有郊祭。统计下来,共五次,分别举办于绍兴三十一年九月、乾道元年正月、乾道三年十一月、乾道六年十一月和乾道九年十一月。
把以上五个时间点,与洪遵三次奉祠的三个时间段取交集。会发现,只有第二次奉祠期间的乾道元年(1165)与乾道三年(1167)符合条件。
《宋史•孝宗本纪一》:
(乾道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
《宋史•孝宗本纪二》:
(乾道三年)十一月丙寅,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
《睽远许时帖》必书于两年之一。下面,还要想办法排除其一。
既然洪遵是在第二次奉祠,那么,《睽远许时帖》的书写地点,只能是在家乡鄱阳。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神道碑》中“以端明殿学士再提举兴国宫。还乡,倾赀葺园圃,筑小隐堂,日与昆朋赋诗饮酒,极溪山之乐”的记载。
传王维《著色山水》上的“小隐”印章
四
泾川水灾
缩小了时间范围,又明确了书写地点。现在,把帖文对译成白话,观其大意。
洪遵《睽远许时帖》释文:
遵顿首再拜。暌远许时,可量向仰之悰。里居屏踪,不值端便。只尺之间,无从而前。专使伏枉教赐,累楮周谆,尉感无已。泾川示章既久,缅计实惠敷施,彼民何幸。来谕乃欲奉祠,何耶?未即再晤伏几。崇练裒对。新渥。至扣。遵顿首再拜。
对译白话大意:
好久不见,十分想念。我居家不便,您到了附近,不能亲迎。长信收到,感谢关怀。泾川的诏令(示章)颁布已久,想来各项惠民措施已经落实,真是百姓之幸。听说您想奉祠,这是何故?马上就能伏桌面谈了。大祭之后,您获得新职(“新渥”二字提行示敬,指收信人),恭贺啊。
原来,收信人从外地而来,即将到达鄱阳,《睽远许时帖》是一封迎接信。
帖中,洪遵唯一提到的地名是泾川,可见,收信人必和泾川有关。
泾川在哪里呢?李白有名诗《泾川送族弟錞》,首句云:“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王琦注曰:“泾川,即泾溪也,在泾县西南一里,唐时隶宣城郡。源出石埭,流经南陵、宣城,逾芜湖入大江。”
狭义地说,泾川指安徽泾县。广义地看,是沿泾水,从泾县、南陵到芜湖的区域,大体就是宣州(今天的宣城地区)。而泾县,也是宣州的辖县。
南宋时期的泾川地图
选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
洪遵在帖中说“泾川示章既久,缅计实惠敷施,彼民何幸”,这表明,泾川发生了涉及民生的大事,需要朝廷普济。会发生什么事呢?按照一般的想法,只能是遭了灾。
果如是,则《睽远许时帖》的大致背景是这样的:宣州遭灾,持续时间较长,收信人主持赈灾,惠及百姓。祭天大礼后,他领了新官职,来到鄱阳,将和洪遵见面。
所以,要锁定《睽远许时帖》的确切年份,也就是选择“乾道元年”和“乾道三年”的其中之一,只要看看哪年之前“泾川有灾”就可以了。
宣州以宣纸而知名,还是孝宗潜邸之地,孝宗登基后,于乾道二年(1166),改宣州为宁国府。查万历《宁国府志》,在卷一《郡纪》中可看到:乾道元年(1165)之前的隆兴二年(1164),发大水;而乾道二年(1166)和乾道三年(1167),无灾。
万历《宁国府志》卷一《郡纪》 书影
国家图书馆藏本
因此,《睽远许时帖》书于乾道元年(1165),即洪遵返乡的次年。他刚从“同知枢密院事”的高位退下来,知道水灾的情况。
水灾很严重,南宋领土的中北部,一片泽国。《宋史•五行一•下》描述道:
(隆兴)二年七月,平江镇江建康宁国府,湖常秀池太平庐和光州、江阴广德寿春无为军、淮东郡皆大水,浸城郭,坏庐舍、圩田、军垒,操舟行市者累日,人溺死甚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淮东有流民。
大水到十月方才退去。看《宋史•孝宗本纪》,从隆兴二年(1164)的六月到九月,朝廷每月都商讨灾务。
五
张孝祥《泾川帖》
泾川!大水!会使人想起什么?
会想起上海博物馆的张孝祥《泾川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妨暂时抛开《睽远许时帖》,来看《泾川帖》。
南宋 张孝祥《泾川帖》 上海博物馆 藏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是豪放派代表词人、文学家、书法家,有《于湖集》《于湖词》。绍兴二十四年(1154),张孝祥中状元,年方二十三。和洪遵中状元的年龄相同。
《泾川帖》是张孝祥的名作,笔笔劲爽,从中明显可以看出他的侄子张即之的渊源所自。此帖只有49个字,也是背景不明的一件作品。
张孝祥 《泾川帖》
孝祥顿首再拜。左右以何时来泾川?官居诸况佳否?学富,识明,进益不已。州县渠能久淹耶?台阁须才,会有荐者。孝祥顿首再拜。
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对《泾川帖》写过一句短按,谨录如下:
此帖所称泾川,当是今安徽泾水(泾县),而不是当时金邦所设的甘肃泾川。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P505
该如何深入考察《泾川帖》呢?正确的方法是:用帖中的信息,去《于湖集》中寻找吻合的篇章。
归纳下来,《泾川帖》有两层意思:
一、大水阻隔,收信人暂时无法来泾川。
二、收信人有足够高的学识,想得到举荐,升官入朝。
笔者在《于湖集》卷三十六《尺牍》中,找到一篇《答元簿》,录于下:
某与公别,阅再岁,亦闻至泾既久,念遣一书致殷勤,不可得也。委教先之,陈义甚伟。礼文繁缛,施之他人可也,而仆与公将安取此哉?愧感不胜言。高才正学,又辅之以家传,沉涵停蓄,益大以肆。少须俟之,即有褒擢矣。……
《泾川帖》与《答元簿》的关键内容,一一合榫。
《泾川帖》:左右以何时来泾川?
《答元簿》:亦闻至泾既久。
《泾川帖》:学富,识明,进益不已。
《答元簿》:高才正学,又辅之以家传,沉涵停蓄,益大以肆。
《泾川帖》:台阁须才,会有荐者。
《答元簿》:少须俟之,即有褒擢矣。
显然,《泾川帖》是写给“元簿”的。“元”是姓,“簿”是官职,“元簿”指姓元的泾县主簿,一如《于湖集》同卷中的“樊宪”“陈守”“吴漕”“陈司户”等。查嘉靖《泾县志》卷七《历宦纪》,在宋代,唯一的元姓主簿叫元伯原。
元姓希少。元伯原前后的李民观、李大柄等人俱可考,都活动于高宗、孝宗时。元伯原是与张孝祥同时期的人物。“元簿”是元伯原,当无可疑。
嘉靖《泾县志》卷七《历宦纪》 书影
天一阁藏本
张孝祥早逝,乾道五年(1169)就死了,在他的短暂宦历中,只有隆兴二年(1164)泾川遭水。此年秋,元伯原阻水于泾川,短期无法通行,张孝祥给他写了《泾川帖》。过了两年,张孝祥收到元伯原来信,知他“至泾既久”,于是又写了《答元簿》。
万历《宁国府志》中的宣州水灾记录
国家图书馆藏本
元伯原是小人物,不值深究。但是,从《泾川帖》中“左右以何时来泾川”这句话可以看出,隆兴水灾时,张孝祥身在泾川一带。
那么,张孝祥会不会是《睽远许时帖》的收信人呢?尚须回答三个问题。
一、他是否在隆兴元年(1163)实施宣州赈灾?
二、他是否在乾道元年(1165) “新渥”得官?
三、他是否领了新官职后去江西鄱阳见了洪遵?
答案全是肯定的。
六
泾川赈灾
张孝祥是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绍兴初,金兵南侵,张家移居宁波。十多年后,又迁回安徽,寓居芜湖。芜湖又名于湖,所以,张孝祥自号“于湖居士”。芜湖旁的宣城,也是张家的长居地,用张孝祥的原话说,是“侍亲来宣城”。芜湖、宣城和泾县,全都紧挨着,泾川一线,是张孝祥的第二故乡。
南宋时期的宣州地图
选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
泾川大水之时,张孝祥任什么官职呢?
《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
隆兴二年三月一日,诏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知建康府罢参赞军事,除敷文阁待制依旧知建康府。
《景定建康志•卷•留都录一》:
张孝祥。隆兴二年三月,以敷文阁待制、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司公事。
《景定建康志》中的张孝祥任职记录
国家图书馆藏本
简言之,张孝祥时任建康知府、江南东路安抚使、行宫留守。
建康是南宋留都,政治地位仅次于临安,还是江南东路的首府。张孝祥是一路的最高长官,宣州也在他的治下。泾川赈灾,张孝祥责无旁贷。
《于湖集》卷十八有《论萧琦第宅及水灾赈济札子【知建康府日】》:
臣六月二十二日。……江东路沿江州军水灾甚广,臣节次曾具奏闻,夏税亦自无可输纳,秋苗决然无望,如淮西、庐、和之间,人民亦多被害。窃虑秋冬之交,饥民聚为盗贼。臣虽已差官前去太平州、广德、宣、池州措置,更乞圣慈宣谕宰执,预治荒政。淮上百姓方罢筑城堀壕、般砖踏弩之役,四月以来,急去插秧,冀望收成一饱,忽被水害,人情皇皇。仰惟陛下焦劳万几,德动天鉴,灾异之来,决非人力,如尧汤之时,定有冥数。但于赈济防闲,抚摩惠养,不得不尽。伏望曲轸渊衷,中外幸甚。江上诸州将兵阙额甚多,臣已令所差官将被水阙食强壮人说喻招刺,支与例物。亦消弭盗贼之一端。谨具札子奏闻。谨奏。
这是隆兴二年(1164)六月张孝祥的赈灾奏札,“乞圣慈宣谕宰执,预治荒政”,其中明确提到,宣州在措置范围之内。
当时的丞相,是汤思退。七月十日,张孝祥又写了《上汤丞相》,收录于《于湖集》卷三十九,云:
某虽在此极力以治荒政,但赈给二事徒有其名,无以遍给。今独有修圩一事,朝廷所当加意。盖今年圩不修,则明年江上无田,无田则无民矣。修圩藉民力,民藉官给之食以活,而常平米既无余则圩亦无自而修。故今日急先务,莫若于江上得熟处广籴,转江而下,积之芜湖,以须水落兴工。此事参政周丈顷在太平知之为详,伏望恩地速赐经画。米不欲多得,二十万斛庶可从容集事。伏望大丞相念之,不胜激切之祷。
由于赈粮不足,张孝祥提出从江西调粮至芜湖,组织灾民修圩,以工代赈的方案,这对芜湖附近的灾区,极其有利。在汤思退的介入下,朝廷在江浙大修圩田,其中就包括宣州。《宋史•食货上一》记载道:
隆兴二年八月诏:江浙水利,久不讲修,势家围田,堰塞流水。诸州守臣按视以闻。是知湖州郑作肃、知宣州许尹……并乞开围田,浚港渎。诏湖州委朱夏卿,……宣州、太平州委沈枢措置。
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何洪遵会在《睽远许时帖》中说“泾川示章既久,缅计实惠敷施,彼民何幸”这句话了。因为赈灾是张孝祥去年最大的德政,他对自家所在的泾川,格外用心,有活民之功。
七
赴职桂林
张孝祥只当了七个月的建康知府,便遭罢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八》云:“隆兴二年十月四日,左朝奉郎敷文阁待制知建康府张孝祥落职放罢。以侍御史尹穑论其出入张浚、汤思退之门,反复不靖,故也。”
乾道元年(1165)正月,孝宗南郊祭天,改元,大赦。不久,居闲的张孝祥再次得官,南宋陆士良《宣城张氏信谱传》云:“思退窜,(孝祥)仍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
这次,张孝祥被派到静江(今桂林)去了。他任职的制文,是洪遵的大哥洪适写的,名为《张孝祥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制》,载于《盘洲文集》卷二十四。
广西偏远穷乱,张孝祥所领,不是美差。《于湖集》卷十八有《辞免知静江府奏状》,云:
臣愚戆不学,叨窃踰分。罪戾盈溢,遂致烦言。仰荷隆恩,姑从罢黜,敢图开宥,还职分阃?而况郴、贺之间,俶有兵事,靖治之略,必惟其人。伏望收还成命,别畀通材。
虽说受官后谦辞是常例,但张孝祥在奏状中所述,都是实情,或可作为《睽远许时帖》中“乃欲奉祠”的注脚。
八
鄱阳相会
张孝祥启程,是在乾道元年(1165)夏。《于湖集》卷二十八有《题单传阁记后》:“去年九月,某守建康……今年夏,某将赴桂林,道过隐静。”隐静寺,位于宣州南陵县,寺内建单传阁,李白有名诗《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张孝祥从安徽赴桂林,取道江西和湖南。五月,他抵达饶州,得到地方官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绍兴二十七年状元)的款待,而洪遵的家乡鄱阳,正是饶州的州治。
张孝祥在鄱阳留诗若干,其中有《龟龄携具同景卢、嘉叟饯别于荐福,即席再用韵赋四客诗》,收录于《于湖集》卷七,诗云:
使君领客访金仙,小队旌旗锦一川。
我欲采芝非辟世,公当立极要擎天。
诗声政尔容传稿,僧律何尝禁割鲜。
一笑番阳逢岁熟,问公钟磬几时编。
注:鄱阳古称番阳
与张诗对应的,是王十朋的《五月二十五日饯安国舍人于荐福、洪右史、王宗丞来会,坐间用前韵》,收录于《梅溪集•后集•卷九》。从二诗可知,五月二十五日,王十朋和洪迈、王秬,在鄱阳城东的荐福寺,给张孝祥饯行。
笔者注:
王十朋于饶州诸事,在第333期《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中,有详细的讲述,可点击链接查看。
由于史料缺失,在张、王的诗文集里,没有张孝祥和洪遵的会晤记录。但是,张孝祥死后,洪遵写了《祭张安国舍人文》,祭文原载《小隐集》,《小隐集》佚,由《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四十六转录。洪遵道:
……某蚤以孤踪,获陪俊躅。螭坳之所接踵,鶠阁几于同升。番水经行,尚想高谈之衮;湘江问讯,娄勤尺牍之翩。忧挹别之滋深,已缠悲于长诀。……
其中,“番水经行,尚想高谈之衮”,证实了张孝祥在鄱阳见过洪遵。正合于《睽远许时帖》中的“未即再晤伏几”。
一切环节都匹配得上,故而,《睽远许时帖》应系于乾道元年(1165)的五月。结合张孝祥离开鄱阳的日期,则此帖的书写时间,在本月的二十五日之前。
南宋 洪遵《睽远许时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洪遵和张孝祥,在鄱阳相会之前,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他们的渊源,从父辈就开始了。洪遵的父亲洪皓羁留金国十五年,与他一同使金、一同南返的,还有张邵。这位张邵,是张孝祥的伯父。
九
主守派洪遵
从官场派系上来看,洪遵(还有洪适)和汤思退走得很近,《宋史•洪遵传》说,绍兴二十五年(1155),洪遵被汤思退举荐,成为“秘书省正字”。前文也讲过,洪遵第一次奉祠,是因在汤思退罢相后,不愿写贬语而遭到弹劾。而汤思退,绍兴年间攀附秦桧,名声不甚佳。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高宗禅位给孝宗,翌年改元隆兴。孝宗锐意恢复,重用主战派,隆兴元年(1163)四月,以张浚为主帅,不宣而战,发动北伐。不料出师不利,五月,遭遇“符离之溃”,兵败如山倒,举国震动。
面对烂摊子,张浚乱了手脚,“天子哀痛,下诏罪己”。在这种情况下,主和派与主守派重新得势,先是洪遵拜同知枢密院事,既而是周葵、汤思退和王之望上位。以汤思退为首,四人把持两府。其中,汤思退是主和派,洪遵等三人是主守派。
大敌当前,是战?还是和?必选其一。在之后的一年多里,时战时和,朝廷摇摆不定。
和议屈辱。最不甘心的,是刚登基的孝宗。《宋史•孝宗本纪一》云:“(隆兴元年)五月甲寅,李显忠、邵宏渊军大溃于符离。六月癸亥,张浚乞致仕,且请通好,皆不许。”一方面,孝宗拒绝了张浚“致仕”“通好”的请求,一方面,汤思退等人又上位促和。怎么理解这种矛盾?
目前,宋史学界只关注孝宗和朝臣之间、朝臣和朝臣之间的政治斗争。事实上,还有一方重大势力被忽略,那就是太上皇高宗,他从来就没放弃过权力。
高宗,孝宗,朝臣,构成势力三角,孝宗想战,高宗反对。汤思退、洪遵、王之望、周葵,都是高宗的辅弼。
笔者注:关于这一点,相关的证据很多,限于篇幅,仅举一个王之望的例子。禅位后的高宗对吴芾谈起王之望,说:“蜀中少不得他,怎奈何?只得教他在彼,候事稍定,朕却大用之。”王之望回朝,不久就当上了参知政事(副相)。擢拔王之望,显然是高宗的意思。
参考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44期 |从《即日薄寒帖》看秦桧上台之奥秘
四人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和议。《金史•仆散忠义传》云:
和议始于张浚,中更洪遵、汤思退。及徒单克宁败宋魏胜于十八里庄,取楚州。世宗下诏进师,于是宋知枢密院周葵、同知枢密院事王之望书一一如约,和议始定。
洪遵等主守派一直强调“当量度国力”,隆兴二年(1164)夏秋季的大水,造成极大损失,内忧当前,出兵更加不现实了。这场水灾,客观上促进了和议的成功。可也是在水灾当口的七月,洪遵因“和战不决”被弹劾,落罢归乡。
推行和议,主战派遭殃,隆兴二年(1164)八月,张浚贬死饶州。和战不决,二帝达不成共识,夹缝中的主守派洪遵下台。和议将成,群情激奋,为平天下悠悠众口,主和派又被清洗,隆兴二年(1164)十一月,汤思退罢相外放,客死信州。
随着两派首脑的离世,两年的隆兴时代结束了。兔死狗烹,总是皇权的核心逻辑。
十
骑墙的张孝祥
张孝祥是豪放派词人,于湖词慷慨绝代,传诵千古。他被张浚所赏识,屡次获荐。《宣城张氏信谱传》说:“张魏公(浚)还朝,乃首荐公……,俄兼都督府参赞军事……,复荐公领建康留守。”
张孝祥似乎是主战派,但他还是汤思退的门生。《宋史•张孝祥传》云:“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连张孝祥的父亲张祁,在绍兴末也是“媚事汤思退”。张浚倒台,张孝祥无事,汤思退势危,张孝祥马上丢了官,弹劾他的是侍御史尹穑,“论其出入张浚、汤思退之门,反复不靖。”
“反复不靖”,说明张孝祥骑墙。《宋史•张孝祥传》云:“但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桧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 “两持其说”,是对张孝祥政治立场的高度概括。
十一
结语
战、和两派未分胜负时,中间派可以躲避锋芒,甚至会两边得益,可一旦局势明朗,中间派也不易被胜出的一方所接受。
主守的洪遵,与“两持其说”的张孝祥,本质上都是中间派,罪名也很相似,一位是“和战不决”,一位是“反复不靖”。二人私交不错,又都有汤思退的背景。乾道改元大赦,张孝祥在祭天大礼后被起用,对洪遵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朝中转了风向,隆兴的罪臣们,迎来了复出的机会。
能否复出,洪遵很在意。他听说张孝祥不愿去广西,纵然见面在即,也会在信中追问原因(“来谕乃欲奉祠,何耶?”)。洪遵又提到“裒对”“新渥”,说明他对朝廷政策怀有期待。
也许,这就是洪遵书写《睽远许时帖》时的心思吧。
( 完 )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第344期 | 从《即日薄寒帖》看秦桧上台之奥秘
第342期 |《浮玉山居图》与方天瑞(上)
第338期 | 腊八节对梁楷《出山释迦图》的新想法
第335期 | 从《宣抚帖》看秦桧放屁之始末
第334期 | 蔡襄的密室杀人事件
第333期 | 两个南宋大状元的碰撞
第331期 | 曹知白笔下的松江九峰
第321期 | 吴大澂的愙鼎,可以改名了
第318期 | 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在何处?
第311期 | 赵子昂《二羊图》的谜底
第308期 | 辛德勇对《李训墓志》的质疑与史实不符
第307期 |《清明上河图》最可能的真相
第306期 | 关于《康里二札》文章的说明
第301期 | 你见过19岁的康里子山和他大哥的真迹吗?
第296期 | 再释黄庭坚致晁补之札
第295期 | 朱熹名札《奉使帖》背后的救灾事
第294期 | 陆秀夫《群玉帖》钩沉
第292期 | 米芾的官场梦
第291期 | 辛弃疾《去国帖》秘辛
第287期 | 央美博士万笑石,你涉嫌抄袭了!
第286期 | 吴琚比米芾的日子过得好呀!
第277期 | 姚廷美《有余闲图》的解读
第276期 | 赵孟頫《止斋记》与程钜夫
第275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下)
第274期 | 董其昌与苏轼《赤壁赋》的情缘(上)
第273期 | 范仲淹探奇
第267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下)
第266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上)
第255期 |《曹娥碑》中谶言的可信度
第251期 |《曹娥碑》与王羲之、虞世南
第247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下)
第246期 |《古诗四帖》与五代彦修(上)
第242期 | 为梁楷《黄庭经神像图》正名
第224期 |《丝路山水地图》上的“天方国”是哪里?
第220期 | 发现鲁燮光
第213期 | 王羲之与麻风病(上)
第196期 | 被王宠伪书误导的仇英名作
第182期 | 唐代敦煌大字孤本“三宝”传奇
第174期 | 燕肃《春山图》三议
第171期 |《古诗四帖》中的“丹水”本无误
第169期 | 乾隆皇帝的后妃们
第167期 | “石渠宝笈”特展的门神赵雍
第161期 | 金代山水中的帽子与垒石塔
第147期 | 游子孝思寓墨花
第146期 | 陈洪绶是节义之士?
第142期 | 朱耷笔下的“白眼”真相
第139期 | 司马伋的特殊人生
第137期 | 两件南宋告身背后的高层博弈
第129期 | 她,不是麻姑,而是毛女!
第128期 | 那些死于梅毒的明代大家
第119期 |《二祖调心》实为《四睡图》残件
第118期 |《水浒》和《清明上河图》
第105期 |《双松平远图》的受画人是谁?
第103期 | 古地图中的《清明上河图》线索
第101期 | 纪念高居翰专辑
第96期 | 唐代行书佚碑《通济桥记》选字
第95期 | 唐代行书佚碑《河东节度高壁镇新建通济桥记》
第91期 | 呼吁徐州博物馆加大保护唐代名碑力度
第76期 |《元画全集》众人谈:“九峰”究竟在哪里?
第73期 | 曾鲸笔下的杭州忠烈
第68期 | 从两件顶级明代宫廷佛画说开去
第65期 | 八大为何要画鱼和鸟?
第58期 | 戴进和朱元璋供奉的神仙
第54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下)
第46期 | 董其昌和东林党友人(上)
第41期 | 竹篮、笊篱、庞灵照
第37期 |《神行禅师碑》选字
第36期 | 唐代新罗王子书《神行禅师碑》
第18期 | 从司马“光”和“义”阳世家谈避讳
第7期 | 兵马俑逼疯“文献控”
“武英印章”微信小程序已上线
“使用指南”(点击进入)
扫码进入
新书上架
刘九洲著:《宋画史稿》
参考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14期 | 班宗华:《宋画史稿》的序言
第315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上)
第316期 | 《宋画史稿》导论(下)
第317期 | 现代视角下的一部古画断代史
第319期 | 一份有考古学底色的艺术史
第320期 | 《宋画史稿》是藏家们爱读的书
第325期 | 读《宋画史稿》心得
第327期 | 寻找宋画的“隐身者”
第328期 | 《读书》刊发《宋画史稿》书评
第329期 | 《宋画史稿》选句
少量签名本,
售价138元。
大陆顺丰包邮。
《宋画史稿》签名本购书码(138元)
武 英 书 情
长按二维码,进微店购书
武英书架
1、刘九洲 著 :《宋画史稿》
2、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3、〔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4、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5、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6、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