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能当律师(家庭条件一般的人)
「你的家庭条件怎么样?」
这个问题,在近年法学生面试律助的时候,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出。
豆瓣小组甚至开始有人发帖:去律所面试,要隐瞒自己家庭条件一般吗?
评论区里的年轻人七嘴八舌,有人推测面试官的意图,有人分享自己的回答方式,也有人指责律所没礼貌不尊重个人隐私。
确实,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没什么可讲的。但政治正确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因为不正确的事情广泛存在而产生的。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当律师?
首先要明确,如何定义家庭条件一般。
按照「6亿人月均收入1000元」的说法,相信大部分法学生家庭还是远远好过这个基础,毕竟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只占总数4%。
同样参考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那我们就把这个平均数,设为一般。
倒推下来,大约你父母每月到手的收入,人均3,652元这样,他们可能是小城市工厂职工,小卖部老板,或者是精明强干有产业的农业人口。
当然他们的月收入也可能比3,652稍高一些,但你有个在读书的弟弟或者妹妹增加了分母,导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了。
这是脱离知乎上人均月收入1w 假象的标准前提。
「一般」的范围划定之后,我们来简单讨论「合适做律师」这个概念。
学历、形象、资源、口条、运气、责任心、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和律师这个职业的匹配程度。
要说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想」,半推半就或纯求名求利入行的,无疑是最不适合做律师的群体。
一旦「想」这个主观因素够强,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要知道天生结巴的乔治六世都能当国王。
两个基本概念明确后,交叉的部分就非常清楚了。
「家庭条件一般」和「适合做律师」这两件事之间的唯一关联,就是资源。
这里的资源包括几个部分:
1. 择业前的自信来源 2. 执业初期的经济支持;3.执业中期的资源支持。
家庭状况会影响年轻人的自信,这一点毋庸置疑,后方无人兜底的求职,比风险代理更让人心里打鼓。
李白写《行路难》说,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状态像极了刚过法考的年轻人,全靠硬扛。
反观很多律所面试应届生时,类似文首提问针对的,却是第二个情况,即在收入逼近贫困线的情况下,家里是否能够给予帮助。
这其实是律所试图跟家长分担律助的培养成本,和政府宣传「孝顺文化」来分担老年人群体的养老压力一个逻辑,不合适但很好用。
经济支持的基础版是父母每月给个一两千,赞助法学生进入社会的「继续教育」;升级点儿的可以保持学生时期生活水平,家长负责还信用卡账单。
比较夸张的,可能刚一入行,就能配上最讲究的行头,开比主任好的车,把执业当做深入体验生活。
这对律所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对年轻人来讲,恐怕不见得也是如此,做律师做得舒服,绝不等于跟这个职业合适。
至于最后一项,资源上的支持,更是被讨论得广,这里的资源,是超过钱以上的部分。
成都的年轻律师里,我接触过父母的债务人拿常法给她做,用来抵扣借款利息的;
也遇到过独立第一年爸妈就准备好了业绩不达标罚款,并提供一长串叔叔阿姨拜访名单的。
这些人都归得上是「有资源支持」那类,但她们在做律师这件事上就轻松了吗?恐怕只是比其它同学稍好一点,很多困难并不会迎刃而解。
家里有资源的年轻人,做什么都会比同辈好一些,但跟行业关系有限。
相信就算是去送外卖,雅迪老总的儿子也能拿到路面上最先进的电动车,获得更佳的工作体验,但也仅仅是舒服一点,而不是送得更快。
换到律师这行同理,当然如果你拿康达所创始人这样的例子来反驳,我只能抱拳告退。
套用茨威格被用烂的金句:爸妈喂到嘴边的资源,也在明面上标好了价格,吃多可能会闹肚子的。
对比十几年前的律师招聘市场,今天一穷二白的法学生确实不那么抢手了,这个标签在当时可是拼搏进取肯吃苦的代名词。
但只要你真的热爱这个行业,想要从事这份工作,相信总能博得一席之地,不要被「家庭条件」限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条件不是。
原创文章,作者:84la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84law.com/84law/61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