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一句脍炙人口的篇章,奠定了历史长河之中文天祥伟岸不朽形象。

面临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意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此散尽家财、振臂高呼,率领义军以绵薄之力抗衡元军,奈何势单力薄只能暗淡收场,空负国仇家恨郁郁而终。面临元朝的威逼利诱,文天祥誓死不屈为此从容就义,留下了一副铮铮铁骨万古流芳。

他将毕生抱负、文人气节付诸于行动,用生命书写“莫道书生无胆气,敢叫天地沉入海”的壮烈篇章。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1)

一、一代奸相留梦炎

关于文天祥的死因,众所周知的是面对元朝人的威逼利诱,他胸有气节而誓死不从、心怀故国而不甘屈服,以至于被恼羞成怒的元朝皇帝赐死。但实质上真正将文天祥逼上绝路的另有其人。

对于留梦炎这个名字或许多数人是陌生的,他的知名度或许不如奸相秦桧,但是其所作所为却是堪比于秦桧。他是害死文天祥的奸臣,为此明清两朝,其子孙被禁止参加科考。此中足以见得留梦炎此人之声名狼藉,臭名卓著。

“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江东。”此一句出自于文天祥《为或人赋》一诗。而这首诗便是为斑斑劣迹的留梦炎所著,其间不难看出文天祥对于留梦炎的鄙视与嘲讽,或许亦是因此结怨留梦炎以至于后来的他惨遭谋害。

与文天祥一般,留梦炎亦曾高中状元,但是这位状元郎却是一位截然不同的奸逆之徒。留梦炎在官场之中为人狡诈,善于见风使舵,面临国难之时更是临危受托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一时之间风头无量。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2)

然而既受命于危难之际,本应为国家肝脑涂地、还以生死仁义,然而在留梦炎身上却上演出了古今罕见的滑稽一幕。

彼时的元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谁都清楚南宋已是弥留之际,难再有翻身的机会。因此留梦炎便以身染重疾为借口,久居家中不理政事,以至于当朝太后亲自驾临苦苦相劝,方才不甘不愿的出任左丞相再度出山。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善于卑躬屈膝的人而言,无论走到任何地步都无法改变骨子里的奴性。当元军进犯杭州之时,身为丞相的他毫不顾忌半点颜面且无任何气节可言的弃官还乡,仓皇而逃,将国家重任、君臣纲常、深明大义悉数抛之于脑后,只求苟延残喘甘为亡国奴。

此后的他逃回衢州,任由朝廷两度三番的召请而无动于衷,“誓死”不愿再为即将倾塌的南宋效忠,唯恐为之陪葬。

若是仅仅如此,但也不至于他遭受千古骂名,因此而殃及后人无法参加科举。毕竟贪生怕死实属人之常情,虽然令人憎恶但古今亦不乏此类人。真正让人为之深恶痛绝的乃是他此后一番恬不知耻的丑恶嘴脸。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3)

二、甘为走狗、害死文天祥

身处于衢州老家苟且偷生的留梦炎终究没能逃得过元军的铁蹄,在衢州被攻破之时他偏安一隅的畏缩之梦终究告破。若是留梦炎身死于这场动乱之中,那么或许历史上依旧是为国捐躯的描述,不过他的斑斑劣迹已注定了在他眼中个人生死超出一切。

他选择了以“南宋故相”的名义号召大批的南宋遗臣倒戈投降,为元朝效力。那些本就毫无骨气可言的墙头草于此纷纷投敌,毕竟有了“故相投敌”这一前车之鉴,注定历史责骂也轮不到他们的头上。

由此,方有前文之中文天祥一首《为或人赋》将留梦炎冠冕堂皇之下的丑恶嘴脸彻底揭开,因此留梦炎怀恨在心。不甘于南宋覆灭的文天祥依旧苦苦抗衡,却又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在此无力回天的困境之下兵败被俘。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4)

虽然立场上有着水火一般的差别,但是大抵对于忠贞不二且拥有才能之士,任何人都是惋惜的。无论忽必烈是否考虑过屈服后的文天祥是否还是他所中意的文天祥,终归文天祥是不甘于屈服的。

元朝政府先是对文天祥许以高官厚禄,后见无效又以酷刑折磨,但无论怎样一番威逼利诱皆没能折断这位真正读书人的骨头。

虽有爱才之心,但既然不能够为我所用,那么一切皆是空谈。因此在求而不得之后,元朝皇帝决定痛下杀手。那些投靠元朝的南宋遗臣对于文天祥的存在却是非常敬佩的,虽他们本身作出不义不忠之举,但是对于那些敢作敢为之人亦是有着灵魂深处的震撼。

因此,这些南宋遗臣纷纷祈求元朝皇帝能够留文天祥一命,让他就此蛰伏于道观之中,终日与经文相伴,不再过问世间种种就此老死。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5)

对于这些提议,皇帝亦是为之犹豫。杀了文天祥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在成为道士之后如若文天祥幡然醒悟,心甘情愿的为元朝效力岂不更好?此时杀了他终归弊大于利。

却在此时,素来冷目以对,笑看文天祥遭罪的留梦炎不愿见到他有此结局,想要借机暗害于文天祥,因此他进献谗言道,“天祥出,复为号召江南义士抗元,吾辈将置于何地?”凭此一句,将险些幸存的文天祥再度推入不复之地,只能面临屠刀从容就义。

除却与文天祥之间的两看相厌之外,或许留梦炎亦有一定担心自己地位不保的缘故,毕竟自己的地位奠定在率众投诚,而文天祥却是真正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不过无论如何,留梦炎终将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6)

三、遗臭万年

“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无论是清朝乾隆皇帝此一句,抑或者浙江人士“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皆是不难看出对于后世之人,留梦炎的臭名卓著。

一如前文,留梦炎非不如秦桧作恶多端,只是声名不显。究其本质便在于他的事迹对于任何时代的人都是罄竹难书,不愿付诸于笔端的。

无论是明清两代抑或者留梦炎为之效忠、甘为走狗的元朝,皆没有留梦炎的相关记载,对于元朝包括任何一个朝代,背弃民族大义投降之人都是令人鄙夷的,没有人看的起这一类人,即便是他们的主人。

文天祥是被谁杀的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7)

除却付诸于他本人身上的报应之外,他的后世子孙亦不知多少次怒骂其“愧为人祖”。因为他的斑斑劣迹以至于后世的明清两代皆将他的作为认定是反面教材。且为了避免后世子孙“返祖”,直接禁止其子孙参加科举,不得踏入仕途。

显然其间种种,无论是声名之影响,抑或者仕途无望,对于他的后世之人而言,这位先祖的存在为他们带上了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成为了世人所鄙夷的对象,为留梦炎的所作所为变相偿还。

因此,纵观历史之中的不忠不义、背叛民族与国家之人,没有人能够逃得过历史的谴责,他们终将成为史书之中的罪人遗臭万年。

那么对于任何人而言,一定要牢牢恪守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无论身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下,一定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唯有国在家才能常在,如若国亡那么家亦恒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