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路上结对帮扶度暖冬(大白云带小白云)

精准扶贫在路上结对帮扶度暖冬(大白云带小白云)(1)

白云区驻村帮扶工作组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查看。

贵州都市报讯 你知道但家香酥鸭店里的鸭子有三分之二是来自长顺县白云山镇吗?一个养鸭大棚能为50户贫困户增加分红,在这里务工的贫困户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自贵阳市白云区和长顺县白云山镇协同开展“百企帮千户”行动启动以来,白云区政府捐助及组织企业捐助的帮扶资金共815.8万元,在医疗卫生、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多方面开展帮扶,其中产业扶贫方面以“一养两种”为主线,发展“香酥鸭”养殖、蔬菜种植、刺梨种植等产业,取得一定成效。

“一养”:贫困户户均保底分红1400元以上

据悉,但家香酥鸭自2015年开始就斥资1.5亿在长顺县白云山镇建立了肉鸭加工基地,2016年5月养殖大棚开始投产。

8月1日,记者走进了位于白云山镇凉水村的但家香酥鸭养殖大棚。在养鸭大棚里,记者碰巧遇到但家香酥鸭公司养殖运营总监刘敏杰,据他介绍,目前但家香酥鸭在白云山镇有10个养殖大棚,一天可为公司提供5000多只鸭子,但还需外购2000只鸭子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准备再投产15个养鸭大棚。

据了解,2016年以来,贵阳市白云区协调1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化立体式养鸭基地养殖樱桃谷鸭,10个养鸭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出栏肉鸭7批共计9万余羽,产值达315万余元,覆盖500户贫困户,已实现户均保底分红1400元以上,7个村(社区) 村集体经济增收7.14万元以上。

白云山镇改尧社区的陈学林就是村里的贫困户,此前一直在家务农,2016年5月他来到凉水村养鸭大鹏开始学习饲养鸭子和管理鸭舍。“我现在一个月可以得至少3000元工资!”陈学林高兴地说。

“两种”:蔬菜基地解决230余名贫困户就业

思京村摆牙组的贫困户杨小莲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两个女儿出嫁,现在家里只有一个智障儿子陪着她住,她出来干农活一天可以挣80元钱,加上蔬菜销售分红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已经非常满足。

白云山镇扶贫站站长金亚告诉记者,白云山镇现已建成龙岗坡、小岩脚等四个蔬菜种植基地,总流转土地面积1926亩,收获辣椒、黄瓜、水果玉米等蔬菜40余万斤,实现解决贫困户就业230余人,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71户,每月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在刺梨种植方面,目前白云山镇刺梨种植面积2.5万亩,收获3000吨,产值达900余万元,涉及贫困户300余户,户均收入7500元以上。

截至目前,白云区共投入帮扶资金815.8万元(财政对口帮扶资金538万元、122家企业投入的帮扶资金277.8万元),建成小城镇建设项目1个,建设扶贫产业项目8个,覆盖贫困户751户2588人。在白云区、白云山镇共同努力下,白云山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帮扶前(2016年底)的1095户3594人减少至今年的858户288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24%,贫困发生率减少了3.02%,并在2017年度考核中获得第一名的佳绩。(记者 杨郦晶 摄影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