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的成语经典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逐鹿中原,齐桓公,晋文公等先后称霸诸侯列国,是霸主中的代表人物,威名赫赫。几百年后,战国时代,诸侯国依旧分裂割据,相互攻伐。齐宣王也想有所成就,建功立业,统一诸侯列国。他派人请来素有德望学识的孟子,向他请教。

齐宣王对孟子说:“我知道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于诸侯,建立了旷世基业,他们的事迹你能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尊崇孔子的主张,向来是反对霸道强权的。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化统一天下。”

齐宣王诧异道:“那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莞尔一笑:“上次国家大典,新的大钟铸成,祭司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这样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不忍,含泪叫停。改用他物祭祀。凭您这种善念仁心,足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现在的问题,不是您有没有这个能力,而在于您肯不肯干罢了。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有人能够力举三千斤的巨石,但却举不起一根羽毛;眼睛能看清秋天鸟兽新长出的细微毫毛,却看不见装满整个马车的木柴。这样的事情您相信吗?”

齐宣王摇头道:“当然不相信!”

孟子紧接着说:“是呀,无法相信。如今您的善念仁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体察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叫人难以相信。老百姓之所以还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失察,忙于眼前事物,没有用心去体悟民生民情之故。显然,认识到行王道、施仁政的重要性,让人民安居乐业,人皆归心,天下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明察秋毫》这一成语,就出自上面的典故。

这正是:

春秋战国乱纷纷 ,百姓饥寒少人问。

王道仁政施善举 ,明察秋毫是民生。

(图片来自网络)

大智若愚的成语经典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1)

大智若愚的成语经典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2)

大智若愚的成语经典故事(明察秋毫成语故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