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花样人生齐桓公(清风典历厉怜王)

春秋花样人生齐桓公(清风典历厉怜王)(1)

【译文】

古话说:“麻疯病患者怜悯君主。”这是对君主很不尊敬的话。然而古代没有虚妄的谚语,不能不加详察。这句话是为被大臣夺权而杀死的君主说的。……所以,麻疯病患者虽身上长疮,发肿,皮肤溃烂,但是向上和《春秋》记载的事件相比,还不至于被绞脖子射大腿;向下和近代发生的事相比,还不至于被饿死抽筋。所以被劫杀而死亡的君主,他们内心的忧虑害怕,身体上的痛苦,一定超过了麻疯病患者。由此看来,即使说“麻疯病患者哀怜君主”,也是可以的。

【品读】

君主的悲哀

“厉怜王”是一句古话,意思是连麻风病人也可怜君主的痛苦。这是很让人感叹的。有个笑话,说两个在田间锄地的老百姓想象皇帝的幸福生活,一个说:皇帝可能天天吃的都是红烧肉!另一个说:皇帝的锄头怕都是金子的。所以,君王的幸福是老百姓想象不来的。可是,君王的痛苦老百姓也想象不来。前人凭吊李煜说:“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生在帝王家。”也有人哀叹崇祯皇帝的长公主:“可怜如花似玉女,生于末世帝王家。”《明史》记载:“长平公主,年十六,帝选周显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故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左臂。”这时候,再读“厉怜王”的老话,就是另外一种感慨了。

“厉怜王”这段话,《战国策》与《韩诗外传》也都有记载,不过是当作荀子《谢春申君书》里的话。荀子是韩非的老师,他引用老师的话,也没有什么问题。

韩非为什么说“厉怜王”呢?他讲了几个故事。一个是楚共王的故事。他的儿子名叫围,王子围将要出访郑国,还没出境,听说共王病重就返回朝廷。借着进去探病,用系帽的带子勒死了共王,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另一个是齐庄公的故事。齐国崔杼的妻子长得很漂亮,齐庄公与她有私,多次到崔抒家去。终于,在庄公又一次来时,崔杼的家臣贾举率领手下人围攻庄公。庄公逃到屋内,请求和崔抒平分国家,崔杼不答应,他又请求在宗庙里自杀,崔杼仍不答应。庄公只好翻墙逃跑,被贾举用箭射中大腿坠下墙来,最后被人用戈砍死。第三个是赵武灵王的故事。他早年胡服骑射、勇于变革、励精图治,真是雄才大略,可之后却昏招频出,废长立幼,将王位禅让给小儿子公子何,是为赵惠文王,自己称为“主父”。晚年后又爱怜长子公子章,将代郡分封给公子章,是为代王。后来又想收回赵惠文王的权力,被赵惠文王与李兑发动宫变,将其围困在沙丘行宫多达百天之久,一代雄主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第四个是齐湣王的故事。卓齿在齐国掌权,燕兵破齐后,卓齿想与燕国共分齐地,便抽了齐湣王的筋,将其吊在宗庙的梁上,过了一夜才死去。所以,韩非子感叹:虽然麻疯病人痈肿疮烂、痛苦异常,可是上比于春秋时代,还不至于被勒颈、射腿;下比于近世,还不至于被抽筋、饿死。所以那些被劫杀的君主,他们内心的忧惧、肉体的痛苦,一定超过了麻疯病人。这就是“厉怜王”啊!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被权臣劫杀的事件已成为历史的常态,所以韩非子一再强调要预防“奸劫弑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这既是历史反复的教训,也是韩非的理论思考。(阿阳)

春秋花样人生齐桓公(清风典历厉怜王)(2)

绞股蓝

绞股蓝:皱缩,茎纤细。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纵沟纹,被稀疏绒毛,味苦,有草腥气。清热,补虚,解毒。能够调节血压,降低血脂,调节血糖,促进尿酸排泄。用于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过高、高或异常者。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