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

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1)

【陈香旧事】

串亲戚呀串亲戚……‖老家许昌

文‖陈世杰

逢年过节,回老家串亲戚是一件马虎不得的大事。简简单单一个“串”字,串起的是热热闹闹的场景,欢欢乐乐的气氛,浓浓郁郁的情意,还有玲玲珑珑的脸面。

爹所处的年代,串亲戚讲究繁多,有时甚至要提前几天商量谋划。先去谁家后去谁家,哪家提几斤(样)东西(当时一般是果子、白糖、罐头等),家里几个人去,带不带孩子等都颇有说辞,就连最终落脚到谁家吃饭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俗话说:“穷怕亲戚富怕贼,裤子破了怕谷堆(河南方言,蹲下之意)。”当年各家都不宽裕,在一些日子过得尤其紧巴的亲戚家,明知道他家里没油少盐自己都不舍得吃荤的,你咋好意思留下来增人负担?明智之选是不管他们如何热情挽留,礼品一放,客套话一说,编个理由赶紧拍屁股走人,皆大欢喜,各有面子……

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2)

轮到我这一代串亲戚,倒省了不少曲曲弯弯,不过虽然早串晚串不计较,但依然是哪家亲戚都不能少——对我而言,这是礼节;对亲戚而言,这是“脸儿”。

出发之前,爹已根据了然于胸的“亲戚分布地图”一家一家联系告知过各位亲戚了。如果没有火烧眉毛之事,他总是与我一起去亲戚家(有时妈也跟着),不管路好不好,亲戚家人多寡,该走的礼节爹妈绝不含糊,在他们眼里,这绝对不是送每家一提奶、一桶油或者一箱水果的事,而是我知礼懂事重情义的表现,也是亲情浓于血的最好证明。

在路上,爹还再三叮咛,哪位亲戚家发生了什么变故,哪些人不能提,哪些话题不能说等等,以防我口无遮拦捅了马蜂窝。

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3)

亲戚早在桌子上摆好了花生瓜子糖果等,见了我们,赶紧喜气洋洋地扑上来,搭了话,接了礼,让了座,倒了茶。吃几个自家种的花生,香在口中;喝一杯热腾腾的家乡水,甜在心里。

聊天的内容无非是家长里短,我问他们地里收成如何,当年的副业是否还在坚持,希望他们保重身体等,他们会问我在外上班的一些情况,孩子的成绩如何等,聊着聊着,谈到某个话题时,可能会突然聊起当年发黄的往事,有时嘻嘻哈哈,有时两眼发红。就这么一聊,既消除了彼此间久不谋面的生疏,亲戚们也会高看爹妈一眼,养活的孩子没忘本,有出息,懂规矩,觉得我看得起他们,他们倍儿有面子。

尽管现在大家的生活富足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仍不在亲戚家吃饭,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何必麻烦他们呢?

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4)

一看时间不早了,我们执意要走,这时,亲戚会很真诚很执拗地回赠一些礼物,或是一包晒干的芝麻叶,或是三五斤自磨的玉米糁,或是二三十个自家攒的柴鸡蛋——这些东西,我是一定要收下的,不然会使他们平添惶惑和怠慢亲戚的负疚感,况且这也是他们沉甸甸的心意呀。

有一次,我们准备离开某个亲戚家时,刚好有邻居来他家借农具,邻居说家里真热闹,来客了?亲戚一副喜不自胜的神情,大笑着高声说这是谁谁从哪儿回来了专门看我哩。邻居露出羡慕的表情说,中,中,恁这亲戚就是亲,这么远回来看你,你还怪有福哩……

就这么一家接一家地走,直到天快黑,如果有一两家亲戚没有串完,那就第二天接着串,我不厌其烦,爹妈乐此不疲。

作为一个农家走出的孩子,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看待串亲戚的,在我的心里,无论时空如何变幻,串亲戚的意义都不亚于任何华美的交流,因为这是牵挂,这是面子,这是人情,更是铮铮有声爱的传递……

串亲戚没话说(串亲戚呀串亲戚)(5)

【作者简介】陈世杰,只是歌者,只是文者,只是过去的记录者,只是现在的表述者,只是梦想的耕耘者。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 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 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