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为什么好看(野性与文明的杂糅)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交 集,或许就是从图腾开始的——人类赋予自然使者自己眼中的意义,并将自己的信仰与敬畏都交给它。可以说,图腾代表着一种被社会化的自然现象。任何被赋予了 图腾意义的自然事物,似乎都在人类文明中曾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他们是真的被膜拜还是成为某些人号令大多数的借口。总之,图腾,连接了社会性和自然性。

在本片中,狼图腾仅仅是一个代表,其展现的恰好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类在社会性和自然性之间的选择,或者说,图腾已然成为这两者分裂的见证。

狼图腾为什么好看(野性与文明的杂糅)(1)

影片中将狼群和人群的活 动对立,激发矛盾的同时,让人更容易看清野性与文明的碰撞。、作为万物灵长,人类总是自诩文明,是进步的。大自然的生物在人类看来无疑不是自己利用的对 象,便是敌人。至少,非人类的动物,都懂得只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干扰另外的组群。他们在冥冥之中内心遵循着大自然的平衡法则。相反,人 类却不。所以,影响生活的狼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敌人。然而,当人类如此自负的时候,恰恰反映出其内心的另一种落后的意识——贪婪。当那个蒙古族小伙子因为 想得到一部收音机,将大雪湖的位置透露的时候,他的内心流露的是欲望;当公社的人将湖中所有的黄羊都拉走的时候,他们眼中的激动,是贪婪;当一片本不适宜 被耕种的土地被抢占的时候,他们心中是理所应当的霸占;当无知的子弹射向优雅的天鹅,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消遣……这一切,看似是所谓的文明,实则是地道和赤 裸的野性。人类在用卑劣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求而毫无顾忌。

狼图腾为什么好看(野性与文明的杂糅)(2)

相反,在自然法则的另一 边,一个一直被文明社会的人类所鄙夷的狼的社会,却显得更加有序。他们遵循大自然的馈赠,不到万不得已并不向人类进攻。无奈禁不住人类一再掠夺食物、杀死 幼崽甚至埋下各种陷阱。于是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了反击,极其聪明的报复。在几次狼军出动的时候,也都有牺牲。然而,他们却好似真的战士那样,听从 指挥、运用智慧、胆识和勇气,完成了一次次偷袭。说实话,如果是两军交战,这样的一组誓死反击的军队恐怕足以令人胆寒。在人类一次次紧逼之下,观影者可以 轻而易举的将同情心放在狼群一方,特别是看到最后的吉普车围捕的时候,更会有一种悲愤之情。狼的首领,为了自由,一个跳下山崖壮烈而死;一个发足狂奔,高 傲而亡。之后,人类对于他们的敬意,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因为在其他城市,太多的人失去了理智,变得极其野性的去对待自己的同类。而那些高洁之士也如同向往 自由不甘受辱的狼王一样,死的极其尊严。如此,在那些追逐者笑着的、疯狂的嘴角眉梢,我看的是一个个带着杀戮的疯狂的灵魂在叫嚣。有时候我甚至会想,那一 颗颗射向狼群的子弹,似乎将太多文明社会中的礼义廉耻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都消灭了。

狼图腾为什么好看(野性与文明的杂糅)(3)

处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是 一人一狼。恰好,他们同样代表着野性与文明撕扯的力量。陈阵的北京身份,可以看做是文明的代表,但当他为腾格里所折服,迷上了野性的力量;而他所收养的小 狼,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野性的代表,却自出生后成为了被文明驯化的试验品。一面是他们本身的性格,一面是他们后天的历练。最终,几乎被驯化了一半的小狼要 继续开拓自己的野性生涯。陈阵经历了一系列大自然的洗礼,也终将回归到文明社会的所在。只不过,当陈阵回到那个他曾经的家乡,其实我怀疑他会更怀念草原上 的腾格里,起码这里还有一种法则可以遵循,这里的野性远远比人类社会中披着文明外衣的野性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

文明与野性的主战场—— 草原更是两种行为的交战。大自然的生长有序和尊敬与人类文明中不断拓展的冲突,在一次次人类更加残暴的科技进步下遭到破坏。从个人放牧到记工分的集体化经 济方式,从自由恋爱到上级指派的婚恋制度,从因地制宜到一刀切的政策……人类的野性索取一次次侵犯着、也挥霍着自然的赠与。如果所谓的文明程度只是人类不 断自满、自傲、自大的借口,那么它所展现出来的最终样貌就是恶性掠夺。

当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 候,感觉导演用一种极其写意的方式在表达了不仅仅是人和狼的紧张关系,更表达了文明对野性的侵略——包裹着文明外衣的贪婪欲望对更为博大的自然属性的侵 略。当我想到这一点时,发现图腾已然早已不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心中。因为如果我们真的信仰图腾,就应该对自然有起码的尊重和敬意。只可惜,现代的 工业生产方式和几十亿人口的生存问题俨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而,只好继续打着文明的旗号做着野蛮的事。

2015年2月23日23时47分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