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1)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2)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3)

河北梆子,是戏曲百花园中一朵绮丽的奇葩,也是一个古老而备受百姓喜爱的剧种。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声音,多年来备受戏迷的青睐,被亲切地誉为“燕赵玲声”、“德艺双馨艺术家”、“河北梆子皇后”,她,就是张秋玲。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4)

张秋玲出身在戏曲世家,受父母影响,自幼就和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她就登上了艺术舞台:唱歌、跳舞、演唱戏曲……凭着一幅好嗓子,俊俏端庄的扮相,以及聪慧天赋和刻苦努力,张秋玲很快便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优秀青年演员。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5)

后来,她发现自己对河北梆子格外钟情,选择了专门从事这门表演艺术,师从贾桂兰、李淑惠、张惠云、张菊等河北梆子艺术名家。她博采众长,继承发展,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多年来,她在河北梆子戏曲演唱上潜心研究、精益求精,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深受戏迷们的热爱。小戏迷先陪您欣赏一段张秋玲带来的《杜十娘》选段:

三十多年来,她主演了河北梆子现代戏《红色娘子军》、《蝶恋花》、《江姐》、《龙江颂》及传统戏《窦娥冤》、《吴汉杀妻》、《蝴蝶杯》《陈三两》、《杜十娘》等三十多出戏......塑造了众多鲜活、感人肺腑的妇女形象。他们有在社会底层痛苦呻吟、挣扎反抗的女性;有为争取自由而呐喊奋斗的女性;也有极力体现女人人生价值而叱咤风云的女英雄以及掌握了自身命运的现代女性。张秋玲成为了河北梆子艺术舞台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的中青年演员领军人物。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6)

表演上的成就,让她获奖无数:

1984年获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演员汇演第一名;

1985年、2003年分别获得河北省首届和第六届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1986年获全国优秀现代戏唱腔比赛优秀演唱奖;

1987年获河北省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十佳”之首;

1994年在全国歌、戏双栖明星大赛中获金奖;

2001年、2002年获河北省、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

更是多次随团赴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誉。

咱们再来欣赏一段她的精彩演出:

回忆自己大半生的从艺路,印象最深的还是1983年,当时全国戏曲尖子演员聚集在一个学习班。张秋玲回忆说,当时,她是学习班里年龄比较小的一位,同班的有京剧李维康、杨春霞,评剧谷文月,晋剧王爱爱等,“当时把我兴奋的,那可都是角儿,给我们讲课的是张庚、阿甲等老师,确实是收获了很多,还学了水袖”。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7)

从北京回来后,张秋玲将上党梆子《吴汉杀妻》移植成了河北梆子,在全院大赛60多名选手中一举夺魁,长水袖、女僵尸为她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当时比赛,我是最后一个出场,前面演员都获得了很多掌声,我出场了,摔僵尸之前,没有一点掌声。结果僵尸一倒,掌声哗的响起来了,把吴汉后边的表演、唱腔全部淹没了”。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8)

出身在戏曲之家,对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张秋玲内心是愧疚的,因为要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小秋玲,作为石家庄市京剧团中坚力量的母亲,放弃了去西安进修的机会,这一举动也丢了大好前程,每每想起这事,张秋玲总觉得亏欠了母亲,一辈子无法偿还。

在名为“命运的咏叹”的个人演唱会上,张秋玲不仅演唱了《窦娥冤》《吴汉杀妻》等河北梆子经典剧目片段,还演绎了豫剧《抬花轿》、京剧《锁麟囊》以及歌曲《武则天》主题歌,美声唱法《孤独的牧羊人》。有观众描述当时的现场:台上唱得惊天动地,台下火得地崩山裂。连演四场后,张秋玲带着演唱会走进了高校,赢得了莘莘学子的喜爱。

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张秋玲终于圆了母亲未能站在舞台中央的梦想,“人这一辈子,遗憾总会有的,但不能抱怨,能站在戏码头的舞台上。我很满足”。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9)

今晚,《戏码头》的舞台上,她将带来河北梆子版《洪湖赤卫队》,说到《洪湖赤卫队》,当属河北梆子和秦腔最为闻名,今晚,张秋玲将会带来一个怎样不同的韩英,我们拭目以待!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10)

河北梆子张秋玲游西湖(戏码头那些角儿)(11)

来源:HBTV戏码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