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4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视力表(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

观察和评价儿童体格生长的状况和速度,常选用具有特征且可测量的项目作指标,如体重、身高、头围、坐高、胸围等。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体重与身高。

一、体重:体重是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的最灵敏指标。观察儿童体重的变化趋势,可了解其近期的营养及生长状况,因此常作为生长监测的指标。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3㎏(男)和3.2㎏(女)。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体表水分丢失等原因,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于生后3~4天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至生后7~10天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早产儿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速度较慢)。若母亲能给婴儿及时按需哺乳,可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在出生后前3个月增长最快,1岁以内是婴儿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即所谓的"第一个生长高峰",通常3~4个月时的体重是出生时体重的2倍,

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2岁以后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趋于稳定,每年约增加2㎏左右。

6岁4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视力表(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1)

二、身高:2岁以下儿童应仰卧位测量,其测量值为身长;2岁及2岁以上儿童立位测量,结果为身高。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而营养、疾病等因素在短期内对其影响不明显,所以身高主要反映儿童长期、远期的营养与生长状况。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上半年共增长15cm左右,下半年共增长10cm左右,至1岁时婴儿身长约为75cm,是出生时的1.5倍。生后第二年身长的增长速度较第一年明显减慢,全年共增长10cm左右,因而2岁小儿身长约为85cm.生后第三年身长的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增加5~7.5cm。学龄前至青春期前儿童身高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cm左右。2~10岁儿童的身高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2~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cm)+70(cm)

6岁4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视力表(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2)

3、 头围:头围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大约34cm,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增加8cm,下半年增加4cm,1岁时达46cm。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约48cm,15岁时约54~58cm,基本同成人。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过大或增长过快则要怀疑脑积水或脑肿瘤。

4、 胸围: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反映。小儿出生时胸围值小于头围值,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值逐渐赶上头围值,一般在1岁时与头围值相等,之后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只增长3cm,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cm。

5、 坐高:代表头颅及脊柱的发育。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的增长,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出生时为0.66,4岁时0.6,10岁时约0.54,14岁时为0.53.当儿童患克汀病、软骨发育不良时,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会明显增大。

6、 前囟:囟门闭合情况可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前囟出生时约1.5~2cm,数月内随头围的增长而变化,6个月后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即闭合。囟门闭合过早,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婴儿颅内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张力增加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致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6岁4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视力表(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3)

7、 牙齿: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是骨成熟的一个粗指标。乳牙共20颗,萌出时间个体差异很大,早者4个月开始出牙,晚者可至10个月,全副乳牙在2岁半前后出齐。出牙顺序为先出上下切牙,然后是尖牙和磨牙。2岁以内乳牙数目约等于月龄减4~6。自6岁左右,儿童开始换牙。在全副乳牙之后长出第一对恒牙(第一磨牙),即出现24颗牙齿。然后基本按从前至后的顺序逐个替换同位乳牙。12岁左右长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磨牙(即智齿,但也有人终生不长此牙)。恒牙一般20~30岁出齐。

6岁4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视力表(6岁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