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

强戒所里面有什么人?

这里面有吸毒者

毒瘾缠身

众叛亲离

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

生不如死

这里面有司法警察

成日与戒毒人员为伴

高墙挡住了毒品

也关住了自由

穿上警服

所有的诗和远方

都只能放在“以后”

戒毒难吗?

很难

可是

强戒所里面,没有放弃

强戒所里面,没有放弃

旦锦赟是保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里的一名警察,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人,有的人,还会反反复复遇到。

人物简介

旦锦赟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1)

现任保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三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

2020年8月7日 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记三等功

这天,又一个“老熟人”进来了。旦锦赟早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在这里看见他。

他是一个HIV患者,10多年了,毒品总也戒不掉。不是想象中的“刺儿头”,他不会怠工,没有反抗,面无表情,眼睛里也没有光,整个人没有一丝生气,就如行尸走肉一般。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2)

“初次见他时,他并不是现在这样。”

回想起他当初努力戒毒的样子,再到后来他眼里的光一点点黯淡,旦锦赟明白,这个人,是打算彻底放弃自己了。

可是

强戒所里面

没有放弃

后来,他低烧不断,通过验血发现白细胞减少、重度贫血、骨髓抑制。旦锦赟立即上报并为他安排了离所就医,到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医院里,三名警察警戒陪护,看着病床上心如死灰的人,他们想帮他,但无从下手。旦锦赟得知了消息,交班后马不停蹄到医院接替值守的警察。

戒毒,

主要还是要戒心瘾。

亲情,

是唯一的救赎。

旦锦赟十分清楚这一点。

虽然知道言语上的开导可能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旦锦赟还是执拗地,不停跟他聊天。

或许是被旦锦赟的坚持打动,他终于开口聊了家里的情况:因为常年吸毒,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早就不管他了,就只有一个姐姐对他不离不弃。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3)

“他的姐姐,就是突破口了!”

旦锦赟这样想。

聊天结束时,时间已经很晚了。想起因脑溢血半边瘫痪在家的母亲,旦锦赟拨通了电话,听到母亲的声音,旦锦赟心里的滋味,不知该如何形容。

这一天,旦锦赟在病房里守了个通宵。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的好几天,旦锦赟都在医院和他姐姐家之间奔波。一次,两次,三次,旦锦赟的坚持扣开了他姐姐家的门。后来,他有了姐姐的照料,也有了每天的“双倍”开导。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5)

“有很多我管理过的HIV戒毒人员因为配合治疗到现在还好好的呢。”旦锦赟说,“你看看你的姐姐,你还是要把毒彻底戒掉,积极配合治疗,多活两年,陪陪她也好呢”。

听到这里,他的姐姐忍不住流泪:“你就是找不到工作,在家陪陪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看着泪流满面的姐姐,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一句话,最后只是默默低下头。

后来,他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会主动要求散步。很快,他的病情好转。所外就医期间,旦锦赟每周都坚持去家访。

“这次回家就不吸毒了,我还要多活两年。”他笑着,对旦锦赟说。

目前,他已解除了强制隔离戒毒。

他只是走错路了,总要有人为他引路

强戒所的角落里,有一个人,他一言不发,心事重重。

听同事说,这是个外省的小伙儿。旦锦赟查看了他的亲情电话记录,发现他并没有和亲人联系。为了防止他心理出问题,旦锦赟和同事们每天都会找小伙儿聊聊天,了解小伙的情况。

不管来的是哪个警察,小伙永远都是问一句答一句。聊天中,旦锦赟了解到,小伙家中有父亲,还有个妹妹,母亲与父亲离异之后远嫁湖南。

在问到为什么不给家里打电话时,小伙轻声说:“我吸毒了,我对不起我家里面的人,没脸联系他们……”。说完,他深深埋下了头。

“他只是走错路了,总要有人为他引路。”旦锦赟想。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6)

“有错就要认,浪子回头金不换嘛!你这样一点消息也没有,家里不得急死?”旦锦赟说。

“你还是打个电话回家吧!”

“可是我不记得电话号码了……”小伙小声说。

“你等着啊,我去查!”旦锦赟高兴地,像是中了一般。旦锦赟帮自己四处落实家里的电话号码的样子,刻在了小伙心里。

强戒人员出来怎么做最好(强戒所里没有放弃)(7)

从那以后

小伙儿对旦锦赟的态度

开始有所不同

他会主动找旦锦赟聊天

很快,小伙已经临近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旦锦赟得知,小伙的父亲身体因病不便外出,妹妹刚刚生产,加之疫情影响都无法来接他。

旦锦赟十分着急,好不容易才联系到小伙远在湖南的母亲。

“我想来接你,可是最近我在的这个市最近出现了疫情,我担心来不了……”电话那头,是小伙母亲的声音,听到这里,小伙眼里有泪在打转。

旦锦赟全都看在眼里。

后来,在多方打听下,旦锦赟了解到虽然小伙母亲所在的市有疫情,但不在一个区,可以来。紧接着旦锦赟又与保山机场疫情防控点取得联系,了解好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告诉小伙的母亲。

临走时,小伙朝旦锦赟深深鞠躬。

看着小伙的背影,旦锦赟心中十分欣慰。

“中秋节,我收到了一条陌生电话的问候短信。”旦锦赟说,“我心里面知道是他。”

旦锦赟的手机里,至今还存着这条短信。每次感到疲惫的时候,旦锦赟总会翻出来看看。一想到年轻的孩子鞠躬后转身奔向自己的诗和远方,旦锦赟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