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1)

喜欢请关注我们哦!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2)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3)

前段时间今年将参加高考的堂妹问我关于填志愿的建议,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她,同一个批次里专业比学校更重要,专业喜不喜欢比热不热门更重要。

堂妹想了一会若有所思的说:“可我爸妈说,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又能赚钱就选什么,如果把兴趣当成了工作,也许兴趣会被扼杀,工作也不一定能赚到钱,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我们还在读书或刚准备找工作时,总会听到有人给我们这样的建议:“千万别把兴趣当工作”。

有些人还没有自己去亲身体验,就将这个建议奉为圭臬,很理智的绕过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世俗认为比较好的行业。

择业是我们在人生中几个至关重要的选择之一,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也有人说只要肯努力无论在哪里都会有所成就,还有人说要干一行爱一行。

在形形色色迥然不同的建议里,也许只有通过自己深入的去思考才能找到最符合自己人生的答案。

(关注公众号【生涯研习社】回复“霍兰德”测一测你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有哪些职业与你最匹配?)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4)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5)

经不起工作考验的兴趣

不过是一时兴起

我的同学小罗从小的梦想是做服装设计师,但她大学里读的却是财务管理,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在公司的财务部当上了会计。她并不喜欢会计这份工作,心中总是按捺不住对年少梦想的渴望,于是工作了两年后,她还是下定决心去学习服装设计,然后转行追逐梦想。

学了一年多的设计后她如愿以偿地转行成功,虽然是在一个不算很大的公司做服装设计师助理,但已经离自己的梦想十分近了,我们都很羡慕。

没想到两个月后,小罗就跟我们说她已经后悔了,她说原来做服装设计师跟自己以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理想中的服装设计师就像电影里那样,穿着精致的礼服参加各种时尚发布会,坐在办公室里天马行空的画着想画的设计稿,一切都是那么的耀眼绚丽。

可进了公司之后,她每天的工作是把买来的样衣,东拼西凑成一件新的款式,为了市场的需求用软件画着自己都不觉得好看的款式图,每天机械的重复,与以前想象中的工作模式大相径庭,这不是她想要的样子。

像小罗一样,很多人自以为的兴趣不过是叶公好龙。

有人说他的兴趣是写作,想成为一名自由作家,有着丰厚的稿费和自由的工作环境,却不知道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需要承担的压力比上班族要大的多,你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需要严格的自律才能实现。

因为那些看似光鲜的表面而投身其中,在经历了背后不为人知的单调和艰辛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

他们说,兴趣还是当成自己茶余饭后的娱乐吧,真变成了工作就太痛苦了。

这样的浅尝辄止的兴趣,根本还算不上兴趣,只能说是一时兴起,他们只看重外表那些看似美好的部分,而真正的兴趣,不是仅仅去享受去消费,更是要去努力去创造。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6)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7)

兴趣加天赋

才会激发出热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兴趣决定你做还是不做,天赋决定你能做到的高度。

有人会说,生活中大部分人是平庸的,既没有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也没有过人的天赋,拥有某项天赋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权。

也许在我们的概念里,天赋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只有3岁就能背诵300首唐诗,5岁像莫扎特那样会作曲,6岁像曹冲那样会称象,那样才叫天赋。

事实上,天赋不等于天才,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有的天赋,只是大部分人的天赋没有被发掘出来而已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这本书里谈到如何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是否长期以来内心一直渴望做某些事,对这件事有幻想有内心冲动

2、是否对某些事情一学就会,得心应手,还不时会有好点子蹦出来

3、做某些事情时自己特别满足,做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你特别快乐

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的交集即是你的天赋所在。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创立小米公司之前,在金山做了16年的程序员,这份工作激发了他几乎所有的热情,那时,有人把雷军的工作状态形容成三个“最不”,最不爱吃饭,最不爱睡觉,最不爱回家。

有记者问他:“这样拼命工作的状态,你还能拥有快乐工作的感觉吗?”

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把别人用来睡觉的时间来完成工作,我很快乐,也很享受这种生活。我把企业的需要变成了个人的爱好。”

正是因为这件事不仅是雷军的兴趣,也是他的天赋,在写程序这件事上他能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才会如此投入如此精力旺盛。

所以,我们要去审视,自己认定的兴趣真的是我们的天赋所在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喜欢加上你的天分,会激励你想在这个领域一直深入,激发你的潜能,让兴趣日积月累成为自己的优势。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8)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9)

让你痛苦的不是把兴趣当成工作

而是工作本身

稻盛和夫说:“工作是一种修行。”

可人的天性决定了我们喜欢安逸和享乐,不喜欢思考和练习,任何一个工作,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练习和思考才能从入门成为精通,这在本质上是与人的天性相悖。

人生的路有各种选择,有人觉得快乐就好,不要勉强自己;而有的人却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工作虽然会带来痛苦,但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强大的热情会遮蔽那些痛苦。

还有一部分很幸运的人,他们既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又在这件事上有天赋,却还是觉得不应该把兴趣当成工作。

这部分人讨厌的不是把兴趣当成工作,而是工作本身。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10)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11)

胡适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刚开始选择的专业是农学。

在他出国前夕,他哥哥特意去上海送行,临行时叮嘱道:“出国要学有用的,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有用的专业容易找到工作,千万不要学没用的文学、哲学之类。”

在经历了半年多农学方面的研究探索,胡适先生还是决定转系了,他为此事纠结的过程中他想到选系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社会需要”一个是“我喜欢”,论前者社会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需要,所以社会需要并不重要,于是他奉行了清代大儒章学诚的一句话“兴之所适,力之所及”,最终还是选择了主攻哲学。

如果胡适先生没有转系,依然在自己不喜欢的农学专业埋头研究,那么中国岂不是少了一位如此重要的大思想家哲学家。

纵观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从事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行业,投入自己毕生的精力去砥砺深耕。

我们都知道,能够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那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告诉我们,别把自己的兴趣当工作呢?

大概会是三类人会告诉你“别把兴趣当工作”,第一类是自己没有机会实现把兴趣当工作;第二类是误以为那是自己的兴趣;第三类是根本不喜欢工作本身。

所以告诉你这个道理的人碌碌无为的居多。

乔布斯说:“追随我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人生的选择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想要过什么样的一生由自己决定。

如果追求快乐那么兴趣当成工作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追求此生有所成就,那么一定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工作,才可能站的更高走的更远。

当兴趣变成工作时是幸福还是悲哀(别把兴趣当工作)(12)


作者:Maxyan,自由撰稿人。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关注公众号【生涯研习社】回复“霍兰德”测一测你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有哪些职业与你最匹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