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都是以离别收场(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
张嘉佳说:
“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
我们都是这世间的孤独旅人,人生的路程,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走,途中遇到的同行者,都只能陪我们一程而已。
所以,我们和谁相遇,又和谁别离,都是命中注定的事,强求不得,一切都是刚刚好。
01
朋友小荣来深圳的那天,我正在因为工作的事忙的焦头烂额,但是那天晚上我还是逼着自己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去见了她。
记得高中那时候,我们还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而且还是上下铺。
但是,那会大家都顾着学习,也就是点头之交。
后来上了大学,各奔东西,不再是舍友,不再是上下铺,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然而,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高中毕业后的第6年,我们能在深圳相遇,而且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从点头之交变成了莫逆之交。
她来了深圳以后,我们就经常一起出去玩,逛街、喝奶茶、打卡旅游景点,也会一起做饭,尝试各种新的烹饪技能。
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久了,关系也慢慢变得更温热了。
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也会跟彼此吐槽寻求安慰。
她的性格也很好,非常乐观坚强,而且她是一个三观很正的人,这一点深深的吸引了我。
所以,我们成了在这座城市最好的朋友,也成了彼此生命中的朋友。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曾经那个消失在你生命里的人,往后岁月里不经意的一次遇见,就能成为温暖彼此一生的朋友。
而且,在这段关系里,你没有做出任何期待,你不用有任何负担和压力,就那样自然而然的相遇了。
这就好像是命运送给我们的一份礼物,虽然来的很突然,却也带来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快乐。
相遇是一种偶然,没有任何时间和地点的标签,一切都是刚刚好。
而离别也是。
02
那是很寻常的一天,但是机场依然人声鼎沸,我看着四面八方的人流从我身边走过,瞬间有种恍惚的感觉。
结束了一段3年的感情,为什么我的心中毫无波澜?
我和H先生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我们在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彼此都挺满意,也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愿。
所以,我们就确定了男女朋友的关系。
在一起以后,我们的感情一直都挺好的。
他是一个性格很慢很柔和的人,从来不会对我大吼大叫,两个人闹矛盾也是他主动给我道歉。
他在工作中也很努力,工作能力也很强,深受老板重视;而我的工作能力也在持续上升,在公司带领一个小团队,为公司持续创造业绩。
我们在一起的第二年,我得到了一个公司外派北京学习的机会,如果做的好,学习到期就可以直接留下来在那里工作。
这个机会对我来非常难得,不仅可以公费学习工作技能,为工作增加筹码,而且公司一年就一个名额。
所以,我很想抓住这个机会。
然后,我跟他讲了这件事情,并提出我们一起去北京的想法,我以为他会答应的。
但是,当我说出那个要求时,他犹豫了。
他说:
“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不太成熟。我现在的公司发展前景很好,而且我在公司积累了很多人脉,也马上要升职了;另外,我的父母也在这里,我不能把他们两个老人留在这里去北京。”
当时我听到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那种满心期待的感觉瞬间没有了,说失望是真的,说羞愧也是真的。
我觉得自己有些自私,我一直都在考虑自己,却从来没有为他着想过。
也是在那一刻,我心里很清楚的知道了我们之间的结局,我不想为了爱情就放弃让自己成长的机会,而他也不想放弃眼前已经得到的一切。
所以,分开是最好的选择,毕竟都是成年人了,体面的告别,就当作是留给彼此最后的一份礼物。
飞机要起飞了,我带着我的野心和骄傲,还有和他共同创造的美好回忆,一起飞去了远方。
这大概是最好的离别吧,不痛不痒,悄无声息。没有撕心裂肺的挣扎,也没有绝望颓丧的自我折磨。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人生还有很多程路要走,那就勇敢向前,去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宝藏。
03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永垂不朽”,王菲的歌,唱尽了人间百态,也唱出了人生真相。
谁都不是谁的永远,相伴左右的日子总有尽头,各奔东西的旅程却一直在路上。
那些陪你同行的人,那些在途中离你而去的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绚烂的色彩。
曾经,我们在这里等待着那个人的到来,如今又看着他逐渐走远、消失,去了那个我们不曾知道的城市。
人生真的强求不来,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有时候,来来往往,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无法留住谁,我们也不能对任何人抱有希望。但这又不是谁的过错,只是越长大越懂得,人生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往前看。
我们每个人都背着自己厚厚的壳往前走,每个人都是独自赶路的行者。偶尔相遇会作伴寒暄,若是离开也挥手告别,各自珍重。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巨大的盛宴,告别和重逢相继上演,你走了我不送你,你来了我去接你,一切都是刚刚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