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和唐伯虎比试琴技 文人墨客哪些事
周星驰主演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为了扬唐(唐伯虎)而贬祝(祝枝山)。给世人塑造了一个极尽世侩丑态的祝枝山(祝允明,号枝山)形象。
然而在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祝枝山绝非浪得虚名。除了与唐伯虎、文微明、徐祯卿齐名并称“吴中四才子”外,又与文徵明、王宠、陈淳并列为“吴中四家”。《明史》记云:“(祝枝山)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涌泉。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如此史实记载,足以证明祝枝山的学实与人品。
笔者习草书,收集的部分祝枝山书法书籍
网上有故事说,有财主请祝枝山书写春联。祝写出“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联语时,弄得财主哭笑不得。此联如果以每四字来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当为奚落语意;如果以前五字而后三字来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则为吉祥话语。
此则故事应属民间传说。从一个侧面,衬托出祝枝山作为文人墨客绝对不会是徒有虚名之辈。另外,接合祝允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点,正是“资本萌芽”时期。且并当时的贸易多走水路,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正贯穿吴地苏杭,所以吴越之地,手工业的繁盛,一定高于其它地区。水上交通的便利,必定触使江南的大繁华。而在繁华的大背景下,文士思想更活跃,更爱追求精神上的超脱,更能在旧有的思想中酝酿出新的思变与行为。在这种风气中,文人墨客的风流才更得以成为世人追慕的风向。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参考同时代王同轨的小说《耳谈》,改写了《唐解元一笑姻缘》, “一笑”情缘最终也演变成了 “三笑”。在“三笑”中,祝枝山识破了唐伯虎的伎俩而暗中帮衬唐伯虎以成就了唐伯虎“三笑”的美谈,广为后世人所羡慕。当然,小说,就是小说。切不可当真。
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以上文字,只为说明祝枝山的生活背景及其学问。绝非如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所描述。
祝枝山书法,被称为“明朝第一”。其草书更是如棉裹铁、印印泥。得心应手,腕与笔应。
祝允明作为身处江南繁华之地的文人墨客,官应天府通判(应天即南京,朱棣前为明朝皇帝居住地。)后,不久辞归。为人玩世自放,或谓放浪形骸。寄情怀于诗书酒之间。其传世书作,常于款识间有云酒次书或某客索书等语。
莫云卿说祝枝山“行草应酬,纵横散乱,精而察之,时时失笔。”作为文人墨客,索书的人众多,又往往于酒后,应酬之间,发于指端者,难免有合者与不合者。也更能体现出祝枝山不厌其索的宽大心态。
笔者学草书,收罗枝山印影帖迹不少。见其于乙酉秋日草书《七言律诗卷》(现藏台北故官博物馆),一见即倾心,心特喜爱。此帖与枝山其它草书有明显的不同。行笔中少有其它草书的抖动提按笔意,纯以娴熟的二王笔法为之,于二王古法之中又抒以自意,在字型的间架中附以行书的框架,实为枝山难得之作。此作也是酒后应酬之作,与其大草《前后赤壁赋》风格绝异。笔者常常临习不倦。
尤其其中诗句“神方能詠不能遇”,令人陶醉不已,极欲神往。祝枝山意能咏出此七字,真逍遥通达之士。通过此七字,枝山先生憨然之态,仿佛就在眼前。
笔书临枝山先生草书
希望通过以上文字的勾勒,为世人还完祝允明先生一个本来面目。使人从周星驰等人的影视中(丑角化的祝枝山)剥离出来。还枝山先生原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