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谷文昌勤廉典型后的心得体会(谷文昌清白持家)

作者:郑良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143

学习谷文昌勤廉典型后的心得体会(谷文昌清白持家)(1)

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尽管已去世30多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当地基层干部认为,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

清白持家,子女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照顾

谷文昌对待子女一贯严格,甚至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他的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子女“争取”。1976年,谷文昌的小儿子谷豫东高中毕业,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当时谷文昌夫妇已经是花甲之年,子女都不在身边,按照政策可以留一个子女在身边工作。谷豫东向时任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边,谷文昌沉默许久,还是劝他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谷文昌说:“我是领导干部,不能向组织开口给自己孩子安排工作,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

谷豫东说:“遇到工作调动、个人待遇提升等关口,我们也曾多次向父亲‘求助’,但他的回答永远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靠着我的关系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

“人很老实,说话轻言细语,穿着打补丁的裤子,能吃苦,下乡睡地铺,没有一丁点儿千金小姐的脾气。”谈起昔日的同事、谷文昌的大女儿谷哲慧,东山县铜陵镇71岁的老人陈炳文仍然印象深刻。

1963年,谷哲慧高中毕业进了县财政科当临时工。陈炳文说:“几个月后才知道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我们都以为她在临时工岗位只是锻炼锻炼,很快就会转正、提干,没想到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她用了15年。”

1964年,谷文昌调到福州任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要将谷哲慧转为正式工,随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坚决不同意,他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此后,谷哲慧还有多次机会转正,都被谷文昌“叫停”,直到1979年才转正。谷文昌身边的工作人员潘进福、朱财茂说:“谷书记公私分明,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牟利,他的5个孩子都是自食其力,没有沾过父亲的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

目前,除了小儿子谷豫东在漳州市中山公园服务中心担任一名普通员工,谷文昌的其他4个子女都已退休:大女儿谷哲慧、三女儿谷哲芬到退休时都只是副主任科员,大儿子谷豫闽退休时是厦门检验检疫局调研员,四女儿谷哲英退休时是漳州市工商局的一般职工。

“简朴清贫、为民奉献是最大的家教”

谷哲芬说:“父亲很少说教,也没留下什么家书、家训,他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展现的。”

谷文昌和妻子史英萍都是出身贫苦农家,在党的培养下成为国家干部。他们一生都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本色,简朴持家,不看重物质上的享受。

谷豫东说:“父母一辈子清贫、朴素,家里从没置办过什么值钱的家具,从河南到东山、福州、宁化、漳州,父母的行囊永远都只是两个樟木箱子,里面是一些简单的工作和生活用品。”

谷豫东在东山工作时,家里甚至没有饭桌,吃饭就在县政府大院宿舍露天的石桌上,遇到下雨,家里人只能端着碗在屋檐下吃饭。在子女的记忆中,小时候一周见不到父亲几次。谷哲芬说:“早上起床时他已经出门了,晚上睡觉时还没回来,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在乡下。”

解放初期东山县风沙肆虐,气候恶劣,谷文昌全身心扑在了带领干部群众治理风沙上。谷文昌的警卫员潘进程说:“谷书记起早摸黑,废寝忘食,下乡时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吃的是喂猪的厚叶菜,晚上睡在群众家里,在地板上铺上稻草就打地铺,有时一住就是好几天。”

谷豫东说:“有时父亲好不容易在家,仍然不时有群众找上门来反映困难,父亲总是热情接待,还经常留困难群众吃饭。没有多余口粮,家人就得饿肚子,有时看着群众吃饭,我们几个孩子都会流口水。”

受谷文昌影响,他的子女从来都把自己看作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吃苦耐劳,生活简朴,真诚待人。

东山陈城镇72岁村民陈志英是谷豫闽的初中同学,几十年来,两位老同学一直保持交往。他说:“豫闽待人真诚,心地善良,一生朴素、节俭,到老了住的房子也不大,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家具。”

谷文昌的爱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来到东山,当时是县民政科科长,1952年转薪时定为行政18级,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她的职务、工资级别都没有提升过。谷文昌去世后,史英萍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省吃俭用之余热心公益。7年多时间里,她从微薄的离休金中挤出两万元资助了18位特困大学生。

让好家风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传家宝”

在东山,清明时节“先祭谷公,再祭祖宗”已经成为风俗。谷文昌纪念馆工作人员林秋华告诉记者,清明前后,来这里祭拜谷文昌的群众平均每天在百人左右。

谷文昌身边的多位干部群众在受访时说,谷文昌去世后,子女在平凡的岗位自食其力,没有向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提过关于个人的任何要求,也没有接受过组织的任何特殊照顾,没有打着谷文昌的旗号谋私利。

谷哲慧说:“以前对父亲有怨言,小时候一周见不到父亲几次,长大以后在工作和个人待遇上也没‘沾到光’,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他连自己的子女都不帮,甚至还要‘阻挠’。后来我们慢慢理解他了,他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是一个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群众的人。看到东山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看到人民群众这么爱戴他,我们感到很骄傲,也会让谷家的好家风一直传承下去。”

(摘自2018年第11期《公民与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