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税收14万马鞍山是如何种地的(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阚莹莹

2月24日,广汉市金轮镇,阳光冲破云层,替代了连日的阴雨。

“在这儿!”一片生菜地旁,黄达安打着招呼迎面走来。戴着眼镜,一身黑色休闲装,一双黑色运动鞋,典型的企业家打扮。

刚一见面,黄达安却豪爽地“交代”:“刚从地里回来,才换了一身像样的,地里那一身简直没办法见客!”

但在这两个“装扮”中,藏着一个最让黄达安骄傲的身份——一名拥有“副高”职称的种田大户。

2020年,四川启动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广汉市被列为首批试点县之一。在这之前,全省已经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试点的目的,就是深化职业农民制度,探索遴选、培养、认证、管理、扶持、退养等一系列政策框架,为全省提供经验,让农民成为一份真正可以从事终生的职业,最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近三年时间过去,职称证书为黄达安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亩均税收14万马鞍山是如何种地的(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1)

黄达安正在田间查看生菜病虫害发生情况。阚莹莹 摄

如何“种出”高级职称?

什么是高级职称?自从2013年从金属回收转行到蔬菜种植,回归到农民这一身份,黄达安接触过不少有高级职称的农业院校专家。“从来没想过这四个字会跟我这个农民产生什么直接关系。”

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就是,农民考职称,技术可以学,但论文怎么写?

虽常说论文写在大地上,但对于黄达安这种有种田经验却没有经过专业培养的农民来说,坐在桌子前写出一篇论文,还不如去田里“翻泥巴”晒上一天。

“考虑到这个因素,当年的首批试点取消了论文发表这一环节,直接进入答辩,让农民用技术来说话。”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慧娟说。

“答辩非常严格,如果不是真正沉下心从事农业生产,很难过关。”和黄达安同一批申请高级职称的广汉市种粮大户吴春,至今还记得答辩环节中,专家评审组提出的一个有关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的问题。

在不少小麦种植户的经验里,赤霉病的防治一般要在开花期。“但是,当时赵振东院士提出防治时间要提前半个月的观点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花期防治技术已经落后。”吴春说,这就对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从事一线生产,更要随时关注技术革新。

在黄达安看来,他的论文没法写在纸上,“但我写在地里,写在脑子里。”十年的蔬菜种植经历,从立志把所有蔬菜品种都种一遍,再到转变观念“重特色”,黄达安在脑子里写下一本随时都能翻出来的技术论文集。

2020年,黄达安和吴春,以及另外4名种田大户,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成为了四川第一批拥有“副高”职称的职业农民。

亩均税收14万马鞍山是如何种地的(万象耕新2023田坎上的)(2)

可以自主承接科研项目后,吴春希望开发出更优质的大米和小麦品种。受访者供图

高级职称能为农民带来什么?

“一粒只有半颗芝麻大小的新品种番茄种子,要卖10元。”一边说话,黄达安一边半握一只手,“就这小小的一捧,那就是十多万元。”

10元一粒的番茄种子,是他打算今年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种子,不是有钱就能引进的。”这些年,黄达安计划引进一些特色蔬菜新品种,“特色”和“新”,这两个条件就意味着种子价值高,引进要凭真技术。

一亩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优秀的番茄,能直接证明黄达安的技术过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高级职称往往成了‘通关’最硬证明。”黄达安说,揣着高级职称证明,他跑遍了全国知名蔬菜种子企业,顺利引进了一批蔬菜特色新品种。

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希望用技术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吴春同样深有感触。没有高级职称之前,按照规定吴春只能“挂靠”各大科研院校团队承接科研项目,“有了高级职称,被动就变成主动。”吴春每年要从400亩承包地中拿出100亩,专门进行各种小麦、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生产试验。现在,吴春正承接项目,瞄准功能性大米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示范攻关。

不仅在生产上,职称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随着试点的深入,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四川省提出支持试点对象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按照不低于个人缴费额50%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年度补助金额不超过一万元。

“对我们来说,这就意味着,农民被真正认可成为一份职业,我们可以奋斗终生。”吴春说。

记者手记

采访中,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慧娟告诉记者,当前,广汉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农民,申请中级甚至是高级职称一直是他们追逐的目标之一。包慧娟希望,职业农民制度试点能够更持续一些,更深入一些。“现在的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依靠试点资金在支持,我们希望有更多可持续的方式,把职业农民制度延续下去。”

在吴春看来,农民高级职称在社会认可度上,仍然与其他职业的高级职称有一定差距。“作为农民,我们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真正实现‘并轨’。”

全省行动

当前,在总结前一轮试点的基础上,四川省正在14个县(市、区)启动新一轮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力争再通过3年深化试点,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要求,这一轮正在进行的试点重点围绕健全完善资格认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生产扶持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等六大内容展开。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