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忠孝的历史故事(人文李熙忠孝传承)

在邵阳,我们都喜欢有温度的

邵阳生活圈

全邵阳都在关注我们,你呢?

后裔秉承忠孝传统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起,于家大院相邻六县于氏后裔清明大祭扫活动就初具规模,后逐渐形成每五年一届(近三届为每四年一届)合族大祭扫。每届大祭扫活动为期三天,主要议程为民俗庆典、为优秀学子和大孝子颁奖、清明大祭扫等。

4月4日至6日,于家后裔表演了独具特色的百人打腰鼓、民间大舞狮等民俗活动,湖南卫视主持人、绥宁歌手阿苗千千、国内演艺家阿昌、中国红女子乐坊、邓娜等到场助阵,表演节目,并为优秀学子、大孝子颁奖。他们穿行在于家大院古朴厚重的青砖黛瓦间,领略“忠孝传家、诗书济世”的人文李熙内涵,乘兴而来,开心而去。

于氏后人、画家于万元说:“在文明祭扫、缅怀先祖的同时,组织开展族众大联谊活动、演艺活动和民间民俗文体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族众的文体娱乐生活,还增进了族众的情感交流,对弘扬民族忠孝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古村落的宣传、推介与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传统古村落忠孝蓝本

于家大院又称黄道堂,始建于明清,现存乾隆至光绪的古迹25栋,是一处颇具规模、保持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

由于近年来当地政府做实于家大院人文旅游文章,加快于家大院发掘、修缮、保护和宣传力度,于家大院相继获得县、市、省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集中成片传统古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利用示范村,昔日小家碧玉逐渐退去稚妆,引发世人关注,成为人文旅游胜境。

从文献史迹追溯,于家大院建制于南宋于宗嘉定十三年,一直坚守着“忠孝两全”的理念,耕读传家,繁衍子孙。

忠孝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传统古村落,有勤政爱民知县陈锡兰、共和国开国少将于大康、航天科技少帅于登云,文学家莫雅平,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于教清,伺候瘫痪母亲的大孝子全昌信……他们为传统古村落提供了可资借鉴,可供传承的忠、孝蓝本。


忠孝人物剪影

勤政爱民——知县陈锡兰

陈锡兰又名齐能,号仲馨,李熙大路玄人,清咸丰元年中举,先后出任陕西省宜君县、兴平知县。他虽“终身沦滞郡县”却以其“廉”“能”获朝廷“敇封五品知府”等殊荣。他退隐乡居后仍“主教于乡”以“圣贤”人格“教化”家人及乡邻。

陈锡兰故居悬挂的楹联和匾额,如:“盍去归来,只赢得两袖清风一肩明月;末之者也,再休题万家忧乐四境桑麻。”“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报国。”“惜衣惜食非是惜财为惜福,求名求利总要求己莫求人。”“松间明月当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画荻义母仪,馥桂香兰腾麟阁;治歧勤内助,仁浆义粟益龟龄。”“施政始家庭,乡党邦国无异理;推恩原孝友,山林廓庙仰完人。”等均为陈锡兰所书,内容涉及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等名句。

这些楹联、匾额反映了陈锡兰的思想和道德修养情况,是不可多得的教育题材,有比较典型的社会意义。陈锡兰故居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使命担当——共和国开国少将于大康

于大康,武汉大学毕业,后经中国共产党武汉办事处介绍,赴延安任红军长征干部文化学校指导员(胡耀邦任教导员),解放后任空军干部政治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后调北京。

绝对忠诚——航天专家于登云

于登云出生于李熙村于家大院,曾任中国航天工业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专业技术部部长(正司局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总经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常委、常务副主任,是国家“百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于登云主要从事航天器总体和动力学应用理论研究、分析软件开发和工程分析设计等工作。他主要参与研究的卫星动力学分析软件系统获原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航天器结构参数优化分析软件系统”获原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器空间对接动力学分析仿真软件系统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奖二等奖;资源一号卫星动力学分析设计获国防科技奖二等奖。他先后获航天十佳青年称号、突出贡献专家、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先进个人奖励,为中国航天“神州”系列研发,探月工程的实施做出重大贡献。

一心向善——商界奇人于教清

于教清作为一名青年创业者,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先后在江苏、上海等地创业,现为上海祥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教清一直秉承行有余力要多帮助人理念,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好评。自2006年至今,他分别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捐款建设希望小学2所;向上海市宝山区驻岛部队捐赠电脑30台;向湖北省捐赠救护车4辆;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捐赠100万,用于四川广元地震灾区教学楼建设。通过宋庆龄基金会向绥宁县累计捐款180万元,分别用于建立小学2所,宋庆龄爱心书屋2个,为优秀教师建立奖励基金,为医院捐赠了医疗设备和救护车,捐款500万元修建绥宁一中教学大楼。

倾力侍母——现代大孝子全昌信

全昌信是李熙街上人,中学教师。他的母亲唐艳姬8年前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有时外出一整天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全昌信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毅然辞掉工作,回家专心照顾侍生病的老母亲。他陪母亲散步、聊天,为她端屎端尿,洗澡擦身,端茶送饭喂药,悉心照料。

如今50出头的全昌信头发全白了,身体也消瘦了,但他从未叫过半声苦,喊过半句累。

书生仗剑——文学家莫雅平

莫雅平出生于李熙老街,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后到桂林漓江出版社任外国文学编辑,乐山乐水,自称“河边草民”,业余从事写作、翻译和摄影,著有《善良的种子》,译作《魔鬼辞典》、《匹克威克外传》、《李柯克幽默作品选》、《汤姆·索耶历险记》、《笑忘录》、《我儿子的故事》、《笑富人、笑穷人》等,其中《魔鬼辞典》影响大。

齐鲁忠孝的历史故事(人文李熙忠孝传承)(1)

于家大院

齐鲁忠孝的历史故事(人文李熙忠孝传承)(2)

绥宁歌手阿苗千千演唱

齐鲁忠孝的历史故事(人文李熙忠孝传承)(3)

舞狮表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