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作品的三部曲(曹禺在北京的戏剧人生)
今年9月24日是曹禺诞生110周年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时至今日,他创作的话剧还在舞台上长演不衰,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以及歌舞剧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曹禺戏剧作品的三部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曹禺戏剧作品的三部曲
今年9月24日是曹禺诞生110周年。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时至今日,他创作的话剧还在舞台上长演不衰,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以及歌舞剧等。
在曹禺86年的生命中,有长达50年的时间生活在北京,北京与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期,一起追寻他在北京的生活轨迹,探寻他的戏剧人生。
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出《雷雨》
曹禺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旧官僚家庭,原名万家宝。生下三天后,母亲因产褥热不治身亡。后来他父亲继娶了母亲的孪生妹妹为妻,继母是个戏迷,家宝常被继母抱到戏院去看戏,很快成为小戏迷。
12岁,家宝进入南开中学。当时的南开有很好的戏剧传统,校中有师生共同组成的“南开新剧团”。1925年他成为南开新剧团中活跃的一员,参加过丁西林的《压迫》,田汉的《获虎之夜》等多部剧的演出。除演剧之外,家宝还写诗和小说。在发表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时,他第一次使用了“曹禺”的笔名。1928年9月,曹禺被保送南开大学政治系,但他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决心离开南开大学,到清华大学去学西洋文学。
1930年暑假,曹禺和要好的同学孙毓棠一同来到北京,准备报考清华大学。当时,他们住在孙毓棠的外祖父家。孙毓棠的外祖父姓徐,是清朝遗老,当时仍在任中山公园董事,每天去中山公园喝茶、聊天,但家道已败落。田本相所著《曹禺传》中记载,曹禺曾提到,话剧《北京人》中曾家的原型就是孙毓棠的外祖父徐家。当时徐家虽然破败,“但徐家的陈设,仍然是十分讲究的,处处都是古色古香,即使房屋的构造、格局,都能看出昔日的威严,栋梁上也留着过去金碧辉煌的痕迹,就像在《北京人》中所写的。”
曹禺顺利地考入清华大学,直接进入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孙毓棠考入历史系。进校不久,曹禺就参加排演话剧,排的是《娜拉》。他不仅是主演,还担任了导演。1931年春天,《娜拉》在清华大礼堂公演,曹禺的出色演技引起轰动。“九一八事变”后,为配合抗日救亡宣传,曹禺还排演了根据外国戏剧改编的《马百计》、《骨皮》等,讽刺日本军国主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了演话剧,曹禺还非常迷恋音乐,他是清华军乐队的成员,在乐队中吹巴松管,乐队也常在大礼堂演出。
清华大礼堂在曹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座建筑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H·K·Murphy)设计的,1912年建成。门厅正中有四根爱奥尼克柱,柱础、凹槽、柱头都十分精美。礼堂的屋顶在八角形平面的鼓座上是大穹顶,使建筑格外醒目。再加上礼堂前大面积翠绿的草坪,大礼堂更显端庄明丽。
田本相所著《曹禺传》记载,每当走在礼堂前,曹禺常常联想到天津的法国教堂,好像巴赫的弥撒曲又响在耳边。但与教堂相比,他感到大礼堂更庄严巍然。
曹禺青年时代就能在这样华美的礼堂内登台献艺,也是一种幸福。这座礼堂也坚定了曹禺献身戏剧艺术的决心。
对于曹禺来说,清华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正是在那里,诞生了他的第一部经典剧作《雷雨》。
清华图书馆就在大礼堂北面不远。图书馆的东翼也是由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的,1919年建成。许多建筑装饰材料和设施都是从美国进口的,被誉为“轮奂壮丽,可为全国冠”。1930年扩建图书馆,新扩建部分由中国设计师杨廷宝设计,新扩建筑沿用了老建筑红砖、灰瓦与拱式大窗的风格,与原建筑外观一致,浑然一体。
1933年,曹禺进校后的第二年,图书馆的扩建工程已完工。《曹禺传》中《〈雷雨〉的诞生》一章提到,曹禺还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就动了心思要写《雷雨》,剧中的人物、情节已经开始构思,但是真正写作却是在读清华大学时。曹禺写了许多人物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人,他几乎整天在图书馆中写作。
曹禺曾深情地回忆这段生活:“我怀念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时常在我怎么想都是一片糊涂账的时候,感谢一位姓金的管理员,允许我进书库随意浏览看不尽的书籍和画册……在想到头痛欲裂的时刻,我走出图书馆才觉出春风、杨柳、浅溪、白石、水波上浮荡的黄嘴雏鸭,感到韶华青春,自由的气息迎面而来。”
《雷雨》终于在1933年暑期完成了。那一年曹禺23岁。
三座门大街“飞”出大戏剧家
曹禺写完《雷雨》后,将书稿交给他的老同学章靳以。当时郑振铎、巴金、靳以(章靳以的笔名)正在筹办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编辑部就在三座门大街14号(现在的门牌是景山前街25号)一个僻静的小院里。
当时,靳以可能觉得自己和曹禺关系太近了,为了避嫌,把《雷雨》的剧本暂时放在了抽屉里,没有马上发表。过了一段时间,他对巴金偶然间谈起过这事,并从抽屉中翻出了剧本。巴金看完后,主张立即发表。靳以欣然同意。
巴金曾在《回忆曹禺》一文中写道:“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靳以把家宝一部稿子交给我看,在南屋客厅旁那间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震动了!”后来在巴金先生的力荐下,《雷雨》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上发表,一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划时代的杰作诞生了。
《文学季刊》只存在了两年,出版共8期,但它却刊登了许多在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培养了不少文学新人。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院子还在,只是院中房子大都经过翻建,又搭建了不少小屋,已看不出原来的风貌。
从清华毕业后,曹禺曾先后在清华研究院、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地工作。1936年创作完成《日出》,后应邀前往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战期间曹禺辗转于长沙、重庆、江安等地,并陆续发表《蜕变》《原野》《北京人》《家》等代表作。
铁狮子胡同3号创作忙
抗战胜利后,曹禺与老舍受美国国务院邀请于1946年初赴美讲学。一年后返国。
1949年2月,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曹禺秘密抵达香港,并于1949年3月18日抵达北京。离开北京15年后,他终于回到了北京。此后,除出访、赴外地开会,体验生活外,他再没有长期地离开过北京。
回到北京后,曹禺先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不久就住进了铁狮子胡同3号寓所。铁狮子胡同东起如今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将铁狮子胡同改称张自忠路,并沿用至今,不过当时人们仍习惯称铁狮子胡同。
如今张自忠路5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大门,门的上部是圆拱形,其上又有柱子和女儿墙,外墙上镶着一块牌子,上写“张自忠路5号,欧阳予倩故居”。欧阳予倩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第一位院长,因为当时这里是中央戏剧学院职工宿舍,所以这里不仅住着欧阳予倩,还住有包括曹禺在内的许多文化名人。
走进张自忠路5号院门,迎面是一座小楼,有带柱廊的前门,门上有三角形山花,小楼还建有哥特式尖顶,呈现浓郁的欧式风格。在这座小楼中,住过诗人田间、表演艺术家金山、戏剧教育家沙可夫等。绕过小楼,后面是一座座排房,最后一排13间中式房子,是欧阳予倩故居。欧阳予倩在这里一直住到1962年病逝。
曹禺住在稍前的一排房子里。住在这里时,他是非常繁忙的。他先后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还有许多“委员”“代表”的头衔。他不断开会、讲话、出访,同时还继续写作。
他到协和医院深入体验生活3个月,于1954年7月完成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剧本:《明朗的天》。这部话剧年底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受到热烈欢迎,在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中获剧本创作奖。
曹禺的女儿,作家万方曾对这段生活有过回忆:“那时我家住在铁狮子胡同三号,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海棠树,春天花影满地。我爸爸的书房是一排小北房里的一间,被前面高大的房子挡住了阳光。窗子上挂着白窗帘,门前我妈妈种了一畦晚香玉,夏天开花的时候,那洁白硕大的晚香玉就像一个个朝天的小喇叭,美丽极了也香极了。”
“部长楼”里写出《王昭君》
1974年,曹禺的夫人方瑞去世,曹禺把家搬到三里屯北24楼。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又搬到了复兴门外大街南侧的“部长楼”。在复兴门外大街南侧,木樨地附近有两座高层住宅楼,楼牌号为木樨地22号楼、24号楼,这两座楼也被人们称为“部长楼”。
当时,曹禺搬到了木樨地22楼6门的一个大单元。房子大了,但房间内的摆设仍是十分简朴,客厅里除了沙发、茶几就是满壁的图书,没有什么装饰,唯有大沙发前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关山月创作的红梅条幅,为室内增添了喜庆。
1978年秋,搁笔十多年的曹禺,完成了周恩来总理早在1961年就嘱托他写的《王昭君》,这部作品公演后反响热烈。
1979年12月,他与相识三十余年的著名京剧演员李玉茹喜结连理。1980年,七十高龄的曹禺接连出访瑞士、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忙碌之余他也有苦恼,他酝酿了好几个剧本,但终因无法摆脱种种杂务而不能静下心来写作。
1996年12月13日,曹禺在北京医院逝世。他永远离开了钟爱一生的戏剧,但是正如巴金所说:“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陈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