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基本学习一般几年(深度揭秘攻读博士期间的学习和生活)
博士是人类最高学位,代表其在专业领域学术水平,标志着一个人具备了知识生产的能力。虽然我国每年大学生招生超1000千万,硕士招生超100万,但博士每年招生只有12万左右,且每年扩招幅度有限,所以博士目前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很多读者想了解读博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下面本人结合亲身经历,谈一些体验和感受。当然,本文只谈中国大陆读博的情况。
一、入学
如果你具备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部分大学只要具备学士学位 副高以上职称 硕士课程结业证 杰出科研成果亦可)就初步具备了资格。由于大陆僧多粥少,报名时还需提交科研成果(论文、课题、专著)才能参加申请考核或公开招考。目前大陆主要以申请考核为主,公考招考的越来越少,而能否考上,考生所选择的博导具有绝对话语权。如果你有核心期刊(北核、CSSCI、SCI、SSCI等)成果及专著,通过的概率比较大的。只要通过考核、面试等环节,导师同意接收,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了。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二、上课
博士学制一般是3-4年,博士期间的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博士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哲学 博士英语),学位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等,每个专业课程、学分有所不同。每门课主要由相关课程的博导通过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多数是以理论讲授 讨论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一般不会再有考试,而是提交一篇课程论文,5000-10000字不等。当然,有的学校博士英语还是会考试的,只要努力点,通过难度不大。有些课程要求博士生上台做学术报告,分享自己在某方面的学术观点,与老师和同学讨论。总的来说,博士课程难度是不大的,只要按时上课,按要求完成任务,补考的概率也很小。
三、科研
科研是博士生培养的核心,这与本科、硕士期间的要求差别很大。
首先要求具有相应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的科研产出水平,很多大学要求博士研究生至少发表1篇以上核心论文(北核、CSSCI、SCI、SSCI等)才能申请毕业,当然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每年那么多博士要毕业,而核心期刊有限,这又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挺难的。但通不过这项任务,可能无法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或拿不到毕业证。很多博士都是因为这项要求延期毕业,导致博士生普遍压力大,掉头发、抑郁者不计其数。
其次就是博士论文。一般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学位一般不少于8万字。但一篇合格论文的字数是远大于这个最低数字的,据统计多数论文字数在10-30万字之间,也就是一本专著的水平。人文社会学科若没有阅读过几百份文献,理工医农学科没有进行过无数次实验,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博士论文。如果想要参加论文答辩,须通过开题、写作、学术不端检测、校外专家盲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环节,只要某个环节出问题,只能继续修改论文,重新来过。随着国家论文抽查力度的加大,博导们也不敢轻易放水,导致读博压力越来越大。
再次是参加学术交流。博士期间有机会参加校内、校外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活动。导师有经费的(当然也可自费),可以报名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不过一般都要提交学术论文才能获得邀请函。学术论文优秀的,还可能获得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的机会,与各位学术大咖进行交流。参加一些规格高的学术会议,确实可以开拓眼界,积累学术交流经验,不过不宜为多,挺费时间。
四、 生活
博士期间是比较自由的,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自制能力。博士期间除了上课时间外,其余时间都可自由安排。由于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学年,从第二学年开始,除了定期或不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和科研进展外,其它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兼职、看文献、实验或写论文,当然也可以自行娱乐。一些人喜欢泡图书馆,一些人喜欢泡实验室,一些人喜欢宅宿舍,一些人喜欢兼职……. 各有各的精彩。
由于博士研究生年龄差别很大,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当然也有20出头和40岁以上的博士生,不过数量比较少。加上在大陆能够读到博士阶段的,要么很聪明,要么有毅力,多数人都属学霸级别的存在,所以很多人的生活都比较自律。现在读博士都要收学费,学术博士在10000左右,专业博士贵一些10000-40000元不等。
非定向博士可以获得学校的助学金、奖学金等收入,也可以从事助研、助教等岗位,有些博导也会发一些补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差别比较。一般每个月收入在1000-5000元之间,也存在贫富不均的情况。也有些博士有工作单位的,学校不发钱但有工资拿,但现在属于少数。博士的住宿条件好于本科和硕士,有些学校是单间,有些学校是双人间。但也有些学校由于宿舍资源有限,博士和硕士一个待遇住四人间或六人间,甚至不给安排宿舍。比如武汉某双一流大学博士和硕士一起住,还是六人间,严重影响舒适度。
五、 导师
选对博导很重要,可能决定你是否按时毕业。本君把博导类型分为三类:一类是放任型,这类博导很忙,职务缠身,基本上很少关心博士生的学习和生活,只看结果但人品不错,希望学生正常毕业;第二类是关怀型,时刻关注博士生的科研,学习进展甚至生活情况,因人品太好而害怕学生无法按时毕业;第三类是虐待型,要求博士生给自己干活,有的还故意刁难,因人品不行而害怕学生毕业。有些博导没把博士生当学生,更多是当作学术上的搭档,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有些博导要求博士生给自己干私活,接娃,买东西,搬家,打杂等等,简直当成了御用劳动力。博士生能否遇到关怀型的导师,就看运气;遇到放任型的次之,尽量避免遇到虐待型的博导,能躲就躲吧。
六、就业
学历内卷已经逐渐席卷到了博士层次。如果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那么恭喜你,可以去相关岗位“搬砖”了!其实现在博士毕业后想找个“好婆家”也并不容易。博士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各类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职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企业研发和管理部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高级中学、新型智库等单位,不过主要去向还是各类高等学校,占到六成以上。这几年随着博士的增多,超大、特大城市的高校教学科研岗位对博士也是挑三捡四,不仅要杰出的科研成果,还要有博士后或欧美留学经历,难倒不少人。但博士毕竟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群体,目前就业情况普遍还是不错的。不过随着博士供需矛盾开始显现,未来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总之,博士只代表学术水平,而且并不适合每一个人选择这条路。对于社会上的多数应用型职业来说,硕士甚至本科学历已完全足够,可能比博士获得更多财富、权力和名誉。而想从事科学研究,进入学术市场谋职,过上精神富有的学术生活,博士确实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最后,本君想说的是博士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也没有想象的美好,充满了汗水和泪水。博士学位意味着无数青丝变白发,无数的失眠与焦虑,无数的成功与失败。其中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也许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作者|黄爱伦
来源|大学与人生
作者简介:黄爱伦,博士。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和职业规划的观察与研究。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原创不易,转载请按以上格式注明作者和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