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满分指导教案(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作中的“关联力”,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考作文满分指导教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作文满分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写作中的“关联力”
学者进藤隆夫认为天才的内在结构由“三力一性”四方面构成:
(1)活力:精力、魄力、冲动性、行为性等;
(2)扩力:发展行为,包括探索性、冒险性等;
(3)结力:把现成的东西加以重新组合的力,包括综合性、构成力等等;
(4)个性。
其中的“结力”,就是关联力,即理解、创建不同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结”就是联结、联系。在写作中,要注重这样三组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规则与人性的联系。
卢梭说:“凡是能够按真正的关系形成观念的心灵,便是健全的心灵;凡是满足于表面关系的心灵,则是浅薄的心灵;在比较观念和发现关系方面的能力是大或是小,就决定了人们的智力是高还是低。”
一、观点与材料的联系
有一位山东的语文老师发来信息:“老师好。请教个立意,好吗?如果您太忙,就不用回复了。”
我看了一眼他发来的试卷图片,上面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感悟和联想,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情景一 教师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讲得声情并茂,学生似乎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捧回橘子的举动质疑:“这是否属于违反交通规则?”
情景二 教师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让学生作文,结果发现作文大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让你们感动的事吗?”学生纷纷摇头,教师很不甘心,循循善诱道:“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着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场面一下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有学生说:“这有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呀!”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我回答他:“现代人感情的缺失。理性与感性。”
他回复:“谢谢谢谢!我还以为是两代人认知的差异呢。幸亏请教一下。谢谢熊老师!”
我发给他一段话——
培养他的爱心和感觉,也就是说,用情感来完善他的理性。
我们这个时代的错误之一,就是过多地使用了冷静的理性,好像理性是人的一切。单凭理性,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它有时候可以约束一个人,但很少能够鼓励人,它不能培养任何伟大的心灵。
(卢梭《爱弥儿》)
卢梭的这些话,是上面这个作文题最好的注脚。准确的审题立意能够帮你赢在起点,脱颖而出。问题是,怎样才能准确审题?对于这道作文题来说,首先要善于联系。
题目给了两个情景,首先要善于发现两则材料之间的相似相关之处,找到二者的“交集”,然后提炼出观点,再将观点代入材料进行验证,看观点是否能够统管两则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联,审准题目再拟写作提纲,不要贸然下笔,方向不对,速度越快错得越远,徒劳无功,无法挽回。
除了要善于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还要善于用观点统率材料。
写文章要懂得“纲举目张”的道理,没有主题思想作串联的红线,事实材料再多也无用。请听苏东坡是怎么说的吧。
儋州虽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传子史中,不可徒得,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
(宋·洪迈《容斋诗话》)
苏东坡这一席话,形象地说明了主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应该以主题为依据进行合理的取舍,艺术的交融,然后才能“顺理成章”。
材料是马,我们的思想是主人;主人要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马,熟知马的性情和才能,也要能够很好地驾驭、驱使自己的马,最后达到人马合一的绝妙融合的境界。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材料是一柄剑,我们的思想是侠客;侠客必须完全了解自己的剑,熟知剑的特点和功能,还要有精湛的剑术甚至美好的人格,才能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
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议论文的说理要联系历史与现实,对比分析,发现规律,从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能只看一人一事一时,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纵横联系,鞭辟入里。
譬如“新与旧”的关系题话题作文,我的学生这样写。
治旧迎新
刘述博
常听人说“除旧迎新”,乍听之下,颇觉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然而细细品味一番便发现不妥:既然除旧,必定得彻底,不能留下残余势力,然一切旧的都被除掉了,又凭什么来建立新的?
这不是一个仅供老学究研究的哲学话题,而是横在古往今来无数改革家面前的一道政治难题。
戊戌变法,提倡“民主、西化”,本是个不错的主张,又得光绪帝撑腰,本应该从上至下,轰轰烈烈,全国人民群起响应,各国纷纷仿效之,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到200天亡了,康、梁外逃,六君子就义,除了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无所作为。再往古里说,汉晁错新政,提倡屯田养兵,削藩集权,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激起七王之乱,导致生灵涂炭,晁错本人也悲惨地被腰斩,死无全尸。
以史为鉴,改革家们的善始却往往以恶果告终,不是新政不好,而是策略不对。失败的改革家们大多提倡扫除一切旧势力,另辟新路建立新政,然而旧官吏都被打倒了,新政靠谁推行?改革家本人吗?那么纵使他有千头万臂也只是杯水车薪。而那些成功的改革,大多走“因旧立新”的道路,在旧势力的基础上革新,虽然不彻底,但到底为国家民族谋了福利!
时至今日,这除旧迎新的论题已经上升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邓小平的一番南巡讲话,使开放之风吹全国,改革的口号充斥了社会的每个角度。然而在经济领域“引进来”的同时,道德领域“钉纱窗”的手却有些发软,跟不上“三天一变样”的步子,于是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摒弃传统道德准则,摒弃传统,难道让全国人回到原始社会,从茹毛饮血开始?一个萝卜一个坑,中国有自己的特点,全盘西化,只能弄得不伦不类,重演邯郸学步的笑话。建立适应时代的道德规范,只能去传统文化之糟粕,补之以西方文化的精华,走“治旧迎新”的道路。
除旧,无异于挖掉大树的根,让“迎新”的枝条如何开花结果。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改革迎新的道路任重道远,远非一日之功。只有耐住性子,仔细的“因旧”,“治旧”,才能迎来新世纪改革胜利的曙光。
联系历史和现实,透彻解读“新与旧”,对比鲜明,道理不言而喻,很有说服力。很多道理和规律,都必须穿越历史的漫漫尘沙,才具有讨论和评说的价值,只看此一人此一事此一时,是无法发现规律和剖析本质的。
三、规则与人性的联系
写议论文最怕“道德大棒”,这样的话,很容易赢了道理输却美。
英国诗人雪莱在《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序里有这样一段话:“或者以为我将我的诗篇专作直接鼓吹改革之用,或将它看作含着一种人生理论的整齐的系统,那都是错误的……我的目的只在使……读者的精练的想象略与有道德价值的美的理想相接;知道非等到人心能够爱,能够感服,信托,希望以及忍耐,道德行为的理论只是撒在人生大路上的种子,无知觉的行人将把它们踏成尘土,虽然它们会结它的幸福的果实。”
如果我们以先入为主的善恶观去要求我们的作文必须“文以载道”时,写作就会失去过程,只剩下结局。
小说家西涧在写了小说《白雨》之后,谈到他的探索和追求时说:“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想过,生活之所以让人感到许多难分难解的心绪,许多难即难言的等待,许多难以捉摸的情感,许多不得不为而又散散乱乱的动作,这些充满矛盾的许多现象,都是因为生活里流动的含义并不像人们理解的生活的逻辑性那样直线式的简单……生活在当代人眼里已经不再是单一层次的了,它太复杂了,使人们对作品感到亲切动人的,就是和这种复杂相适应的生活本身的多重含义。”(《也来自生活》,原載《南方文学》,1984年第10期)
学了余秋雨的《道士塔》,我的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也谈王道士
宗 露
王道士是谁?是那个与敦煌的漫漫尘沙生死相伴的小个子吗?是那个生前默默无闻死后骂名难泯的小人物吗?是那个不经意间与敦煌藏经阁发生千丝万缕因缘的小道士吗?是那个浑然不知身后事的既狡黠又愚蠢既固执又幼稚既单纯又混沌的小老头吗?王道士啊王道士,是你害了敦煌,还是敦煌害了你,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道士塔》是当代大散文家余秋雨与早已和尘世绝缘的你做的一场不公平的对话。但他咄咄逼人,你默默无言;他掷地有声,你默默无言;他恼羞成怒,你依然默默无言。王道士啊,你干吗要捅开那本不该你捅开的藏经洞!你知道吗?打开了它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你就从此不平凡了,不得安宁了。如果不是发现了藏经洞,你可能一生都不会与中国的历史有什么瓜葛了。
其实,王道士只是做了三件事:第一,不小心拨开了沙层下的洞口;第二,与洋学者斯坦因、伯希和达成买卖交易,致使国宝远走高飞;第三,将不合他胃口的石窟壁画或雕塑遮盖或弃毁。到现在为止,余秋雨一句“他是敦煌的罪人”使得几乎所有人对王道士的态度都只有一种:绝不宽恕。
我不否认王道士当年不能高瞻远瞩确实犯了大错:他对艺术一窍不通却置身于莫高窟这样的艺术宝库;他不懂文物却偏偏守着个文化的天堂。他不懂他所掌握的哪怕是一寸布头一点纸片都有着不菲的价值,他当然更不懂斯坦因、伯希和和世界级的大师见到那些人类的遗存为何会如此虔诚,他甚至不懂他那点不伦不类的宗教信仰在敦煌这样的佛教圣地本当是如何尴尬得无地自容……其实王道士只是无知!
他的确是无知得一塌糊涂,但他的无知难道比清王朝的腐朽还要不可原谅吗?无知难道比无耻而又无赖还要不可原谅吗?为什么人们要揪着王道士不放?让我们睁眼看看王道士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吧!放着个让世界震惊的宝藏而无动于衷的恰恰是自大而又自卑的摇摇欲坠的清廷!那些个搂着细腰品着大烟的大官小吏们,当52岁的王道士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将经卷送到那些官员的府中并恭恭敬敬呈上时,他们伸着懒腰像看一个叫花子一样打量着矮小的王道士,不耐烦地摆摆手叫他退下!那些老眼昏花的国学大师呢?他们哪里有王道士的一片赤诚,他们只是捧着古书死啃的呆瓜罢了!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对王道士说一声:你忒不容易了!
还记得余秋雨所说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为什么我闭上眼睛看到的不是这种神态?你看他笑得多么坦然舒心,一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的模样,宽大得丝毫不合身的道袍把他包裹得像个顽童。他看上去精神状态很好,身体也算结实,尤其是腰杆,挺得好直,好直。
我们是否真的应该擦亮眼睛重新审视王道士,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重新思考每一个时代里每一个中国人的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
将沉重的历史责任全部压在王道士一个人身上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规则很重要,但规则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有时候,有必要将规则和人性联系起来考量,才能看清更多的真相,也更容易赢得读者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成绩不良的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的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或不懂得事实、现象、真理、法则的联结处,即因果、从属、时间等关系的发源‘点。”“跟课堂上(和以后在家里)复习的材料‘有牵连的知识越广博,对材料的掌握也就越深刻。”“‘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一个儿童如果只看见事物和现象的表面,即所有的人都看得很明显的方面,在考察事物的内部实质时没有任何‘发现,没有体验过各种现象发生意外的相互联系时的惊奇感,那么这种儿童就很难记得住什么东西。”
可见,无论在写作中还是在阅读中,“关联力”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