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所镇枇杷什么时候成熟(万亩枇杷逐渐上市)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葆青
金华兰溪的枇杷近年知名度越来越高。
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每年5月,一城山水半城黄,沿着兰黄公路进入兰溪境内,不远便能望见枇杷园,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缀在绿油油的大叶子间隙,游客、商贩络绎不绝。
今年是兰溪枇杷大年,产量估计在两万吨,创历史新高。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兰溪枇杷,明天(5月18日),钱江晚报记者将走进兰溪实地探访,把直播间开在枇杷园,为兰溪枇杷吆喝。
点击上图观看直播初夏限定,美味天成
糖度是西瓜的两倍
兰溪是被偏爱的。烟波浩渺的兰江水汽氤氲,此起彼伏的丘陵山地上覆盖着略带酸性的土壤,常年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特别适合优质枇杷生长。
兰溪枇杷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甘甜酸洁而闻名,两个当家品种分别是软条白沙和大红袍,也就是白枇杷和红枇杷。白沙枇杷白皙如玉,果肉厚、皮薄、肉呈桂圆色,口感极佳,成熟后糖分达到18到21度,而普通西瓜的糖度只有9左右;大红袍枇杷则橘黄鲜爽,肉厚汁多。
兰溪全市共有枇杷种植面积2.2万亩,主要分布在女埠街道和黄店镇。在占尽地利的兰溪女埠街道,穆坞枇杷更是沿袭百年,黄灿灿的果实年复一年地挂在枝头。
女埠街道白枇杷的主要产出地穆坞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大力发展枇杷产业,注册“穆坞”商标、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发衍生品。在枇杷丰产年,全村人均枇杷年收入可达到1.3万元,穆坞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华东枇杷第一村”。“我们严格规定了枇杷上市时间,只有成熟度、甜度有保证,才能上市,不够规格的枇杷,不准进精品箱。”女埠街道农办主任童万民介绍,为了保证枇杷的优质高产,街道还推行了《无公害枇杷》兰溪市地方标准,并采用避雨设施栽培,极大地提高了枇杷品质。
这两年,枇杷已经成为兰溪的一张金名片,精品枇杷已走出兰溪,走出浙江。从北面的哈尔滨,到南面的广西、广州,再到西面的川渝地区,全国各地都有兰溪枇杷的身影。据统计,目前,枇杷销往兰溪市外的比例达采摘量的60%。
初夏是吃枇杷的季节。轻捏着带有细茸毛质感的兰溪枇杷,剥开薄薄的外皮,汁水流出,让人一颗一颗停不下来。犹如张爱玲在小说《小艾》中那段细腻地描写:五太太让三太太吃枇杷,老姨太早已剥了一颗,把那枇杷皮剥成一朵倒垂莲模样,蒂子朝下,十指尖尖擎着送了过来……
枇杷熟了,农户急了
果园搭起直播间
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全国疫情多点频发,一年一度的兰溪枇杷节应该已经热热闹闹开幕了。
但今年,这个连续举办了11届的枇杷节开不了了。今年又恰恰是枇杷大年,产量至少在两万吨,因为疫情影响,采摘游客减少、销往市外的渠道收窄等不利因素叠加,销售变得十分棘手。
黄店镇枇杷种植大户童正赴有62亩的枇杷树,今年产量预计有三万多斤,“今年的品质好,吃起来,入口即化。”
不过,望着已经成熟的枇杷,童正赴却不敢大量采摘。他说:“要是没有订单,采下来后放不长。如果一两天卖不掉,后面就烂了。”
在兰溪,像童正赴一样有着类似担忧的农户不在少数。女埠街道穆坞村种植户王茂祥眼下十分焦虑,家里20多亩大棚枇杷已经大面积成熟,“受疫情影响,游客也进不来,订单也少,运输也是问题,目前只卖了五成左右。”王茂祥说,村里4百来户,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以往村里一年的枇杷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要是不抓紧销售,大家的损失可想而知。
据兰溪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美芳介绍,一直以来,兰溪枇杷多以经销商收购、 游客上门采摘为主,销量不错。今年枇杷产量是往年的两倍,成熟的时间也比往年稍有延后,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比往年提高了不少,“由于市外游客自驾采摘、经销商和加工企业收购等渠道受阻,枇杷鲜果面临丰产滞销的风险。”
为帮助果农打开销路,兰溪政府部门已经联系发动工会、商会对接市内外加工企业进行托底收购,相关部门也在部署疏通物流堵点,打通省内水果批发市场渠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争取实现多销尽销。同时,生产大户、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社也在抱团开拓市场。
得知兰溪果农们遇到的困难,钱江晚报记者第一时间和果农取得联系。在充分了解兰溪枇杷的优点后,我们决定在当地的果园做一场直播,为兰溪枇杷大声吆喝,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可多得的当地美味。既能享受美味多汁的枇杷,也能切实帮助果农,好让他们明年种出更大更好的枇杷,继续这项甜蜜的事业。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