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抗战(穿越抗战之拯救英雄第一卷血仍未冷)

第三十四章 书热人红民国时空,徐远山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已在新秦报连载快一个月,每天刊登一章,同时单行本已开始在西安和上海两地销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穿越民国之抗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穿越民国之抗战(穿越抗战之拯救英雄第一卷血仍未冷)

穿越民国之抗战

第三十四章 书热人红

民国时空,徐远山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已在新秦报连载快一个月,每天刊登一章,同时单行本已开始在西安和上海两地销售。

徐远山大学念的是工科,阅读能力尚可,但仍文采缺缺。他当初选的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是觉得好看,并不知道该小说的特点,也不知道这本小说是如此文字优美、对情感描述和人物塑造的深刻。

当然,他更不知道这本小说对当前民国处于压抑、前途迷茫的市民,特别那些男女小文青意味着什么。

国难面前有许多人勇于为国捐躯,这是一群胸怀英雄主义的人,他们往往会在书上寻找侠义的寄托。

也有更多的躲到一边唧唧我我,过自己的小资生活,这就是小文青的来源,他们更要在《多情剑客无情剑》找到他们需要情感生活的幻想。

所以小说得到大中学校的学生欢迎是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安城里一些茶馆就开始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评书,始初按照报纸连载的进度讲评书,等全本书出来后,有聪明的评书人就快一拍,就是今天讲的评书是明天报纸登的内容,没想到前来听的人比按报纸连载进度茶馆讲的多得多,弄得反应过来评书人的评书内容都齐齐比报纸登的提前一天。

如果要徐远山来判断,《多情剑客无情剑》写作手法和内容是不适合评书的。

但如果他知道当下满城茶馆把《多情剑客无情剑》当评书讲,“小李飞刀”在古城横飞时,他从后世的信息时代也能找到形成评书热的原因。

不外乎“蹭热点”!

刘春燕自从把房子租给徐远山后,加上收她做外室的商人开始时不时送些钱财过来,生话又回到从前生活安逸的状态。

刘春燕今年不过才27岁,一年前离开戏班,这年龄如在后世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妥妥是公司的白领。但在民国,被人收了后不可能再出去做事,姐妹间偶尔打打麻将,又因为经济问题不能常开场,空闲时间很多,又是戏班出身,只好在多余时间常去看看一些书。

刘春燕也迷上了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先是看报纸连载,十几天后全本出来,每本三块银圆,比同样的书贵了两倍不止,但她仍按奈不住掏钱买了,她相熟的那几个姐妹也一样买了这本小说。

按理说,少妇们并不太喜欢武侠小说,喜欢的应是那些《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等,但姐妹里有人看了《多情剑客无情剑》后,说不仅仅是武侠小说,可好看了,姐妹们才去看,然后是一发不可收拾。

今天姐妹们在一起又议论到了《多情剑客无情剑》。

“春燕姐,你说世上真会有李寻欢这样痴情的英雄吗?”一位名叫涵影的姐妹向刘春燕问道,她是姐妹里最年轻女子,明眸皓齿,皮肤白嫩,体态匀称,微 微一笑显得分外娇媚。她的笑容让人顿生好感。

刘春燕叹了一口气,非常惆怅地说道,“也许有吧,只是我们没有遇到而已。”

一位稍微丰满的少妇眨眨眼睛,吃味地说道,“春燕,你说过这本小说作者租了你的房子,你们是不是很熟?能不能让姐妹们也认识认识,你可不能一个人吃独食啊。”

花痴就代表弱智,这不,不知道脑子里那根筋搭错了,这少妇就把主角和作者混为一体。

“说什么呢,你又在这里发骚,你咋不回去把你家老头缠死。”涵影有些替刘春燕打包不平,冲着这丰满少妇就喊开了。

刘春燕息事宁人,也没发脾气,有些苦笑说道,“虽然租了我家房子,但咱和人家也真不熟,快两月只见几次面,相互说话都不超五句,全是碰面打个招呼,最近十多天都没见过人影。”

还是那句话,“天可怜见”,徐远山是有了桃花运,尼玛,关键是他不知道啊!

桃花运,运气也有清零的时候。

远在南京的陈刚程是金陵大学文学院学生,金陵大学虽是教会创立的大学,但对中国文化、语言及国学的研究成果一直排在全国前列,文学院学习研究气氛很浓。

十多天前陈刚程曾听到了同学们讨论上海的新秦报(新秦报在西安、上海同时发行)连载的小说,开始是家在上海的同学捎过来的报纸,然后就有同学专程到上海收集近期刊登有小说的新秦报纸。

最后,听说上海有全本销售,陈刚程让人帮捎带买回来一本。

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让同学们讨论的小说名叫《多情剑客无情剑》,这小说虽然是武侠小说,但与当前流行的武侠小说写法非常不一样。首先,该小说分段、句子写法不一样,全部采用小段短句的精练白话文手法,就算武术过招之间也是如此写法,阅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轻松;其二,文字很精采、清新,惊艳之处使人拍案而起;最后是情感描写细腻,读起来常常催人泪下。

金陵大学文学院有许多文学、国学名师,如胡小石、胡翔冬、黄侃、吴梅等出任教师,最近老师们常拿《多情剑客无情剑》作为范文进行讲课,

认为该书写作手法是目前白话文的最高水平。

陈刚程非常好奇,是怎样的文学大师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文学院胡小石、黄侃老师讲课时,他曾提问过“远山”是那位大师?两位老师答复都如此相同,以前也没有听过“远山”是那位大师的笔名。

直到两年后,陈刚程毕业留校不久,日军攻击南京,,这时他见到了前来帮助金陵大学师生撤退的徐远山,徐远山的年轻让他感到如此不真实,到重庆的西南联大后几年里,他仍忘怀不了那副年轻而钢毅的面孔。

南京保卫战打得极为惨烈,不过作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的白崇禧,却由此声名鹊起。

原本南京保卫战总指挥是唐生智,蒋介石在南京召开选定南京保卫战领导的会议上,已失去军权多时的唐生智跳出来毛遂自荐,由于此时大家都明白南京一战是必败之局,现在唐生智为了刷存在感而跳出来,众人求之不得。

蒋介石只好放弃中意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

徐远山通过后世资料分析,历史上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死亡超过三十万人,其中至少十多万的死亡就拜唐生智所赐。唐生智在领导指挥南京保卫战时,就是无能、贪生怕死、黑心的代表或代名词,仅仅无能不怕,仅仅贪生怕死也不可怕,但这三样结合在一起,那就堪比天下第一毒。

结果是指挥无能造成部队混乱;关键时候贪生怕死跑了,而且不是一个人跑,是带着所有军队高层跑,结果这一战国军投降人数超十万,也让日军杀俘超十万人;黑心,唐生智为表现自己,显示能够守卫首都的决心,战前不让百姓撤退,把老百姓捆绑成他个人荣耀的殉葬品,战中不组织百姓撤退,视老百姓为草芥,南京百姓在战火中死亡和死于日军大屠杀的冤魂就超过二十万。

不过,这个民国时空唐生智仅当一个多小时的总指挥,散会后他刚坐上车不一会就被安装车底下的炸弹炸死,奇特的是,那天散会后除唐生智外,所有要员包括蒋介石都没事。

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任命白崇禧担任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

日军攻陷南京前十天,不知道白崇禧得到什么消息,下死命令撤出城里的老百姓和伤员,这一撤就活命二十多万。

后世人们评价白崇禧在南京保卫战积了大德,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白崇喜仍然得到善终,不仅活过90岁(原历史白只活73岁),还被大陆高层领导允许死前回大陆探亲,终得落叶归根。

日本占领南京后,将没有撤走的国军和老弱病残的百姓共八万多人屠杀殆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国人不得不佩服小诸葛白崇禧急智的撤退死命令,更让国人解恨的是,参与大屠杀的日军一些将军,在一年内持续被神秘人物追杀。

原本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死亡超过三十万,陈刚程是其中一员,他的名字出现在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的遇难者名单墙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