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映晚霞(大路朝天耀两江)

来源:重庆晚报

碧海蓝天映晚霞(大路朝天耀两江)(1)

▲中欧班列(重庆)即将发车(资料图片)

碧海蓝天映晚霞(大路朝天耀两江)(2)

汪渔

那时,三峡纤夫拉着官船艰难地越过险滩。洪武四年的江风,掠过重庆府衙的上空,捎来“圣旨”或“钦差”将到的讯息。长江、嘉陵江交汇点上的朝天门,因此著称:“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

那天,来自英国的冒险家立德乐,站在老重庆的通远门城墙眺望扬子江。他的眼里,满是“汽笛一响,黄金万两”的商机。他的心中,已盘算好如何迫使“李中堂”同意第一艘洋船开进重庆。

那年,国民政府移驻重庆。溯江而上,美国、苏联等30多个国家的使馆来此聚集,留下一个老地名:“国际村”。

长江。长江!既为重庆打通连接了外面的世界,又见证了重庆多少风起云涌与荣辱兴衰。

不废江河万古流。

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当工程人员谢彬手指“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物流通道示意图”为我们解说的时候,从这里驶向日、韩和美洲的货轮刚好通行上海洋山港,驶出的中欧班列(重庆)正在穿过阿拉山口,运往新加坡的贸易品已经路过广西钦州。

一条大河波浪宽。

我家就在岸上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果园港”,这个建设出来的新名词,妥妥地对应着这四句歌词。

长江边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重庆不沿边,不靠海,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有困难。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重庆人有想法,有智慧:在两江新区新建一座果园港,集散货物,通江达海。发展总有比计划快的时候,说不定建着建着,哪天就能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内陆就开放了。

果园港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于2013年12月5日开港。它被称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黄金效应”的重要布局。

打个比方,如果中国西部有片树叶,突发奇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它只需飘到果园港任何一只集装箱上,就能顺江而下,到达上海,而后漂洋过海。

得舟楫之便,让很多企业尝到了甜头。两江新区管委会的牛贤丹介绍:水运运价优势明显,约为公路的二十分之一、铁路的十分之一。“江海联运”“铁水联运”,应势而生,使果园港在西部大开发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物流公司邓波现场举例:比如这批来自甘肃陇南的重晶石矿粉,经嘉陵江到果园港“散改集”,用集装箱运往长江下游,较之以前只能选公路和铁路,物流成本降低四成。

尝到“甜头”后长期驻扎果园港的陕西钢铁集团杨华斌连连称赞:钢铁行业,物流费用是大开支。通过果园港铁水联运,一吨货能节约四十元,一年下来运费能省上亿元。

果园港的重要性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

2017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果园港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位列其中。

这样的成果,皆大欢喜。

然而,偏偏有不满意的。

谁不满意?企业不满意。

因西部人力、土地等相对优势,2012年前后,惠普、宏碁、华硕、方正等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落户重庆,广达、英业达、仁宝、和硕、伟创、富士康等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

几千万台“笔记本”,主销欧洲,多数产品通过海运。

“海运耗时,需要30-50天,交货期长,加之电子产品更新较快,运气不好的时候,船到欧洲,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企业暗暗叫苦。

其实世上本无路,关键得有人去闯。

于是研究“欧亚大陆桥”。“渝新欧”这个新名词第一次从重庆人嘴里叫出,并向海关总署、铁道部提出。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渝,重庆;新,新疆。后面的部分,是指经由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达德国。沿途经过六个国家。

途经六国,就需协调到位六国的政府及铁路、海关部门。

重庆人出征了。德国柏林召开欧亚铁路会议,重庆人跑去了。俄罗斯铁路公司,重庆人跑去了。哈萨克斯坦的主管部门,重庆人跑去了。“五国六方联席会议”多边磋商机制,有眉目了……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协议,明确:三国海关对从重庆发出,通过新疆阿拉山口,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货物,只需一次关检,不必复检,即可运往荷兰、德国。

如果“翻译”一下,就是重庆出发的货物到欧洲,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如此,“渝新欧”全程11179公里,耗时16天。相比空运,它的运费低廉;相比海运,它的速度快捷。

这样的结果,企业满意。

“渝新欧”还有重要的“附加值”。在重庆两江新区,有个地方,被市民称为重庆的“世界之窗”。主体场馆近5万平方米,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万种进口商品在这里相聚:俄罗斯零食、意大利美酒、德国汽车用品……

所有商品,都是“渝新欧”的“返程车”运回。

专家评价:“渝新欧”打破了中国传统以东部沿海城市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格局,加速了亚欧铁路一体化,搭起了沿途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桥梁。

于重庆而言,它彻底改变了重庆内向型经济结构,对重庆发展世界性产业集群、成为内陆地区的开放高地功不可没。

然而,作为“新名词”,“渝新欧”并没存在多久。因为紧随其后,成都、郑州、武汉、苏州、广州等城市陆续开行去往欧洲的集装箱班列。

“一带一路”上,蓉新欧、郑新欧、义新欧……满世界飞驰。于是,“新欧”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中欧班列。

重庆出发的这一列,叫“首列中欧班列”。

面对一张世界地图,重庆人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但似乎差了一条。

“你看,往东、往西、往北,重庆都有了通道。往南,只能绕道上海再往东南亚,得绕一个大圈子。做外贸物流,时间成本耗不起。”精通对外贸易的夏子荣说。

重庆产汽车,在海外不少国家是畅销货。比如菲律宾,一辆辆轻卡在乡间疾驰,车箱里水果新鲜水灵。只要你定睛一看,十有八九,那轻卡是“重庆造”,庆铃牌。

能不能“走直线”,在重庆与东南亚之间建起一条物流出海大通道呢?

“陆海新通道”,对想象中的这条“直线”道路,后来这样命名。

通道国内可连通西安、兰州、贵阳、重庆、成都等城市,经广西可在海上与东盟9个国家相连,在陆上与中南半岛的7个国家相连。

找到道路,跟开通道路,有时隔着漫长的距离。

开辟物流新通道,表面上看,是让物流更便捷。“潜台词”是,打破原有格局,分流国际货源。

物流企业曾经尝试过,最后说了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们感到,开通“道路”之难,并不亚于开辟道路之难。

就有一群人,偏偏不怕难。

重庆要求“通关”的申请,很快得到海关总署的批复。钦州、凭祥、龙邦、瑞丽……相关口岸,重庆与他们建立了点对点通关应急响应处置协调机制,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通关中的难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人。

2015年,中国、新加坡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双方确定,合作重点项目之一,是“陆海新通道”。

没想到的是,部分东盟国家对此表现出热切的希望,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与中国建设交通通道有利于带动经济走廊建设。

重庆代表团到新加坡、到越南,举办通道专题推介会,孜孜以求。回应较快,越南、老挝等国的政企代表团纷纷来渝。

2017年9月,驶向新加坡的常态化运行首趟班列从重庆首发。该线路通过铁路至广西钦州港,再海运至新加坡等东盟各港口,进而连通国际海运网络。

企业家开始算账:从重庆经长江出海是2400公里,耗时14天以上;重庆铁路到北部湾港口1450公里,运距缩短950公里,运输时间2天,大大节约运距和时间成本。从兰州向南到新加坡,比向东出海时间节约5天,陆海运距缩短约一半。

时间就是金钱。“陆海新通道”边建设边“火爆”。中国西部省份参与积极性极高:贵州的轮胎、磷肥、老干妈酱和茶叶等黔货搭乘陆海新通道出海;广西钦州港至云南昆明的陆海新通道班列双向首发;青海陆海新通道班列在格尔木首发;甘肃的陆海新通道货运班列在兰州新区首发……

今年1月,“陆海新通道”主题对话会在重庆举行。国家五部委、西部十二省区市、央企代表及新加坡、越南、泰国、柬埔寨、菲律宾等东盟国家政商媒各界代表出席会议。

说话之间,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的情况又起了大变化。

首次从加拿大进口保税平行进口车。越南电子产品从重庆转口到欧洲。越南的巴沙鱼原箱运抵重庆……从重庆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建筑陶瓷、化工原料等已达300多个品种,发往全球180多个国家。

站在高高的果园港上,眼前的景象一派繁忙。

集装箱上下有序。船舶正在靠岸。专列徐徐出站。船只鸣笛开行。

欧洲的汽车、奶粉乘着中欧班列抵达果园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东南亚的服装、皮鞋从陆海新通道运到重庆,再转运上海或欧洲。“内陆开放高地”的气息从四面八方袭来。

重庆两江新区宣传部的杜术林,显得很兴奋。他说了一串“四”。

果园港正在实现东西南北“四向”连通、铁公水空“四式”联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合。

他提了三个问题,又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如果真要给“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找到一个地理连接点,应该是哪?

“果园港。”因为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在这个“点”上实现了无缝衔接。

如果找个词为今天的果园港定位,应该是哪个词?

“国际物流中转站。”因为它已让遥远的距离变短。

知不知道果园港的规划调整了几次?

“七次。”因为发展太快。5年前吞吐量才350万吨,去年就增长到了1600万吨。

果园港已经实现信息化操作,所以工人不多。

碰巧遇到了陈师傅,他是果园港的一名普通工人。听说他的上一辈,曾在著名的朝天门当过工人。

于是我们攀谈起来。

我问果园港与朝天门有何不同?

一个是“港口”,一个是“码头”。

我问立德乐千方百计想“进”重庆,你们千方百计想“出”重庆,为啥?

他有利可图,我们是“一带一路”。

我问果园港跟“国际村”有啥关系?

“国际村”让我们知道世界很大,果园港让我们知道世界很近。

见他总是乐呵呵的样子,我们都禁不住问为啥这样开心?

他指给我们一排大字,那是书记视察果园港时曾经讲的一句话:

“这里大有希望!”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