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单位不能太积极(这几件事情不值得你浪费情绪)
很多事情,就像日历一样,过去了,就要翻篇,不要频频回头,更不要停滞不前。
01
面对领导的忽冷忽热,不必浪费情绪。
看过一个短篇小说,讲的是一位下属在与领导沟通的时候,领导的态度忽冷忽热,让他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收场。回家之后,他寝食难安,觉得肯定是自己说错了话,继而不停地假想领导会因为这一句话而对自己有怎样不好的看法。
第二天,他再次推开领导办公室的门,为前一天的言辞道歉,领导似乎全然忘记了这回事,并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多谋事、少谋人。
这样的场景,身为打工人的你我,一定不陌生。看领导脸色过日子,实在是如履薄冰,但又无可奈何。
长此以往,身心俱疲,得不偿失。
真正成熟的人,已经洞察了领导对待自己忽冷忽热的原因:当你能为其所用的时候会主动示好,比如你是笔杆子,是能扛事的人,或者有强大的人脉关系。当你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弃之如敝屐。
所以,当你能力在线且态度端正时,领导还时常端着架子,颐指气使,不要怀疑自己出了差错,而是领导在差别对待而已。
你能做的,就是在岗位中做得无可挑剔,还要懂得选准时机,勤于汇报,让领导看到你的付出和成绩。不管他是大肆表扬,还是有意打击,都要做到宠辱不惊,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这样的话,就算无法成为领导身边的“红人”,他们也无从找茬,无法将你排挤出局。
02
面对同事的若即若离,不必浪费情绪。
人在单位,同事之间表面上再客气、周到、礼貌、和睦,都是一种假象。一旦涉及利益纷争,谁都不会让着谁。
同事与你走得近还是离得远,并不取决于你待人有多诚恳,工作有多认真,业绩有多突出,而在于,你是不是领导的“人”。
一般情况下,当领导对某个下属大张旗鼓表扬的时候,并不见得就是真正器重他,而只是因为工作需要,必须要树立正面的典型。而对于他的“自己人”,则会明里暗里加以保护,将他们安排在关键部门、关键岗位。
对此,同事们都心知肚明,也会跟随领导的偏爱,而对同事采取不同的态度。
对于领导并不看重的“标杆”,同事们那些敷衍的夸赞,更像是戏谑和嘲讽。对于领导的“心腹”,则如同见了领导本人,大老远就端着笑脸,没话题也要找话题,直到吹捧得对方飘飘然。
这就是为什么,单位里那些老实人,不管做得多好,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而那些跟领导走得近的人,几乎啥都不干,就能平步青云。
因此,与同事相处,别看低 了自己,也别高估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不要等同事对自己若即若离,而要让自己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就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和不卑不亢的态度。
03
面对下属的前倨后恭,不必浪费情绪。
古典小说《范进中举》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范进中举之后,人们对他的态度的大转变:
此前范进找岳父借钱去应试,被骂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今,岳父提着猪肉第一时间来贺喜。
此前,同为读书人、当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当作没有范进这个人,如今,亲自祝贺,送上五十两银子和三进三间的住房。
还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来奉承他: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店房......
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而范进,也从卑微不已,到喜极而疯,再到应对自如,摇身一变,成为了气场十足的“范举人”。
如此鲜活的场景,在我们身边,何尝不是时有发生呢?
其实,哪怕自己好不容易当上了一个小领导,面对下属们的前倨后恭,也不必像范进那样,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前途也好,命运也罢,终归是要靠自己去把握,而不能被外界所左右。
结束语:
古人说:“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意料不到的赞美,也有过于苛求的责备。
人在单位,不管你如何委曲求全,如何踏实进取,都无法让所有人满意。总有人品头论足,总有人鸡蛋里头挑骨头。而背后的目的,往往不言自明,将你排挤出去,让自己更好地“上位”。
看透了这些,也就不必那么在乎了,更不必浪费自己的情绪。
每天,在走进家门之前,将工作中的一切都抛在脑后吧。因为,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千万不要让工作绑架了生活。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