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河源头(黄河之源头被找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我从哪里来,对自己根源的疑问是每个人都曾做过的事。不仅如此,对于千年之前发生的事,也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并作为饭后谈资为国人所热衷。黄河作为我们文明发源的重要瑰宝,国人对她有着强烈的儒慕之情,正是因为她同母亲一般,不知倦怠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古今无数文人墨客,数度挥毫泼墨,创作出一篇篇歌颂她的文章诗句,借以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妇孺皆知,作为中原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的黄河,不仅仅作为无数华夏儿女的四渎之宗,更是作为开疆扩土的起源。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寻找黄河源头一事仍格外在意,这也正是因为对这条于文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河流,关于它的源头究竟在何处有着近乎本能的探索。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寥寥数句便勾勒出黄河气势雄浑之态,字里行间犹如亲临黄河之水,波涛汹涌,令人激动不已,亘古长流的滔滔黄河虽然已经在宋代改道,却给当地留下肥沃的土地,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是需要世代修行才会降临的福祉,其中饱含深切的感慨与悠远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出许多对黄河的眷恋及敬畏。只是历代传颂的诗文中,关于黄河源头从未有过记录,古人将所有未解之谜归于鬼神天象之说,便有唐时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赞叹。
黄河源头
涓涓细流便是源头得益于高速发展的科技,比之古人,我们有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并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黄河之源,科研表明黄河的发源地分为三处,皆系于青海一地中的于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三处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黄河南源,即位于巴颜克拉山脉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
源泉与人们认知中的黄沙滚滚相距甚远,发源于青海雪山的它清澈见底,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始发地仅有碗口大小,与我们在壶口所见奔涌不息,大浪淘沙之景相去甚远。
得知黄河的庐山真面目后,人们无不惊异,根本无法将眼前这条清澈的小溪与雄浑磅礴的黄河与之联系。黄河的千姿百态,无不让人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
便有人揣测,黄河之所以从一尘不染成为如今的大浪淘沙,归咎于人们对中原大地植被的乱砍滥伐,挥霍无度使得生态毁坏严重,土壤沙化,途径黄土高坡、戈壁等地卷走大量砂石,这才导致形成如今所见的浑浊之势。但也得益于黄河流经途中卷走海量砂石,才造成千里良田,造福后世。
设为禁地的源头
中国自古便有叶落归根之说,出于保护生态,不能葬在养育我们万载的始源地,但许多人仍希望可以亲自前去一看,但无一不被被厉行禁止。虽然有着保护生态的考虑,一旦允许游览,人数众多未免管理不便,加之许多人素质堪忧,乱涂滥扔屡禁不止,出于母亲河的安宁与黄河水质的考量,必须禁止。除此之外,便是出于安全考量了,源地还隐藏许多安全隐患。因为周遭土壤含水量极高,造成土质松软,地下也有许多未经发现的水流,常人一旦踏入便会深陷其中。
最后便是对于当地生态的保护,正因为人迹罕至,当地存有许多野生动物。所以,不论出于保护生态还是人身安全,都是黄河源头都禁止任何人靠近。
结语
中国作为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如今文明传承保护最为优秀的国家。在印度恒河早已污糟不堪,埃及的尼罗河不断水位持续下降之际,我国的黄河却仍然千年而不息。
正是因为黄河的滋养,才使得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绵延数代。水源作为生命之本,是我们所不可或缺的,在有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我们更应该保护她,避免浪费,节约使用,不只考虑当下,也要为后世留下希望,文明发源无不在大江大河两侧,且不提黄河长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诸多古国也都是因为水源充足,文明才能加速发展,并流传后世,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节约用水”。
引用文献:
- 《浪淘沙》
- 《尔雅·释水》
- 《登大伾山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