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剪纸进园对学校的作用(用一把剪刀打开万名孩子的艺术大门)

“世间万物,都可以用这张纸折出来。”在张询手中,一张方形纸便是“万物之母”。从事美术教育的27年里,她用一方彩纸、一把剪刀,为近万名孩子打开了艺术大门。

云课堂让剪纸艺术在小镇“开花”

10月13日,记者来到长沙市岳麓区第五实验小学看到了正在上剪纸课的张询。只见她一手拿着红纸,另一只手拿着剪刀,来来回回中,一方平展的红纸就变成了一幅精美细致的窗花。而学习到这堂剪纸课知识的,除了教室里的50名孩子外,还有分布在莲花镇各处5所村小里的近200多名学生。

非遗剪纸进园对学校的作用(用一把剪刀打开万名孩子的艺术大门)(1)

这是莲花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利用互联网冲出重围的方式之一,而张询则是这场突围战的最佳助力者。

2021年,莲花镇按“1 5”的模式,以岳麓区第五实验小学为主校,捆绑桐木小学、五峰小学、云坪小学、金塘小学、龙洲小学5所小规模学校组建了“莲花镇网络校联体”,针对农村学校缺专职美术、音乐、体育老师的现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适龄儿童入学提供强有力保障。张洵的剪纸课就是“莲花镇网络校联体”的明星课程之一。

“乡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天分和可塑性是一样的。”张询告诉记者,支教期间,她通过近30堂剪纸课让上千名学生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接下来我想出一本专门针对乡村孩子的剪纸教材,从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让孩子们能将身边接触到的大自然用纸剪出来。”

和孩子们造出一个“纸世界”

张询第一次踏上美术课堂时只有20岁。“我喜欢剪纸艺术,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够领略剪纸艺术的魅力。”张询告诉记者,最开始我只是把剪纸融入到美术课程中,发现学生们很喜欢这门艺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基本形成了人人有剪刀、个个会艺术剪纸、生生有作品的局面。

2014年,张询在长沙博才中海小学设立了集剪纸教学、剪纸展示于一体的张询剪纸工作室。“这间教室是博才中海小学的校长特别允许开办的。”张询笑着说,“校长非常支持我的非遗传承事业,也希望我能带着孩子们创作新的作品。”

非遗剪纸进园对学校的作用(用一把剪刀打开万名孩子的艺术大门)(2)

任教期间,张询也确实不负众望地带出了一批心灵手巧的“剪刀手”。孩子们用剪纸作品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也记录着自己想象的世界。

在张询的工作室里,地面上摆放的是学生们创作的“长沙古城”,他们把长沙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做成立体的效果;黑板上粘贴的是“长沙小吃”系列、“长沙嗲嗲身体好 长沙娭毑老来俏”系列、“长沙马王堆导引图”系列等等;桌面上摆放的是张询创作的“长沙童谣”剪纸连环画、学生创作的“24节气古诗配图”,以及老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的以“长沙马王堆漆器”元素为主的童装设计。一间小小的工作室,汇集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记录着剪纸这门中国传统手艺的传承故事。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通讯员彭毓妍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