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

您的关注是小编写作的动力,如果方便,请您随手加个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春晚,岳云鹏和孙越说了一段相声,其中说到了对联添字。其实,对联添字和诗歌添字差不多,添的好,能使原来平庸的句子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添的不好,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1)

有这样一首宋诗:

柳向湖边绿,桃花映水红。

山藏三百诗,云锁一高峰。

中国的古诗是最讲究有画面感的,咱们在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时,就能感觉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2)

可是上面的这首宋诗没有渲染,严重缺失画面感。有个明代书生看了不满意,就试着给每句诗前面加上两个字:

依依柳向湖边绿,灼灼桃花映水红。

隐隐山藏三百诗,重重云锁一高峰。

这一添,诗味大增,变得动感十足。“依依”描写了柳之态,“灼灼”绘出桃花之艳。“隐隐”和“重重”表现出了空山的幽静和云雾缭绕,一动一静,可谓相得益彰。

唐朝李义府有首五言诗: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此诗很不错,前两句脑洞大开,后两句因景生情,前后相互呼应,表现出诗人的心情,又能引发读者的联想。

唐人张怀庆对这首诗也不甚满意,也在每句前各加两个字:

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对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

这样一加,看似对原诗内涵作了充分的修饰,其实是佛头着粪,把个人理解强加进去了,反倒没了原诗丰富的意境。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3)

古人不乏促狭鬼,时不时也会借添字恶搞一把别人的诗。宋汪洙《神童诗·四喜》是中枪最多的一首。他的原诗是: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生四大喜事,有人还不满足,想改一改,让喜事喜到极致: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童生金榜题名时。

果然是喜上加喜了。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4)

大汉奸汪精卫曾是个爱国热血青年,1910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去刺杀清朝摄政王戴沣,失败被捕。在狱中,他毫不屈服,提笔写道: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这首诗里充满万丈豪情,表达出他不怕牺牲,从容就义的决心,很快就在全国流传开来。但到了抗战时期,汪精卫奉行投降主义,成了臭名昭著的软骨头、大汉奸。诗人陈剑魂也很应景地在这首诗里添了几个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块,终惭不负少年头。

区区几个字,便让汪精卫的一副“小鸡拉屎——先硬后稀”的汉奸嘴脸跃然纸上。

字添在诗首,还算正经,要是放在诗脚,就很容易把整首诗带偏,偏得几匹马都拉不回来。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5)

从前有一叫花子沿街要饭,有个老者问他:“你一个五尺男儿,不缺胳膊少腿,怎好意思到处要饭?”叫花子听了,并不感到羞耻,而是从怀中掏出一截筷子,在地上写道:

朝吃千家饭,夜宿古庙亭,

未犯朝廷法,任我天下行。

写罢,还洋洋得意地冲老者笑。老者不说话,捡起一根树枝,在每句诗后添了两字:

朝吃千家饭,不饱;夜宿古庙亭,盖草;

未犯朝廷法,犹好;任我天下行,狗咬。

叫花子看了直接石化。

更有高人,把宋汪洙的《四喜诗》加字直接改成了《四悲诗》:

久旱逢甘雨,几滴;

他乡遇故知,情敌;

洞房花烛夜,隔壁;

金榜题名时,梦里。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6)

以上给诗添字都是有意为之的。要是无心插柳,那跑偏的就更厉害了。

刘宝瑞先生有段经典传统单口相声叫《天王庙》,里面的教书先生无意把两首不相干的诗读到一起,结果不单抢吃了一碗凉粉,还吞下了十五斤大翔。不知道这个段子各位听过没有?

没有的话,您不妨去抽时间去听听。

五言绝句最常见的写法(正经一首好诗添几个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