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唐代一大书法家八十岁仍在发挥余热)

“致仕”又称乞骸、悬车,致即交还、仕通事,致仕的原意就是交还官职,听着蛮高大上的一个词,其实说的就是古代官员退休的那些事儿罢了。

但致仕与现代意义的退休截然不同,现代官员退休薪水照拿,各项福利补贴一个也不能少。而古代的致仕官员,有的在将职位交还的同时,俸禄从此也停发了。不过官做到一定级别,统治者也会酌情照顾,如唐王朝时就规定,官至五品致仕,可享受半俸的特殊待遇。但是官品越高,在上位的人就越少,可以享受半俸退休的官员毕竟是少数了。

唐朝中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唐代一大书法家八十岁仍在发挥余热)(1)

如此一来,在职的官员就不愿意致仕,或者拖延着不退休,在位一天,至少可以有一天的薪俸可以拿。按《礼记》“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规定,官员七十岁就到了退休年龄有法可依。虽然古代的平均寿命达不到七十,但官员有俸禄,物质生活充裕,无病无灾活到七十也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身体健康仍允许,统治者仍会挽留一些年高德劭者继续为国为民奉献余热。

武则天在位时期有个叫侯知一的兵部侍郎,到了七十岁却不愿意退休,收到朝廷下发通知他致仕的文件,立即上表章称自己虽然已经七十了,但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再坚持干几年不成问题。为了说明自己所言非虚,侯侍郎在朝堂之上当众展示了一下健康情况——“踊跃驰走,以示轻便”。七十岁的糟老头,为了不退休,竟然在朝堂上秀了一把折返跑。这一幕场景如果让国足队员看到,估计得羞愤死。

侯侍郎这番卖力的表现,往高大上里靠就是老当益壮,再不济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而在当时一些人眼中看来侯侍郎此举却是厚颜无耻,有人抨击道“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甚至有人干脆就批判为“兽心人面”。

唐朝中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唐代一大书法家八十岁仍在发挥余热)(2)

侯知一不知二,他不过才七十岁就被人讥讽为人面兽心,估计死的心也有了。而另一位大书法家柳公权八十岁了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余热,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正月朝会上,年纪最长的柳公权当仁不让的被群臣推举为带头老哥,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恭贺新年佳节。举行仪式的大明宫含元殿座落在十五米高的一个土坡上,殿前有长七十余米的台阶。八十岁的柳公权从殿脚处拾阶而上,中途不停歇一口气爬上了大殿,顾不得腿脚酸软,口称万岁拜舞于尘埃,率领群臣给唐宣宗贺新春——元天首祚、景福维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与天同休!

“圣敬文思和武光孝”是宣宗尊号,柳公权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老眼昏花,一不留神将“和武光孝”错念成了“光武和孝”,在庄严肃穆的大场合闹了个天大笑话。

唐朝中期成就最大的书法家(唐代一大书法家八十岁仍在发挥余热)(3)

宣宗哭笑不得,只得“罚一季俸料”了事。柳公权八十岁有这样的体能实属不易,德宗朝官员于颀升任兵部尚书时还不够七十岁,结果在朝堂上摔了个跟头,是金吾卫上前搀扶这才爬起来。御史立即弹劾他明知身体出了状况却不及时向组织部门汇报,于颀无奈只得以太子少师之职提前退休。

柳公权随便给人写篇墓志就收入不菲,自然不会在乎这三个月的工钱,但事情一传出,仍是引得一片惋惜之声。撑到八十仍不知退止至少会被人讥讽为恋栈,柳公权因此晚节不保令人感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