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文/杀手里昂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对于科幻电影还真是念念不忘,《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已经是他拍的第四部科幻片了。前三部分别是:1983年的处女作《最后的战役》,1997年的《第五元素》,以及2014年那部充满哲学思辨的《超体》。特别是《第五元素》,就算是在科幻电影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影片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即使现在的观众去看也绝不过时。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1)

吕克·贝松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在他还是七八岁的小孩时,因为父母都是潜水爱好者,就把他带到希腊的一个小岛上去潜水。那时候,岛上的人全都讲希腊语,没有人可以说话,岛上没有电视,没有音乐,什么玩的都没有,唯一有的只有石头。幼小的吕克·贝松每天只能和石头玩,幻想小石头一会变成小乌龟,一会变成太空飞船,靠自己的想象力来弥补现实的贫瘠。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示出吕克·贝松天才般的畅想。影片开头展现珍珠人生活状态的段落简直脑洞大开,珍珠人早上起来之后用珍珠洗脸,转换兽吃掉一颗珍珠之后随即就会拉出更多的珍珠,种种设定不仅想象力丰富,还充满了童真童趣。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

导演为观众建立起一个无比浩瀚璀璨的宇宙观。影片将故事背景放置在28世纪的太空宇宙,吕克·贝松为影片故事创建了一个主要场景——千星之城,作为汇集所有顶级科技元素于一身的星际大都市,这里集中了3236个外星种族、5000种通用语言、2000万太空居民,并且,像华尔街,科学城,联合国,百老汇等这些元素都会在电影中有所呈现。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3)

有趣的是,导演在影片中创造了多维宇宙空间,角色可以轻松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片中韦勒瑞恩(戴恩·德哈恩饰)和洛瑞琳(卡拉·迪瓦伊饰)闯入异星文明的大商城里,从黑市交易中抢夺转化兽,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观影经验,也让这次冒险显得更加紧张刺激。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4)

与以往好莱坞科幻太空片的暗黑系宇宙不同,《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呈现的是一个色彩明亮的星际宇宙,不是以往科幻片中经常呈现的人类与外星生命的对抗,这也是吕克·贝松最具童心的地方。在他的科幻世界里,大部分外星生命都没有侵略性,崇尚和平友善,比如温顺祥和的珍珠人,对自我身份困惑的舞女泡泡,甚至就连那三个长得像鸭嘴兽似的外星情报达人,也是人畜无害,萌萌哒。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5)

如此庞大的宇宙观,需要靠坚实的特效技术做支撑。其实,早在拍《第五元素》的时候,吕克·贝松就想把《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故事搬上银幕了,无奈20年前的特效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将心目中众多外星人角色呈现到大银幕上。直到2009年,吕克·贝松看到《阿凡达》的上映,才觉得时机成熟了。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6)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的特效团队请来了曾经服务《阿凡达》、《星球大战》、《权利的游戏》的三个国际顶尖特效公司。全球最顶尖的特效公司都在一起合作做这部电影,很多特效镜头并非全部用CG技术,而是真人与CG技术想结合,比如那三个外星情报达人,是三位演员连续八周跪在地上拍摄完成的,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很有趣。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7)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总共有2700多个特效镜头,比《阿凡达》还多了700个。如果说,《阿凡达》改变了全球观众的观影习惯,带来一场电影工业的革命。那么,《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则通过顶级视效的呈现重新刷新了观众的宇宙观。其实,看这部电影,光看那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