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目”部的两个汉字:“䁵、眩”。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䁵”是生僻字,不详细说;“眩”是通用字,收录在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是本课的重点汉字。

1、䁵。读音有两个:

(一)biǎ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䁵,儿初生瞥者。从目,睘声。”形声字。本义是小儿初生眼睑遮蔽眼睛。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1)

(新生儿不睁眼)

王筠《说文句读》:“瞥,目翳也。案:翳非病翳,乃睑蔽其睛也。故老云:儿生三日后乃张目。”从医学常识来说,新生儿一般在七天之内会睁开眼睛。䁵指的是新生儿未睁眼的状态。

䁵还指“回视”。《龙龛手鉴·目部》:“䁵,《玉篇》:‘迴视也。’”徐锴《说文系传·目部》:“䁵,谓转目视人也。”

(二)huán。这个读音出自《集韵》,用法有二:

(1)大目貌。《集韵·删韵》:“䁵,大目貌。”

(2)闭目。《古文苑·王延寿<王孙赋>》:“突高匡而曲頞(è,鼻梁),䁵[目 贝]历而隳离。”

䁵的小篆写法如图: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2)

(䁵的小篆写法)

2、眩。读音有三个:

(1)xuà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眩,目无常主也。从目,玄声。”形声字。本义是眼睛昏花,视物摇晃不定。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3)

(眩)

这里的“目无常主”,《释名·释疾病》:“眩,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摇摇然不定也。”常主,犹言固定的目标。

《方言》卷三:“凡饮药、傅药而毒,东齐海黛之间谓之瞑,或谓之眩。”钱绎《方言笺疏》:“中药毒而昏迷谓瞑,亦谓之眩,或谓之瞑眩,皆义之相因也。”《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引郭璞云:”眩瞑亦通语也。然则药之攻病,先使人瞑眩愤(愦)乱,病乃得瘳。”如果药物不先使人眩晕(猛烈),疾病就无法治好。

《战国策·燕策三》:“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两旁的人赶过来把荆轲杀了,秦王头昏目眩了好久(吓的)。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4)

(荆轲刺秦)

《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所以眼花)。这也是成语“头晕目眩”的出处,指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头脑发晕,眼睛昏花;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这里的“眩”,用的是眩的本义,即:眼睛昏花,视物摇晃不定。注意,它跟下面第(2)条的因病而晕、晕旋之义是有区别的。

本义之外,眩还有其他用法:

(1)乱;迷惑。《广雅·释诂三》:“眩,乱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周语》:‘观美而眩。’李善注《景福殿赋》引贾逵注云:‘眩,惑也。’”《礼记·中庸》:“敬大臣则不眩。”敬重大臣,处事就迷惑慌乱。也指欺诳。黄侃《尔雅略说·论<尔雅>注家三》:“眩,欺诳人也。”刘禹锡《贾客词》:“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2)晕,晕旋。《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掉眩巅疾。”这在人体的变动是眩晕和巅顶部的疾病。《后汉书·姜肱传》:“肱卧于幽闇,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姜肱卧在幽暗之处,用被子盖住脸,说是患了头眩的病,不能吹风。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5)

(晕旋)

(3)通“炫”。耀。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眩,假借为炫。”《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成玄英疏:“丘见先生,眼为眩耀。”是我眼花呢?还是真的呢?

(二)huàn。这个读音出自《集韵》。通“幻”。幻术;变幻。《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眩,与幻同,术也。即今吞刀吐火,植瓜种木皆是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目部》:“眩,《汉书》借为幻字。”《史记·大宛列传》:“汉使还,而后发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汉朝使者归来,安息派使者随汉使来观察汉朝的广大,把大鸟蛋和黎轩善变魔(幻)术的人献给汉朝。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6)

(魔术)

(三)juàn。同“衒”。读音出自《集韵》。行卖。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自衒,古文眩二形同。《说文》:‘行且卖也。’”《集韵·霰韵》:“衒,行且卖也。或作眩。”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7)

(行且卖也)

眩的小篆写法如图:

眩字结尾的四字成语(说文解字第635课细说)(8)

(眩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35,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