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

国民作家鲁迅,青年弃医从文,写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影响了一代人,他的众多作品除了耳熟能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内心深处的震撼。他地文字能把人的“小”惊出来,让你审视自己,直面人生。

鲁迅的杂文很多,大多也都是短篇。对于小说,鲁迅说:“大约全仰仗在之前看过的百来篇国外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影响鲁迅小说的写作的100篇国外作品被收集在《他山之石》这本文集中,由鲁迅博物馆前馆长陈漱渝和鲁迅博物馆研究员姜异新共同编撰,为我们分析和再现国外著名作家的多篇经典作品。

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1)

一、留学日本,阅读和翻译国外小说

鲁迅曾经在日本留学有六七年的时间,作者梳理了鲁迅在日本的三个阶段

1、1902年4月30日至1904年4月30 ,东京弘文学院修习语言

2、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仙台学医

3、1906年3月至1909年9月,东京从事文艺运动,这一阶段被解读为鲁迅阅读史上的关键阶段

在1906年鲁迅弃医从文,因为有了日语基础,又精通英语的鲁迅开始翻译国外小说,比如法国的雨果。早在1902年初次留学东京的时候,鲁迅就跑遍日本多地,寻看当地作家文学作品。

后来,由于日语的精进,鲁迅又读了很多的翻译作品,从小爱读小说的鲁迅开始对《波兰衰亡史》开始关注波兰文学,对《印度蚕食战史》开始关注印度文学。

广泛的接触外国文学作品让鲁迅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优秀的书籍,比如《匈牙利文学史》和长篇小说《魔衫》等。

在日本,鲁迅因为想阅读原版的俄文书籍,还学过一段时间的俄语,俄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很大,他最喜欢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也很喜欢这位俄国作家的小说,在他的影响下,鲁迅后来写了《祝福》。

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2)

二、 阅读,是每一个作家的毕竟之路

有作家说过:“作家的职责就是阅读和写作”。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能有机会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很幸福地事情。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大量的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这让他对文学以及文学之外的东西,产生了很深的思考。

书中收集了一篇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音乐家杨珂》,故事讲一个杨珂这个男孩子生下来就是体弱多病,随母亲住在农田主的屋檐下,8岁的时候就帮人放羊,没有吃的,就

田野中寻找吃食。

即便是这样的杨珂,他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总是问妈妈田野间是谁在演奏,还会自己做一把简陋的大提琴,拉不出声音。

杨珂最大的愿望就是摸一下农田主仆人的那把小提琴,就是摸一下。杨珂躲在大树的后面,看着那把放在厨房门口的小提琴。杨珂被抓了,大家以为他想偷东西,被人一顿毒打。

等妈妈把杨珂接回家,临死前的杨珂问妈妈:“是不是死后上帝都会送一把小提琴?”妈妈说:“是的”。

农田主的女儿从意大利旅游回来,赞美意大利的美。

此时,杨珂的坟头,只有赤杨的叶子在簌簌地发响。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底层人民,仿佛全世界都一样。所以,当喜爱文学的人们先一步觉醒,文学就变成了武器,引导和激发民族对公平和生命的更多的诉求。

作家,肩负叫醒民众的职责。

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3)

三、写出来,像呐喊一样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文章主要记录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笔触犀利,多用白描。有对旧时中国社会制度的鞭挞和揭发,通过小说来揭露深层的社会矛盾,表现出作者对底层民众的关心和同情。

鲁迅作品中有剖析民族性的故事,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真正的战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挖掘的过程。那些大师们通过写作来挖掘人性和剖析自我。给世人以警醒,这也是呐喊,用文字呐喊。

《诗经.小雅》中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句子。意思是:“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磨琢玉器”,利用他人改善自己的缺点,或者说别国贤才可以为本国效力。

在鲁迅的文学,正是由于读了众多的国外文学作品,才点燃了他的文学世界,借他山之石,为己所用,雕琢除了众多好文章,也就是文字之玉。

文学本身具备影响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喜爱文学的原因。

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鲁迅读过的100篇外国作品)(4)

《他山之石》两位作者先后在鲁迅博物馆任职,对鲁迅及鲁迅文学研究至深,通过鲁迅阅读过的100篇国外文学作品,分析出这些作品对鲁迅的影响。

文学是一条很长路,希望喜爱文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他山之石”雕琢成自己的文字之玉。大师的作品,永远是灯塔般的存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