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发生在孙权斩杀关羽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1)

时操从摩陂班师回洛阳,闻东吴送关公首级至,喜曰:“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阶下一人出曰:“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操视之,乃主簿司马懿也。操问其故,懿曰:“昔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东吴害了关公,惧其复仇,故将首级献与大王,使刘备迁怒大王,不攻吴而攻魏,他却于中乘便而图事耳。”操曰:“仲达之言是也。孤以何策解之?”懿曰:“此事极易。大王可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礼;刘备知之,必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二处若得一处,那一处亦不久也。”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2)

操大喜,从其计,遂召吴使入。呈上木匣,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言未讫,只见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众官急救,良久方醒,顾谓众官曰:“关将军真天神也!”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操愈加恐惧,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操自拜祭。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张昭得知孙权杀害了关羽,认为此举必将激怒刘备并引发战争。张昭向孙权建议,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以此将杀害关羽的责任转嫁到曹操的身上。孙权依计而行,命人将关羽的头颅送到了洛阳。不过,张昭的计策被司马懿识破。在司马懿的建议下,曹操下令以王侯之礼将关羽葬于洛阳南门之外。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司马懿口中的“誓同生死”, 意为发誓同生共死。形容关系密切,不能拆散。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5)

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小说中提到的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的故事情节有真有假。首先,关羽的头颅被送给了曹操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吴历》载:“权送羽首于曹公,(曹操)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小说中提到的张昭献计及司马懿识破孙权图谋这两个情节却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无论是《三国志》及《晋书》的相关传记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可以断定这两个情节都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6)

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显然是想将杀害关羽的责任推到曹操的身上,但这个主意并不高明。理由很简单,曹操与关羽的交战地点是在樊城一带。而当关羽离开樊城返回荆州时,曹军也并未尾随追击,关羽最终是死在东吴的手里,孙权始终罪责难逃。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7)

在看完这段历史后,有读者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关羽被杀后,如果孙权不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而是直接将关羽的遗体送往益州交给刘备,刘备是否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呢?虽然这仅仅是个假设性的问题,但也颇有令人思索之处。这里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8)

如果孙权将关羽的遗体交还给刘备,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向刘备示威,是一种炫耀,表达了与刘备势不两立、对抗到底的决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势在必行,战争将难以避免。其次,孙权在送还关羽的头颅(或遗体)的同时,将责任推到曹操头上,效果要比直接送给曹操好一点。至少孙权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刘备提出种种理由,将责任推到曹操的身上,并掩盖关羽被杀的经过,或者谎称关羽是在战斗中阵亡,而并非在被俘后被杀。

三国成语故事偃旗息鼓(三国成语故事誓同生死)(9)

不过,这么做的结果最多也只能推迟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间。因为占据荆州是实现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规划的关键一环。刘备要贯彻“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就必须夺回荆州。哪怕是关羽侥幸逃了回来,刘备的夷陵之战也势在必行。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