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凿井给百姓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辉县故事共工凿井)
共工凿井,恩泽后世
安国柱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太行山南、黄河北岸一带居住着一个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共工。部落以种植业为生,兼之放牧和渔猎。部落都城在今辉县东南的孟庄附近。
共工所居之地南部有黄河,时常泛滥;西北部是高山峡谷,每逢雨季,山洪暴发,冲毁土地和村寨。洪水的泛滥,给共工部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共工治水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只有石铲、木棍等,劳动十分繁重,关键是每到洪水过后,原来清澈的河水浑浊了,还有草末树叶和动物腐尸烂肉,人们饮用后,疾病流行,身体羸弱。还要命的是共工部落修筑河堤挡住了洪水,水向下游奔去,下游的部落不满了,又发生了无数次部落间的战争。与颛顼部落一战失利后,共工回到自己的营地,想着自己的臣民在战场上挨打受欺的场景,内心的怒火在五脏六腑间乱窜,他端起一碗水,仰头就喝,想用水来浇灭他内心的火焰,没想到那水又苦又涩,还有股酸臭味,共工怒上加怒,将口中之水朝门口狂喷出来。没想到,那水正吐在一个挑帘而入的人脸上!
这个人是谁?相柳氏也!
相柳氏足智多谋,勤劳忠勇,是共工得力的助手,也是最亲近的心腹。这时两人都有些尴尬,错愕之际,相柳氏急忙长跪在地,询问君王有何烦恼?
共工道:洪水泛滥,战事不利,我部落总是吃亏,莫非这是上天的安排吗?
相柳氏:我们的战士本来就很疲惫,又受疾病的困扰,力气根本就没有对方的大,才导致失败的。
共工说:我多年来为治水殚精竭虑,造福广大百姓,怎么上天就不体谅我们呢?
相柳氏道:君王治水有方,功绩丰伟,百姓无不拍额称颂,一时不利,君王不必过于担忧。
共工:每到洪水过后,混水让人生病,长此下去,我们部落还能生存下去吗?
相柳氏走出去好远,还能听到共工在帐内的叹息声。
几天后,相柳氏兴冲冲地跑到共工帐内,高喊:君王大喜!
共工道:混水不清,百姓疾病不好,能有何喜?
但见相柳氏奉上一个瓦罐,说:君王且饮此水。
共工仔细凝视,却见那水清澈无比,更有一缕幽香漂浮于鼻噏之间。共工双手擎起瓦罐,微微仰起脖颈,双唇紧贴瓦罐沿口,将一口清水吸入齿间,噙在口中,龙舌翻转,细细品咂,果然觉得那水清甜入肺,沁人心脾!
“真乃好水!”共工赞叹不已,又问:“此水从何处而来?快点告诉我!”
相柳氏见共工高兴,又着急询问,有意卖下关子,说道:“君王莫急,容我慢慢讲来……”
原来前日相柳氏回去之后,也是彻夜难眠,身为臣子,一要与君王分忧,二要为百姓解难。明知百姓生病,与混水有关,但如何才能将这混水也治治呢?
突然,相柳氏脑子里灵光一现,九山西边有苏山,山下泉水常年不断,不知道现在变混没有。想到此,他翻身而起,跑向小山脚下。只见岩石间清泉汨汨流出,十分清澈。相柳氏捧了一口尝尝,水润唇舌,轻柔无比,滑流入胃,舌尖尚存甘甜,腹内甘泉汩流,犹如暑天之秋风于林间流连忘返!。他不禁大呼,君王无忧了,我部有救了。
真是好水呀!听完相柳氏诉说来龙去脉,共工欣喜不已,正要封赏相柳氏,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愁锁眉头,又沉默不语了。
相柳氏问:君王得此甘泉之水,难道还有什么不如意吗?
共工道:此泉水虽然甘美,但苏山离都城有二十里之遥,取之自是不便,更何况那泉水潺潺细流,怕也难满足我部所有百姓呀!
相柳氏闻言,哈哈一笑说:君王莫愁,我知道您想的是全部落的百姓,走,我们出去看看。
城墙外,原来取土时留下的几个大坑内,积满了污水,还有树叶草末漂浮其上。共工看了好一阵,不明白相柳氏是什么意思。
相柳氏说:君王,山中有泉水,地下也有泉水,这里的水没有污染时是不是很清澈?
共工道:对呀,有人不去河里取水,就来这里吃水。
相柳氏问:他们是不是没有生病?
共工明白了,说:你说我们挖土寻泉?对啊,这倒是个主意。
这时,相柳氏反倒有些踌躇不定地说:只不过,多少年来,我们的饮水都是上天赐给,倘若掘土寻泉,会不会触怒了神灵怪罪下来?
共工说:为了部落百姓,上天肯定会同意的。
第二天,共工沐浴更衣,亲手摆放三牲供品,烧炉焚香,三跪九叩之后,对天祷告说:我共工部落多年来深受洪水灾害,所饮之水甚是难咽,入腹成病,百姓体弱,不得已,我共工决定在此掘土取水,神明在上,敬请明鉴,若有得罪上天之处,十罪万罪,我共工一人承担,千万别连累百姓。
祭祀完毕,共工带领百姓挖坑寻泉。三天后,人们挖出了一个一丈见方,深有丈余的大土坑,泉水不断的涌出,水位不断上涨。开始水很混浊,但是,过了一夜,却变成一泓清澈的泉水。
共工端着部下取来的泉水品尝了一口,不由赞道:好水啊好水!不亚于山泉之水。
相柳氏说:君王,这种新的水源叫什么名呢?
共工想了想道:横挖,竖挖,就叫“井”吧。
部落百姓喝着甘甜的井水,雀跃欢呼。不料当天夜里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而共工所挖之井被冲得稀里哗啦,面目全非,坑壁塌陷,污水盈池。
有人私下说是不是我们挖土寻泉,得罪了上天?
共工慷慨激昂地说:天意就是民心,百姓的希望上天也会同意的。为了生存下去,我们还得挖土寻泉。
共工总结了上次的教训,终于又挖了一口真正意义的井,口小肚大,深及丈五尺,泉水很快就汇聚了丈来深。共工又把井口垫高了三尺,防止雨水流入,又用树枝编了一个盖子,盖住井口,防止有人失足落井!
井凿好了,百姓们身体逐渐强壮了,共工部落愈发兴盛强大了。共工陶井技术后来遍及九州,惠及华夏万代。
共工凿井也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来源: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