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全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在中国,但凡接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知道鲁迅先生。然而所谓的“知道”也仅仅限于读过他的几篇文章,或听得他的一些事迹,或是他“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称号……大多人对其本人的一生缺乏了解,以至于对鲁迅先生产生了很多的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七律,说起鲁迅的诗,这首诗可能是流传最广的了: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五、六两句。然而这两句到底什么意思,不少人却理解错了。其中的“千夫”所指为何,“孺子牛”所指又为何,不少人心存疑惑。
不少人觉得,“千夫”指的肯定是坏人,而“指”是指责的意思,鲁迅先生这是要横眉冷对这些坏人对自己的指责。如果这句话真的是这个意思,那此文就算不上是完美的七律,因为它在对仗上就显然是有瑕疵的。
所谓“千夫”指的是群众,“千夫指”在这里是一个名词,指的是被群众唾弃的人。鲁迅对这些人“横眉冷对”,铁骨铮铮,巍然屹立。
后一句“孺子牛”中的“牛”肯定是名词,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俯首甘愿做百姓们的孺子牛。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做“孺子牛”呢?这是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鲁迅在此,也甘愿为了孩子做孺子牛,显示了先生寄希望于民族的未来。
同时“孺子”在这里可引申为普通百姓,可见鲁迅先生作为民族的脊梁,恰似那“蜡炬成灰”,让后人站在他的脊梁之上,去实现民族的兴旺。只有这样理解,千夫指和孺子牛才能完美地对上。
我们把这14个字拉通来理解就是:我要横眉冷对那些被众人所指的坏人,俯首甘愿为百姓做孺子牛。诗中鲁迅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指责,他不是被动地横眉冷对,而是主动的做一个斗士。这就是两种不同理解的区别之处。
事实上,这首诗除了这个以上这个千古名句外,其它几句也很有水平的。首联是一组高级的发牢骚:运气不好我有什么办法,经常四处碰壁。次联,写自己当前的窘境,写得十分生动:我戴着破帽子,遮住脸,穿过闹市,就像是一艘会漏水的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最后的落笔,看似是说自己打算什么都不管了,不管它春夏秋冬,其实是一种诙谐的自嘲。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1932年10月份,当时很多正直的作家被打压,鲁迅的处境也很险。一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来上海的哥哥郁华。郁华也是是著名的画家和诗人,而且郁华一直倾向于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所以郁达夫请了柳亚子和鲁迅作陪。
这次宴席上,作陪的柳亚子先生请鲁迅先生写幅字。过了几天,鲁迅便凑成一首七律送给柳亚子。这就是这首诗的创造背景。
作为一个作家和民主革命战士,鲁迅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读鲁迅的作品时,切不可作寻常观。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应透过表面,去挖掘深层次的意蕴。
品读后思考:我们要多方面把握,读懂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鲁迅
在大多数人看来,鲁迅的形象是刻板单一的。他善于运用尖锐直白的讽刺、擅长辛辣地抨击封建礼教,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等等。但这些伟大在无形中却把鲁迅给神化了。光知道这些,对于了解鲁迅的作品跟鲁迅的思想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他。
鲁迅的这套作品集非常值得品读,他用文学实力,把一部散文集,活脱脱的幻化成了一幅描绘当时那种压抑的旧时代礼教文化的环境,以及当时人们的悲凉生活状态。这里所说的悲凉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单指穷人,像是百草园里先生的父亲,范爱农这样的本不需要为生计奔波的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同样过的悲凉,无奈。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学习教材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腊叶》《范爱农》《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等七八篇散文或杂文,还要学习《孔乙己》《药》《风波》《祝福》《铸剑》等七八篇小说作品,这全部都是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上呈现的。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了鲁迅的《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虽然5篇内容的全部我们不得而知,但就是《拿来主义》和《记念刘和珍君》这两篇文章的分量也决然不轻。
现在这套鲁迅作品集58元6册,非常合算,折算下来一本不到10块钱,想要深刻了解鲁迅的,就多读读鲁迅的作品集吧。意义非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