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真的会捉鬼吗(道家是如何区分仙)

道家真的会捉鬼吗(道家是如何区分仙)(1)

关于道家“神气”这个术语,算是黄老道家比较古老而专业的道学名词。象《阴符经》、《胎息经》、《黄帝内经》、《心印经》等等黄老道家的经典,是会经常用到这些名词。

前面说过,道家的丹道文化名词,有其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文化脉络存在。我们发现,越往中古近古的丹经,则从神气、阴阳、性命这样的名词,慢慢演变为性情、铅汞、水火、龙虎、男女、彼我等丹道术语。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流派,所运用的术语也是有所区别的。

如果把不同时代的经典,所出现的特殊语言,能够作些总结归纳,通过这一文化现象,既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经典的内容,也对道家道教的伪托丹经,起到一些甄别的作用。

上古的道家论阴阳,一般是用神气,这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痕迹。汉唐以后的丹书,逐渐演化为性命、铅汞来替代阴阳。大抵从唐崔希范《入药镜》开始,明确提出:“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的表达形式,这似乎是有鉴于大众修真走向了执泥己身的情况,而不得不强化先天真神、真铅,以提醒大众修真不堕入歧途。相传吕祖就是“因看催故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的。

道家真的会捉鬼吗(道家是如何区分仙)(2)

关于黄老道家论神气,按照传统道家文化演变的规律,这样的词汇,主要用于上古的道家著述当中。其理论源泉跟《易经》的阴阳观相一致。走向隐晦的唐宋道家文化,逐渐建立的道家学说,对阴阳的表达,出现了很多特定的术语,一般是以气为阳、为彼、为女、为命、为情、为戊、为坎、为壬水,为先天的道气、真心、不神之神、真神。

以性为阴、为我、为男、为神、为性、为己、为离、为癸水,为后天的人心、私欲之心。它们都是传统道家文化用来表达“道”生万物的阴阳构成模式的体现,才有了如此多的具有特定内涵的道家术语。

早在《易经》中就已经明确了万物皆由阴阳构成的二元模式。故《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就是天道。这在人身来讲,道家认为生命的诞生,必定有一个阴阳的结构,这个阴阳在人心来讲,就是神气。所以经文说:“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

黄老道家的气是指的道气,是无极之始赋予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古人形象地描述这种气的特征是:“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也就是说,这个长存的道气,也叫“物”,它比世界上的任何东西还要早。它既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是“至虚而含至实,至无而含至有”的一种状态。就好比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真实地存在的一种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是永久性的存在,不会随着四季的变换而有所改变,这就是黄老道家对道气的理解。

道家真的会捉鬼吗(道家是如何区分仙)(3)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原始无极的道气,是由无极的道气演化到有极的太极状态。道家的无极,是万物之始;道家的太极,是万物之“母”,这两者,又叫做“玄之又玄”。

太极是用来表达道的,太极含动静之机,阳动则阴动,是为太极,阴静则阳静,是为无极。故无动静之机,我们体悟不到道是什么。太极“可以为天下母”,这个“母”是指的“太极”孕育万物的道理。“母”是孕育的意思,不是指的母亲。

道家认为,阴阳是人的属性,只要有命气在,人的生命就不会死掉。所以道家说:“一毫阳气不尽不死,一毫阴气不纯亦不死”。推而广之,修炼到真神的主宰,达到纯阳者,则为仙。顺其自然之道,直到阳尽纯阴者,则为鬼。未到油尽灯灭,阴阳间该者,则为人。

故道家按照阴阳动静的变化,来决定仙、鬼、人的不同身份。这是道家对具有不同属性的三种灵性的表达,而处于中间的人类的生死抉择,就是道家的修仙道与入鬼道的理解。如此看来,做人、成仙、入鬼道,完全看修真者能否能够固守先天的本真,能不能钻破阴阳孔窍,用阴阳颠倒之术,将“此般至宝家家有”的“不神之神”去修真。故道家修道的玄机,在于识别真无真有的“玄关一窍”,而求得自在的“内有神德居”的真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