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面的梅长苏最后怎么了(琅琊榜说梅长苏)
文/重流年
萧景睿吐槽言豫津: 你比一千只乌鸦还聒噪。
跟温顺安静的萧景睿相比,言豫津的确显得闹腾了点。
他贪玩爱动,没心没肺,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简直是唯恐天下不“闹”。
他既想赢得霓凰郡主的芳心,又爱慕才貌双绝的宫羽,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到处翩翩乱飞。
荒唐加上不靠谱,似乎是言豫津身上的标签。但这只是他的表面。
真实的言豫津,其实是嬉笑中有大智慧的人。
▲鲜活灿烂
说句不好听的话,苏兄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人,你也好,我也罢,我们再风光无限,也是没有资格当他知己的。
梅长苏跟誉王走近,萧景睿为此郁闷难过。言豫津的这句话,虽有点残忍,但却是一片苦心。
梅长苏“麒麟才子”的盛名,言豫津早已打听过,不过是琅琊阁主放出来的。
而且,以梅长苏的能力,还有江左盟的势力,梅长苏不可能是到了京城才知道,也不可能逃不过誉王和太子的追逐。
他提醒萧景睿,苏兄是个跟他们不一样的人,他的心到底有多深,有多硬,那里面到底装着什么样的想法,是根本看不透的。
对一个看不透的人,过于心实是不明智的。如果还像以前一样,热辣辣地把他当成好朋友,将来免不了要吃亏受伤害。
在言豫津看来,梅长苏已明显要卷入纷争,他将来要站哪一边,自己无所谓,但对于萧景睿来说,却没有这么简单。
自己的爹虽有侯位,但挂的是闲职。可萧景睿的爹是武臣之首,朝廷柱石,储位是历代皇家最大的一件事,哪能那么容易置身事外。
所以,萧景睿不跟梅长苏保持距离,那么他有可能会面对,谢府和梅长苏立场相反的问题。
在动荡不安的时局里,言豫津能劝得了别人,自己心里自然也有谱。
面对梅长苏将来要选择的角色,言豫津和他的关系,始终保持在普通朋友的位置上。
他可以和梅长苏把酒言欢,可以和他相邀出游,但绝不触及队线问题。
在和梅长苏的友情上,言豫津跟萧景睿的处理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萧景睿心实、重情,始终谨慎认真地维护,可结局却不尽人意。
而言豫津看似大大咧咧,打得热闹,实则心里一直有防线,始终保持着距离。
因为关系处理得好,言豫津和梅长苏的相处,从来没有过隔阂。即使不认同他和誉王的关系,他也并没有因此伤神难过。
直到局势发生变化,梅长苏选择靖王的意向明显。在父亲言侯的带动下,也出于自己的意愿,他选择了全力帮助梅长苏。
之所以前后有别,是因为时势的不同。之前情势不明,他选择了谨慎对待,之后他看到了事情可为,便选择了相助。
他虽然逍遥自在,但必须明白的事,一点都不糊涂。他可以通透现实,但也坚守着仁义和公道。
他的快活从容,曾让誉王嫉妒,他的真率性、真洒脱,更让梅长苏赞服。
正是因为这份通透,他才能活得潇洒恣意,让别人心生羡慕。更能活成大家的“开心果”,永远鲜活灿烂。
▲坦诚、温暖
我的确希望你还是以前的你。不过,你既然做不到,那也没关系。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反正你一直在变……不管你怎么变,你还是我那个独一无二的朋友。咱们两人的交情是不会变的,所以你给我听着,不管你走到哪里,一定要记住我这个朋友。
这段临别之言,是那么的坦诚而温暖,谁听了都会动容。
随着萧景睿的身世被揭开,曾经显赫的谢府,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光景一片凄凉。
萧景睿即将远去大楚,言豫津心里很清楚,这一分别,不知何日还能相见。
他和萧景睿出身相仿,年龄相近,性情相投,本以为可以一直莫逆相交,谁料旦夕惊变,如今竟然眼睁睁天涯路远。
尽管心里万般不舍,但他明白,遭遇大不幸的好朋友,此时远离伤心之地,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无法劝他心里放开,也无法留住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守候他们的友情,然后目送他安心离去。
昔日最风光的贵公子,落难时好友全都跑光,言豫津的这份真挚之情,足以温暖他凉透的心。
俗话说,人走茶凉。真正的朋友,不是陪在你风光时,而是落难时,给你一句良言,能温暖你的人。
同样的坦诚和温暖,言豫津也给了谢弼。
言豫津和谢弼的交情,不如萧景睿深。当初谢弼站誉王队时,言豫津和他也保持着距离。
后来谢侯去世,谢弼要远赴千里去接灵柩回乡。这一路山高水长,此去免不了长途跋涉。
然而世态炎凉,前去送行的人也只有言豫津。在那些事件的掩盖下,很多人忽视了谢弼的痛苦,但言豫津理解,他所失去的并不比任何人少。
没有了门第和前途,兄弟离散、爱侣缘断。但他不能消沉诅丧,他要照看衰弱的母亲,安抚年幼的弟弟,面对父亲留给他的一世污名,和收拾一堆烂摊子。
曾经的侯府世子,原本只需要想着如何继承门楣,如今却要面对这样困苦的局面。
所以,言豫津在送行时,很真挚地对他说: 谢弼,我以前小看了你。
这一句话,足以胜过千言万语。对于谢弼来说,这句话既是对他的理解,也是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和精神支持。
史记里说: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生死患难之时,方知交情深浅,贫富高低之时,才知情谊真假。
命运的关键时刻,言豫津的这份坦诚和温暖,足以抚慰两位好友的心怀。
无论前路多么迷茫,是否还有波折坎坷,但心中有了这份温暖和牵挂,至少也会坦然许多。
▲父子温情
原著中,有一段梅长苏的内心描写:
谢弼终究还是家族羽翼下长大的孩子,只怕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寂寞过,风月场所的那种喧嚣和热闹,又如何可以代替家庭中的团圆与温暖?
言豫津说到过年的孤单,每次祭完祖磕过头之后,家里就跟只有他一个人似的。
言豫津的母亲早已过世,父亲只爱好求仙访道,平时几乎不管他,他又没有兄弟姐妹,连过年这样的节日,都只能独自过,这个爱热闹的孩子确实是寂寞。
虽然就像谢弼说的,没爹管更自在逍遥,秦楼楚馆随他跑,但这些都无法弥补,言豫津心里缺失的家庭幸福。
因为对父亲知之甚少,心里多少会有些不理解。直到梅长苏登门,他才知道父亲豪气的过往。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个暮气沉沉,每日只跟香符砂丹打交道的老人,那漠然的脸,那不关心世间万物的眼睛……也有如许风华正茂的岁月。
知道真相的言豫津,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忽视,也没有计较父亲为了策划爆炸,没有顾虑到他这个儿子的性命,反而觉得身为人子,从没想过父亲内心那么多的苦楚,愧疚称不上一个孝字。
在他看来,人的感情就是这么复杂,并非只有简简单单的是非黑白,可以一刀切成两半。
不管如何,父亲在梅长苏的劝说下,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和言府眼前的平静,终究放弃了他的行动。
动荡不安的时局里,大家未来的命运如何,将会遭遇什么,此时谁也无法预料,他所能把握的,唯此心而已。
对父亲的坦诚谅解,使得言豫津和父亲的感情,添加了不少温情。儿子对父亲有了敬仰,父亲也对儿子有了关爱。
为了救出卫峥,梅长苏求助言侯父子。为了情义和公道,明知道事情极难成功,言侯还是决定义无反顾地去相助。
言豫津喜欢这样活生生,情绪鲜明的父亲。他让父亲放心,他是言家子孙,明白什么是忠,什么是孝。他相信父亲的判断,也相信自己的选择。
尽管言豫津知道,父亲年少时的痴狂里,有他对宸妃的情愫,他也怀疑景禹和豫津这两个名字,到底是关联还是巧合,但他没有开口询问。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 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只要知道父亲是在乎他的,爱他的,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细枝末节,他不需要去纠结。
作为一个内心深处,深爱父亲的儿子,父亲所爱护的人或事,他也同样去爱护; 父亲所敬重人或事,他也同样去尊重。
从小缺失父爱的言豫津,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父亲的依靠。
梅长苏曾对言豫津说: 你果然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虽然人看起来有些轻狂,但对你的家人、朋友而言,却是可以依靠的支撑。
清朝石成金的《绅瑜》中写:大聪明人,小事必朦胧; 大懵懂人,小事必伺察。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抓大事,却在非原则的小事上犯糊涂; 真正糊涂的人,往往会丢掉大局,往往在无谓的小事上,表现出精明。
言豫津的“闹”和“轻狂”,并不是真的荒唐,他只是贪玩一点,爱热闹一点,因为他的家太安静了。
一个知道寂寞的人,知道寂寞的苦寒,于是他把自己变成了一粒“开心果”,让自己的快乐阳光,去照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金陵的风云,席卷到朋友和家人,他把自己的坦诚和温暖,毫无私心地给予他们。
他明白他们当前的寂寞,还有心里的迷茫,如果有一丝光亮,那么情形会好很多。
言豫津,不仅有大智慧,还有大责任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