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的典故和特点(国槐的记忆)

一个暑假就这样懒懒散散的过完了,太阳十八九点都懒得落山,下午两点多了人都懒得从床上爬起来。仿佛夏日过不完的样子。

直到送儿子上学,看到一树树的槐当啷,才想起来秋来了。记起夏日里雨中拍的那个槐的视频仿佛就是昨日。

小区路两侧,昌盛街,宝通街大沂路口往南经过烈士陵园路口一直到新昌路。满眼都是鹅黄,鸭蛋青,米白,甚至绒绿,还有说不上来颜色的槐米,槐花。在这个夏日靓丽了大半个城。

小时候叫它笨槐,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出自本土为了区别美国引进的刺槐所以得名。

记忆里的槐是神圣的,据说都会长成树仙,就连仙女都要找它保媒,更何况那些旅游名胜区里满是红布条的祈福古槐了,但凡是国槐,基本没人杀它。造就了一棵棵肚里空空却依旧茂盛的奇观。

老家的西南角有一颗碗口粗的国槐,它树身光滑,小伙伴们总会爬到树上,每人占下一个树杈,背靠树干,采了那个细梗,除去叶片,用胖呼呼的小手编笊篱。过家家。

有个特别可爱帅气的小男生,总是被推选当爸爸,女娃们争先捧给他自己编的笊篱,他收了谁的谁就当妈妈,然后选个小孩子做幸福的一家人。

高兴处就见一条条腿在风里荡来荡去,伴着成调不成调的歌子,夹杂着对的错的唐诗和儿歌。

吓得树下纳鞋底的奶奶大声吆喝小心点,别掉下来了。

引得姐姐和准姐夫从窗户探出头来咯咯大笑。

那个时候的国槐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大人们的遮阳伞。

记得前年吧,交通局门口有两颗国槐,每棵树下都有四五个人争抢采槐米,据说可以清热解毒,止血降压。今年,满眼的槐米也没见几个人采。

人们的好日子在这个争抢和不理不睬里可见一斑。夏日的不如意一定会被秋风一扫而光。在这挂满槐果的金秋一切如意,无往不利。

国槐的典故和特点(国槐的记忆)(1)

壹点号 高屋建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