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

前言,自从中国开始崛起之日起,美国就视中国为未来一定会取代美国霸权的头等假想敌,十多年来中美较量无处不在,但无论是舆论战,经济战,盟友战,科技战,美国都落于下风,按照美国的性子,所有手段都无效后动武就成为必选的选项,无论是美国的建设关岛还是中国的海军下饺子,都是在为将来最后摊牌作准备,除了军事上的准备,其他方面的较量早已展开,从伊拉克到利比亚,从委内瑞拉到缅甸,从俄罗斯再到哈萨克斯坦,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国家都是不听美国话,又能为中国提供石油的国家,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1)

一:中国的能源危机

近年来,中国海空军不断加强,虽然中美之间不大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但发生对抗的可能性也正在增加,今天的中美军事力量一对比,美国已经无法在第一岛链内海域击败中国,但美国在远海还是拥有巨大的优势,而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远远超出中国海空军的控制范围,按照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14年04月29日发表的《与中国的冲突:前景、后果和威慑战略》报告认为,如果美国海军封锁中国的能源进口,中国将不战自败,如果中国实行反封锁,出动海军全程保护海上运输线,就会陷入劳师远征,与美国优势海军进行远海对抗的境地,

在中国没有在石油运输线上拥有压倒绝对军事优势之前,美国都可以对中国进行非常有效的石油禁运,而中国却很难威胁美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中国经济力量持续增长,对能源的依赖也在不断加深,中国的石油储备规划储量为1.91亿桶,实际只有1.41亿桶,而美国有7.27亿桶,日本有5.83亿桶,以和平时期每天消耗是990万桶石油计算,只能坚持15天,即使有自产的补充,也坚持不了100天,中国军队21世纪初每年消耗100万吨油料,日均消耗3000吨,更不用说现在甚至战时了。

自1993年开始,中国就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曾经半年就猛增40%,占世界新增石油消费量1/3,仅仅用了10年就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且进口量还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2020年,中国每天需要2100万桶原油,每年需要6亿吨原油,是中国自产原油的2倍,可以想象中国要是没法进口石油会是什么结局了,中国在90年代主要的石油来源是石油储备最多的中东地区,尤其是供应充足的伊拉克,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伊拉克签订了长期能源供应合同,伊拉克战争使中国依赖伊拉克廉价石油的希望破灭了,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对全球能源规则的认识,意识到依靠一个产油区,风险太大了,2003年以后中国开始满世界晃动着现金和以巨大的市场为诱饵购买油田,2003年,从非洲到拉丁美洲,中石油与利比亚,秘鲁、突尼斯、阿塞拜疆、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和毛里塔尼亚等12个国签订了20项勘探和购买石油天然气合同,

2004年,中国海外天然气进口量几乎比2003年翻了一番,石油进口量增长了1/5,最近几年,中国已投资了30个国家数十个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一批批外交官频繁出访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并在非洲修路架桥以换取石油开采权,美国公司无法进入美国政府不喜欢的伊朗、苏丹等富油国开采石油,中国公司也全力进入,2004年11月,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伊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能源协议并反对制裁伊朗,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3)

中国已经拥有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最大的石油开采特许权,委内瑞拉曾是美国最大的供油国之一,中国15年内向委内瑞拉提供了约1250亿美元贷款,委内瑞拉与中国签署十年石油购销合同作为还款保障,2017年委内瑞拉向中国交付的原油比2016年增长55%,达到55万桶每天,海湾国家曾经是美国石油公司的天下,如今已有三分之二的原油出口到亚洲,预计到2035年时中国每天要进口1300万桶的石油,随着海湾国家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增长,海湾地区愈发希望加强和中国的关系来平衡对美国的关系,

二:中国的能源海运危机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4)

俄罗斯被中国视为稳定可靠的能源来源之一,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每年向中国提供1030万吨石油,平均每天30万桶原油,到2011年,中国20%的石油消耗都是来自俄罗斯,不过绝大多数经由铁路输送,由于铁路运力无法扩展,一列货运火车可装载40个集装箱,就算一天开100列火车,运输力只不过相当于一艘集装箱船,货运火车运输不足以承担海上运输,最多也就能负担5%,而且输送成本是海运的两倍,从经济角度考虑,海运是最便宜的选择,

中国的能源运输大都通过海路,但是中国却没有掌握的世界海权,海上输送能源通道全部被美国控制,只要需要,美国随时有能力封锁切断这些通往中国的海上通道,海上交通断绝是关系到中国存亡的严重问题,对于从海湾国家进口能源的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是便利的近道,今天中国85%的进口石油都要经马六甲海峡,其他海上通道比如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与松巴海峡.翁拜海峡-马鲁古海峽等去波斯湾等于绕道航行,运输距离延长10%,

从中国北方出发经由马六甲海峡前往霍尔木兹湾湾口最短直航距离为1.2万千米,如果走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峽,那么最短直航距离为1.35万千米,如果走马鲁古海峡-松巴海峽.翁拜海峽距离就再增加13%,以14节航速计算,油船往返波斯湾的时间将从920小时增加至1040小时,因为装卸时间各需3日,周转期增加11%,以中国现有4000艘商船计算,运力会降低到90%,当今中国商船队运力规模是1.6亿吨,船舶总运力降低10%对中国来说就是下降1600万吨,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5)

解决方法只有通过延长维修保养间隔,缩短维修保养时间提高周转率或租用外国船舶,航线延长也增加运输成本,正常原油运输成本是油价格的5%,一艘满载原油为30万吨的油轮配备的是3.5万马力柴油机,以14节航速从中国北方出发驶往波斯湾再装载原油返回,去程需用燃料900吨,返程需用燃料3000吨,共计3900吨,如果绕道,消耗的燃料也增加到4200多吨,

当然,马六甲海峡也不是什么优势通道,航行环境并不好,存在水深只有25米,只可通航吃水20米的船舶,航道最窄处仅为4.5千米,其中还有许多浅滩,实际可通航宽度不到1500米,通航量已接近饱和,时常拥堵不堪,船多拥挤导致事故多发,而且海盗猖獗,由于马六甲海峡在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海盗得手逃跑进入一国领海,另一国无法在他国行使警察权追捕,而且受损失的都是外国商船,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都不愿负担打击海盗的成本,三国对打击海盗相当消极,

如果不能利用马六甲海峡航线,以出口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珠江三角洲的货物通过陆路运往上海与宁波港出口至欧洲,运输成本比走香港、深圳与广州港多3倍,香港、深圳与广州港的每日吞吐量为8.25万个集装箱,如果全部用铁路运往上海与宁波不但耗费时间,铁路也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运输量,一旦珠江三角洲出口出现混乱,其对整个中国经济都构成威胁。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6)

随着中国海空军作战能力的增长,反介入能力不断增长,“以陆制海”区域由沿海向近海和远海扩展,今天中国的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覆盖范围已经可以达到三千公里,作战飞机作战半径达1000千米以上,弹道导弹射程2000千米以上,岸基战术和反舰导弹射程达300千米,构成了非常严密的制海作战体系,美国在第一岛链已经占不了多少便宜,美国海军不得不放弃冷战结束以后的“由海向陆”战略而“由陆归海",逐步退出第一岛链,

但如果到了第二岛链,中国军队的陆基制海兵力就会“鞭长莫及”,监视与侦察系统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中国海军舰队只能凭借自身独立作战,美国以关岛、澳大利亚和迪戈加西亚、中东的基地为支撑,具有牢牢掌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制海权的能力,如果美国控制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湾,中国海军就只能在缺乏制空能力与反潜能力的情况下到远海去为其商船护航或被迫在完全不利的环境下与美国海军决战。

三:中国的能源陆运危机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7)

尽管中国正在快速追赶,但防空、反潜能力和战场体系经营仍需时日,今天的中国海军舰队还缺乏强大的反潜和防空作战能力,特别是不能像美军那样有大量侦察机监控远海,未来十年美军在远海都享有水面、空中和水下在内的优势,极有可能利用这种优势封锁中国能源的命脉,中国的办法一方面海军继续下绞子,另一个办法是投资陆路能源输送管道绕开脆弱的海上通道,

现在中国通往产油国的陆上能源管道已有约5000千米长的,“十二五计划”计划未来五年达到9000千米,主要可能来自4个方向,最重要的是俄罗斯,早在1994年中俄就开始讨论建造能源管道,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精英阶层真诚地希望西方能够接纳俄罗斯,美俄同盟,俄罗斯愿意加入北约几度提上议事日程,西方不仅没有接纳俄罗斯,甚至在战略上对俄罗斯进行挤压,普京时代开始真正意识到俄罗斯不可能成为西方的一员,逐步形成与西方的战略对峙格局,普京时代的对华政策也比叶利钦时代稳定许多,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8)

今日俄罗斯的经济崛起建立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的振兴基础之上,过去十几年来,俄已经建立了8条通向欧洲、地中海国家的石油管道,主渠道之间还有各种支线,大部分管道的年输油量都超过6000-7000万吨,目前全欧洲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2005年欧盟6亿3千5百万吨的石油进口中,有2亿吨原油来自俄罗斯,仅仅通过白俄罗斯管道输往欧洲的石油,就达到全欧洲石油消费量的12.5%。德国石油消耗量的24.8%、波兰石油消耗量的97%、捷克石油消耗量的96%、匈牙利石油进口量的75%、英国石油消耗量的238%、罗马尼亚石油消耗量的66.8%、奥地利29.3%、意大利24.9%,但是中国在2005年对俄罗斯的石油总进口量只有10.5%,对于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俄罗斯并非特别积极。主要的原因在于担心单一的石油出口走向可能受到中国的价格控制,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9)

2001年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计划建造安加尔斯克-大庆管道,全长1400英里,但在2004年被俄罗斯政府冻结,取而代之的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这是日本游说俄罗斯政府同意的,2007年11月,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只完成了工程的41%,而不是计划规定的60%,直到2009年才贯通从西伯得亚泰舍特到中俄边境的斯科沃罗季诺到第一期工程,从斯科沃罗季诺延伸到纳霍德卡的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25年完成,

中国在俄罗斯决心放弃安加尔斯克-大庆管道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提供的25亿美元的贷款,换取从斯科沃罗季诺引出一条长度约为1000千米的支线到大庆,其中965千米位于中国境内,以在未来二十年内每年把约1500万吨俄罗斯石油运送到中国,工程全部完成后每输送量可达每年约3000万吨,也就是日输送60万桶,但即使未来五年内,中国能源需求每年增长2.5%,那么每天也要多输入65万桶,这条能源支线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数字。

另一个方向是哈萨克斯坦,以往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只能从新疆的阿拉山口用铁路运入,高昂的成本和极低的输送效率让双方都渴望兴建一条石油管道,1997年,中哈签署了兴建石油管道项目协定,该项目分为两阶段,2002年至2004年先修建从肯基亚克到阿特劳的管道,2004年至2006年再建造一条从阿特劳延伸1000千米到中国的阿拉山口的管道,中国再从阿拉山口建造一条252千米长的管道到新疆石油精炼地独山子,设计日输送能力达到20万桶,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10)

中国从新疆经兰州到上海已建成一条日输送量达40万桶的管道,哈萨克斯坦的原油除在独山子加工外,还运往兰州加工,中国也在乌鲁木齐建设了存贮油51万桶的国家级石油储备库,利用中一哈管道完成储备。但由于哈萨克斯坦产量限制和双方价格分歧,其输送量始终在每日11.5万桶,此外,由于哈萨克斯坦原油中石蜡含量高,冬季为防止凝结还须混合俄罗斯产的轻听不过哈萨克斯坦输送到新疆一桶运费达10美元,而中东海运到中国南方,每桶运费只需1美元,如果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运到缺乏石油产出的中国南方就更高了,

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的《国家石油加工工业发展概况》中就提出将中缅能源管道列为中国的四条关键能源渠道之一,该计分为几个项目,包括一个可供30万吨油轮停靠的深水码头,一个储油400万桶原油的油库,一条日输送20万桶石油到达昆明的能源输送管道,以及在昆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中心和年产100万吨的精炼厂,一旦从缅甸方向注入原油,就可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但是这条管道除建设港口和管道的巨额费用外,每年还要向缅甸支付1400万美元租金,每日输送20万桶原油的运费也比经马六甲海峽每年将多支出10亿美元,

而且建在他国境内的能源管道不得不迁就缅甸的各种要求,此外缅甸军力薄弱,如果中美发生冲突,缅甸极易受到攻击和封锁的压力而关闭管道,另外一条线路是经巴基斯坦通往中国西部“能源走廊”的计划,但这条线路要经过巴基斯坦西部非常不安全部落区和克什米尔巴控区,具有巨大的风险,而且管道要途经世界上最地形最险峻的地区,从海平面升到海拔4700米,沿途还需要大量增压泵和发电附属设施,实施起来难上加难,至今未取得明显进展。

四:结语

美俄能源最新消息(从伊拉克到哈萨克斯坦)(11)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摧毁一切自己不可控制的石油,在跟中国没有冲突的情况下,美国不会阻挠中国从美国可以控制的产油国和海上通道进口石油,因为这是随时可以切断的,但是中国如果试图从其他渠道进口石油,美国的各种渗透破坏和军事打击就来了,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石油,美国就发动伊拉克战争,第一次较量中国败了,中国在利比亚建设石油设施,美国就发动利比亚战争,这一次较量中国又败了,中国从反美的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美国就捣乱委内瑞拉,不过这次美国没有得手,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美国就通过改道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把石油运到美国和日本,这次美国也没有得手,中国在缅甸修建能源管道,美国就通过各种非国家组织破坏,把中国中缅能源管道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次美国暂时得手了,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美国就企图引发颜色革命,这次美国也没有得手,中国在巴基斯坦投资瓜德尔港,物资可以在这里上岸走陆路到新疆,美国就在阿富汗打了二十年,只是美军太无能,被阿富汗人打跑了,也没有得手,

虽然和平时期损失这些渠道对中国影响不大,但一旦美国切断中国能源通道,美军只要在外海呆着都可以不战而胜了,中国的经济繁荣必须依靠持续的石油,尽管中国在围绕能源这个死穴做了许多工作,但还是存在着重大缺陷,中一俄、中-哈能源管道每天只能输送50万桶,无法缓解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中一巴、中-缅能源管道只是两条“捷径",本身没有能源,并不能摆脱美国对中国能源的威胁,只有更强大的海军才能打破这个牢笼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