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

《诗经•国风•卫风》第六篇:《(wán)兰》

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1)

芄(wán)兰之支,童子佩觿(xī)。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jì)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shè)。虽则佩韘,能不我甲(xiá)。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本篇主题:小男孩扮成人,女孩子羞他。

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2)

知识介绍:

1、芄(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2、觿(xī):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

3、韘(shè):扳指。

3、本篇中:芄(wán)兰与觿(xī)的关系:形似。

4、男子配戴觿(xī)、韘(shè):表示男孩子长大了,对内有能力照顾家庭、照顾父母,对外也有资格参加工作。就相当于我们现今18岁成人了。

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3)

诗文大意:

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子,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个人出来玩,女孩子欢快地喊着男孩子走快点。

而男孩子故作成人状,走起路来稳稳当当,慢慢悠悠。

原来男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在穿的衣服外,配戴了觿(xī),不能再想以前那样不稳重了,而故学大人的做派。

女孩子笑着说他,你佩戴了觿(xī),就是大人了吗?你佩戴了觿(xī),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和我一起无拘无束的玩了吗?走个路都这样慢悠悠的,离我这么远,那长大还有什么意思?

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4)

有话要说:

女孩子的心思,男孩子你看不出来吗?

还是假装看不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两个男女青年从小玩到大,本来天真可爱的一起玩耍、嬉戏。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男孩子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成人了,自己有义务、有能力承担责任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不论是心态上,还是穿着上,亦或者是行为上就要向成年人看齐。

心态上要稳重,要老成,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毛手马脚,叽叽喳喳的肤浅。

穿着上也不能穿小孩子的衣服,要穿成人的衣服,要束成人的头饰,佩戴成人的装饰。

行为上,更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急躁,跑来跑去,而要像成年人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走个八字步,显得稳重,老成样。

这种成人样,并不是真的成人,只是学的成人的外在样子。

真正的成人,是心里的成人,心理的成熟。遇事不急不躁,懂得三思后行之理。懂得担责,而不是推责。懂得思考全面,而不是孤注一掷。懂得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只想自己。懂得顾全大局,而不是只想一己之私。懂得感恩,懂得报答,懂得付出,懂得原谅。懂得合作,懂得团结,懂得取舍。

小的时候,一心想快点长大。

长大了,才知大人的苦和累。

长大了,总想着小时候的快乐,想着如果能回到小时候,该多好!!!

这也是另一种围城。

城外的人一心想进来,城里的人,一心想出去。

人的一生,童年是最幸福的。

不幸的是,如今孩子的童年过于短暂。

本该玩耍的年龄却要满满地安排繁重的学业,真的该引起社会的反思了。

诗经绿衣的讲解(诗经芄wán)(5)

第一章释文: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wán)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支:借作“枝”。

觿(xī),: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本为成人佩饰。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能:乃,于是。一说“宁”“岂”。

知:智,一说“接”。

容、遂:舒缓悠闲之貌。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jì):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第二章释文: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shè):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甲:借作“狎”,戏,亲昵。一说长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