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

大家应该都知道“歪把子”、“王八盒子”、“三八大盖”这些经典日军枪械,但是还有一款很特殊的武器堪称“黑色幽默”是否还有印象?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启示一下吧!大平洋战斗中,一个美军捡了个一件武器,不知道咋用。突然灵光一闪,发现它的底座可以和大腿完美贴合,就放在大腿上来了一炮,于是......腿折了。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1)

这款武器就是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美军送外号“膝盖迫击炮”,在我国被称为“小钢炮”,是非常优秀的火力支援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比拼的是火力,在亚洲战场这种缺乏重武器的地方,有了掷弹筒的支援,战斗火力瞬间倍增。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2)

日军在二战中使用过两款掷弹筒分别为:大正十年掷弹筒和八九式掷弹筒,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基本性能。

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为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大大增强步兵分队的火力。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在日军服役长达25年,直到日军二战战败为止。后来由于性能不佳,精度差,射程太短,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很快就被八九式掷弹筒所取代。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3)

八九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是日军二战中主要装备的掷弹筒。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4)

优点:

1. 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八九式掷弹筒只有不到3公斤,比一把步枪的重量要轻得多,非常适合单兵携带。实战中,掷弹筒小组甚至可以随着步兵冲锋。

2. 威力不错,造价低。一般来说,掷弹筒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掷弹筒对技术成熟的日本来说,造价只有步枪的四分之一。

3.可以发射化学武器。在1937年的凇沪会战中日军首次使用掷弹筒发射催泪性气体和喷嚏性(呕吐性)气体,使中国守军很多士兵失去意志。到了1938年的武汉会战期间,由于日军遭遇国军多次围歼和更为顽强的阻击,日军使用毒气更加肆无忌惮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5)

缺点:对射手要求较高。缺乏瞄准装置,对正就靠一条油漆白线准不准全凭经验。由于无标尺只能靠经验确定弹道,新兵几乎无法发挥效能。后期随着枪榴弹、火箭筒发展而被淘汰。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6)

有意思的是掷弹筒的发射方式,最经典的是伏射和膝射两种,采用立射只在防御战采用,不过为了目视目标,头还得漏出来。几种标准姿势有一个共同特点,发射时筒身和地面的夹角必须保持在45度以上目视目标,高低方向全得靠手臂和身体的移动,瞄准也得靠眼睛,躲在掩体或战壕里只能根据手感发射。

掷弹筒真实(掷弹筒命中率全靠缘分)(7)

想要命中目标估计要靠大量实弹训练了,不然命中率只能靠缘分。美军缴获后因为搞错了用法还把自己弄骨折了......这种东西不管在东线还是太平洋战场估计都活不过三秒吧。想来,日军在当时使用如此神器,也是帝国主义的无奈之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